网络传播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28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湘潭大学
开课教师黄春霞田华刘晓丽华进许高勇
学科专业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开课时间2025/07/21 - 2026/01/2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自由、互联、共享”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从2G、3G、4G到5G,从Web1.0、Web2.0到Web3.0,传播理论不断发展,传播技术日日创新,传播场景时时更新。网络传播的到来开拓了传播的新空间,拓展了传播的新格局。这种互动式的新闻传播身兼多长,代替了网络、电视、广播分离的传播现象,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形式变成一种多元的传播形态,改变了我们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极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本课程选取网络传播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集中讲述,对网络传播的历史演进和影响;网络传播的业务形态、网络应用及分发平台的历史演变;网络传播的新变化、新特性和新模式;网络文化的新特征、网络语言的新呈现及网络媒介素养的新变化分四章节十个专题进行了具体讲解。力图以点带面,呈现出网络传播与以往传播不一样的新面貌。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崛起的第四媒介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人类传播史回顾
黄春霞
网络传播的影响
黄春霞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
新闻业务形态的演变
黄春霞
网络新闻传播应用的发展
Web2.0时代的博客、维客
黄春霞
Web2.0时代的网摘、SNS、RSS
黄春霞
Web3.0时代的网络应用
黄春霞
中国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发展
黄春霞
网络传播的特性与新模式
网络传播的特性
黄春霞
网络传播的新模式
黄春霞
网络文化与素养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基本概述
许高勇
网红文化的兴起
许高勇
网红现象的文化症候与价值迷思
许高勇
人设戏精文化的兴起与风格呈现
许高勇
人设戏精的现实语境与社会表征(上)
许高勇
人设戏精的现实语境与社会表征(上)
许高勇
狗粉丝群体的兴起与自我建构
许高勇
狗粉丝的风格呈现与认知标签(上)
许高勇
狗粉丝的风格呈现与认知标签(下)
许高勇
狗粉丝狂欢的亚文化症候
许高勇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点
刘晓丽
网络新词的创造(上)
刘晓丽
网络新词的创造(下)
刘晓丽
网络词语新意的衍生
刘晓丽
网络新闻工作者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变化
田华
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田华
网络记者的岗位职责
田华
网络编辑的岗位职责
田华
融媒体
华进
  • 第一章崛起的第四媒介

    网络传播开创了一个“自由、互联、共享”的时代,开拓了新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

  • 1.1人类传播史回顾

    人类传播史目前为止经历了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讯传播与互动传播五次传播革命,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带来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速率的改变。

  • 1.2网络传播的影响

    网络传播不论是从纵向时间轴上来看,还是从横向的空间轴来看,都让我们日益网络化了,网络传播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生活方式网络化、交往方式网络化以及思维方式网络化。

  • 第二章网络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

    从中国互联网的正式连通到5G时代的来临,不到40年的时间,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让我们惊讶,在世界领域都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果。这期间,网络新闻传播在新闻业务形态、传播应用和分发平台上都发生了很多改变。

  • 2.1新闻业务形态的演变

    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经历了从复制到创新的转变,体现在四个维度:时间观上经历了定时-及时-实时-全时演变;编辑方式上经历了粘贴-整合-解读的演变;新闻手段上经历了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的演变;受众观上经历了单向-互动-共动的演变。

  • 2.2网络新闻传播应用的发展

    网络新闻传播经历了从Web1.0时代的单一网页应用,到2.0时代、3.0时代从博客、维客等到微博、微信等应用的革新换代,我们由现实世界走进虚拟世界,又从虚拟回归现实,并把虚拟世界规则带到了现实世界;网络传播从平面化聚众到垂直式分众,再到个体化的精确整合,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尼葛洛庞帝的那句话:“互动世界、娱乐世界、资讯世界终将合而为一。”

  • 2.3中国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纷纷开花,带来了新闻分发的平台的多源化发展,打破以往由传统媒体掌控或主要由门户网站分发的单一模式。

  •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特性与新模式

    网络传播的诞生,集以往传播的优势于一体,表现出了与其他传播完全不一样的新特性与新模式。

  • 3.1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传播的新特性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主客体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的交互化、传播秩序的无序化、传播过程的动态化。

  • 3.2网络传播的新模式

    网络传播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特性,其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风的网络传播模式有非线性传播、病毒式传播、融合式传播、协同式传播、社会化传播、交互式传播等方式。

  • 第四章网络文化与素养

    随着网络传播的进一步发进,中国网民的规模越来越来,从而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变化、网络语言的改变以及对网络素养的新要求。

  • 4.1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获取、传播、交流、创造文化信息为核心,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目前网络文化中几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是网红文化、人设戏精文化和狗粉丝文化。

  • 4.2网络语言

    网络传播方式的诞生对语言文字的传播影响巨大,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起着促进的作用,也带来了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语言风格,具有草根化、碎片化与娱乐化的特点。同时也使用了网络传播方式的诞生对语言文字的传播影响巨大,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起着促进的作用。同时,网络传播使用了缩略造词、词语模格式造词、辞格造词及借用外来词等方式创新了很多网络用语,形成了网络语言新颖、生动、活泼与亲民的语言风格。

  • 4.3网络新闻工作者

    目前,网络新闻是用户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并成为舆论引导有效手段的今天,因此重视并不断提高网络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新闻媒体要肩负起社会环境的守护者、 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监督者、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及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等多重身份,网络记者要履行好社会责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网络信息进一步加工、把关,使之成为符合网络传播的产品。

  • 4.4融媒体

    政务新媒体。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崛起的第四媒介

    1.1 人类传播史回顾

    1.2 网络传播的影响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

    2.1 新闻业务形态的演变

    2.2 网络新闻传播应用的发展

    2.3 中国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发展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特性与新模式

    3.1 网络传播的特性

    3.2 网络传播的新模式

    视频数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网络文化与素养

    4.1 网络文化

    4.2 网络语言

    4.3 网络新闻工作者

    4.4 融媒体

    视频数19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