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新时代中国人权的基本内涵
本章主要从历史、制度、实践三个不同维度介绍中国人权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主要讲述中国人权道路形成过程中的“中国特色”。
-
●1.1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的历史逻辑
本节主要从理论渊源上介绍了西方人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民本思想,上述两部分内容对当代中国人权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
●1.2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的制度逻辑
本节主要从制度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发展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保障制度建设和中国人权保障中的制度创新。
-
●1.3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的实践逻辑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人权实践在国内、国际两个不同维度的创新,在国内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构成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在国际方面,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获得国际认同。
-
第二章《自由大宪章》的诞生
《大宪章》被称为西方最早的人权文件,其确立了英国贵族所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它的诞生是中世纪英国各种偶然事件与必然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
●2.1大宪章的诞生地——温莎堡
大宪章的诞生地——温莎堡
-
●2.2权力争夺与大宪章的签署
权力争夺与大宪章的签署
-
●2.3大宪章的内容与自然权利
大宪章的内容与自然权利
-
●2.4自由大宪章的影响及评价
自由大宪章的影响及评价
-
第三章《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观的形成
《人权宣言》即《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于1789年8月26日,也就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
●3.1人权宣言的历史背景
人权宣言的历史背景
-
●3.2人权宣言的起草与内容
人权宣言的起草与内容
-
●3.3人权宣言的影响与世界人权观的形成
人权宣言的影响与世界人权观
-
第四章人权发展的中国道路
本章主要比较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不同特点,在基础上介绍了东方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人权的直接影响,进而详细介绍中国人权道路的组成部分。
-
●4.1东西方人权发展的不同路径
本节主要比较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详细介绍了东西法律发展在发展方式、推动力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
●4.2(4.2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权
本节主要介绍了东方法律文化对人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中国人权观的直接影响。
-
●4.3(4.3 ) 中国人权道路的构成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人权道路构成的不同组成部分。
-
第五章中国经济与社会权利发展的实践逻辑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经济社会权利发展的历史轨迹,讲述了中国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的历史缘由、实施方略、具体举措等各项内容。
-
●5.1导论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人权发展的独特性,讲述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的人权道路。
-
●5.2中国经济社会权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本节主要介绍了自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权利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基本内容。
-
●5.3经济社会权利优先发展的“中国选择”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的具体原因。
-
●5.4中国经济与社会权利发展的“中国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的主要举措。
-
第六章生命权与死刑改革
本章通过“江歌案”的讲述,介绍了死刑制度的历史渊源、理论争论和未来适用等有关死刑制度改革问题。
-
●6.1导论
本节主要介绍了“江歌案”,引申出死刑改革的话题。
-
●6.2有关死刑的历史
本节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死刑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
●6.3中国立场的死刑存废
本节主要从学界、民间、官方三个维度介绍了国内不同领域对死刑改革的争论。
-
●6.4中国死刑改革之展望
本节主要从死刑适用的角度介绍了未来死刑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
-
第七章法律程序与程序正义
本章主要介绍在司法过程中,尤其是刑事司法程序中如何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
●7.1什么是程序正义
本节主要介绍刑事司法程序中保护被告人权利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正义原则。
-
●7.2“米兰达警告”
本节主要介绍程序正义原则最主要的表现之一——“米兰达警告“。
-
●7.3张玉环的26年
本节主要介绍由于刑事司法程序存在瑕疵而导致的错案——张玉环案。
-
●7.4救了周立波“一命”的程序正义
本节主要介绍程序正义原则和“米兰达警告”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
第八章平等与少数人权利
本章主要介绍少数人的概念和少数人的权利内容,以及以美国黑人平权运动为视角来介绍少数人权利的实现。
-
●8.1“少数人”的涵义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少数人,如何对少数人进行定义。
-
●8.2少数人的权利清单
本节主要介绍少数人拥有哪些特别的权利。
-
●8.3平等与美国黑人的平权运动
本节以美国黑人平权运动为视角,介绍少数人如何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
第九章反歧视与同性恋的婚姻权利
本章主要以同性恋婚姻权利为视角来介绍同性恋群体的权利运动。
-
●9.1同性恋婚姻的状况
本节主要介绍从古至今的同性恋婚姻状况。
-
●9.2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案例
本节主要介绍近几年中最有影响力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案例——美国最高法院奥贝格费尔案。
-
●9.3关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争论
本节主要介绍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对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观点。
-
第十章食物权与食品卫生
食物权与食品卫生
-
●10.1导论
本节通过具体事例,引申出食物权和食品卫生保障的重要性。
-
●10.2作为人权的食物权
本节主要介绍了食物权的具体法律渊源。
-
●10.3食物权的基本内容
本节主要从权利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介绍了食物权的基本内容。
-
●10.4食物权的司法保障
本节主要介绍了食物权司法保障中的直接保护模式和间接保护模式。
-
●10.5食物权保障的德国实践
本节主要具体讲述了德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功经验。
-
第十一章环境权与环境保护
本章主要从人权法的角度介绍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理论上介绍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及其法律保障。
-
●11.1导论
本节主要介绍了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11.2环境权的兴起
本节主要介绍了环境权的人权属性,讲述了环境权的基本内容。
-
●11.3环境权对传统人权理论的挑战
本节主要介绍了环境权的兴起对传统权利理论造成的挑战。
-
●11.4环境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环境保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环境权保障的法律机制。
-
第十二章工作权利与就业
工作权利是现代人权中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着公民的基本生存与就业。本章将从工作权利的内容、工作权利法治化的国际经验及工作权利法律保障的中国实践三个方面展开,对什么是工作权利、工作权利在何时何地作为法律权利被彰显、工作权利在我国法律保护的现状如何等问题进行介绍。
-
●12.1导论
工作权利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体现?现实中侵害公民工作权利的行为有哪些?通过一则案例的解读,为大家拉开工作权利介绍的序幕。
-
●12.2(12.2 ) 工作权利的基本内容
了解工作权利的基本内容,就是认识工作权利的“多面”,概念和特征是必要基础,性质界定是重要因素,而具体的权利种类则是我们全面理解工作权利的关键。
-
●12.3工作权利法治化的国际经验
从发展历程来看,工作权利在法律上被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的实践。本节从典型国家法律对于工作权利的规定及国际组织文件确立的工作权利条款进行考察,介绍工作权利法治化的国际实践。
-
●12.4工作权利法律保障的中国实践
我国法律对工作权利的保障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发展过程,进入新时代后发展尤为迅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本节将从工作权利的中国实践和工作权利法律保障的中国实践两个视角为大家进行介绍。
-
第十三章智慧社会与数字人权
本章选取具体事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智慧社会的形成,在此背景下着重讲述数字人权的兴起、基本内容和法律保障。
-
●13.1导论
本节介绍了当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讲述了智慧社会背景下数字人权的兴起。
-
●13.2智慧社会背景下的人权问题与挑战
本节主要介绍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社会对传统人权理论的挑战。
-
●13.3当代人权变革与“第四代人权”的形成
本节主要从发展动因、内涵逻辑和价值内核等方面介绍数字人权的形成。
-
●13.4“第四代人权”的法治化保障
本节针对数字人权所遭遇的难题和挑战,主要从理念、机制和规制等方面介绍数字人权的保障方式。
-
第十四章民法典与人权保障
本章主要介绍了民法典制定的历史过程,讲述了民法典中的人权保障。
-
●14.1导论
本节主要介绍了法国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
●14.2中国民法典的诞生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过程。
-
●14.3民法典的时代意义
本节主要从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的角度介绍中国民法典的创造性和优越性。
-
●14.4民法典与人权保障
本节主要从法律制度的角度介绍中国民法典与人权保障的联系,讲述中国民法典中与人权保障密切联系的条款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