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而且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光芒,也只有实现中国化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
●0.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在本专题,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五大理论成果,经历了三次理论飞跃。在本专题,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1.1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本节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两次会议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所作的概括;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的界定为依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进行深入分析。
-
●1.2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所经过的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
-
●1.3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本节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第一,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第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它是贯穿上述各个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
●1.4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本节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依据,科学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特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
●2.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上)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2.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2.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
●2.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本节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3.1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二、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3.2为什么要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主要内容包括: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二、过渡时期的酝酿;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3.3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改造道路?
主要内容包括:一、深刻把握中国农业的特点;二、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理论依据
适合中国特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3.4我国是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主要内容包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
●3.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
主要内容包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得失误和偏差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主要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
-
●4.1如何理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思想?
主要介绍何谓“积极因素”,为什么要“调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四个问题。
-
●4.2如何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提出的背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重要意义。
-
●4.3如何理解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
-
●4.4如何认识和评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阶段?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阶段取得的成就,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如何认识这一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关系。
-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篇之作,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何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如何理解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
-
●5.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第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么没有搞清楚的原因是什么?第三,邓小平是如何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
-
●5.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如何提出的。第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限问题。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
●5.3如何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后对计划经济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计划经济的深刻反思,引出计划经济虽然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的实践基础。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充分调动生产主体的积极性,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介绍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
●5.4如何理解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
我们将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三个方面讲解这一战略,而且将“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进行联系和对比,以此明确中国现代化目标的推进和发展。
-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6.1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1、时代背景: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2、现实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3、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6.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包括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
●6.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包括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
●7.1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现实依据、实践基础、时代背景);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逐步形成、充实丰富、走向成熟、不断完善四个阶段)
-
●7.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7.3 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