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1.主要介绍了药用植物及药用植物学的概念。
2.明确了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3.简要阐述了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
●0.1课程导入
进入课程学习的引言。介绍自然界中的植物概况,讲授药用植物的概念和药用植物学的概念,讲授药用植物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
●0.2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介绍药用植物学在中药、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0.3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
本节主要介绍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植物细胞的发现。
2.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重点讲授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植物细胞后含物。 -
●1.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介绍植物细胞的发现,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
2.介绍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器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
●1.2植物细胞后含物
讲授植物细胞后含物的概念,及常见后含物的种类。
-
●1.3植物细胞壁
介绍细胞壁的分层,细胞壁的特化及每种特化的显微鉴别方法。介绍纹孔和胞间连丝的概念和种类。
-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及种类。
2.阐述了包括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及输导组织的形态、特征、类型和存在部位。
3.维管束的概念及类型。 -
●2.1植物组织的类型
本节介绍植物组织的定义,类型。重点介绍6大植物组织各自的显微特征,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执行的主要功能和各自所包含的种类。
-
●2.2维管束及其类型
本节主要介绍维管束的概念和类型。
-
第三章根
1.植物器官的概念和种类。
2.根的外部形态特征,正常根的类型,变态根的常见类型。
3.重点介绍根的显微结构,包括根尖的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侧根的形成,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根的异常结构。 -
●3.1正常根的形态
本节介绍根的形态特征,正常根的类型,根系的概念及类型。
-
●3.2变态根的类型
1.本节讲授器官变态的概念。
2.重点讲授变态根的常见类型。 -
●3.3根的显微结构
1.根尖的构造。
2.重点介绍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次生构造。
3.重点介绍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4.介绍侧根的形成。
5.介绍根的异常结构。
-
第四章茎
1.正常茎的外部形态特征,茎的分枝、茎的类型。
2.重点讲授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3.重点讲授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4.讲授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
5.讲授双子叶植物地下茎的构造。
6.讲授茎的异常构造。 -
●4.1正常茎的形态(茎的类型、茎的分枝)
本节讲授茎的外部形态特征,茎的分枝类型,茎的类型。
-
●4.2变态茎的类型
本节讲授茎的常见变态类型(地上茎、地下茎)。
-
●4.3茎的显微结构(茎尖的构造)
本节讲授茎尖的显微结构,分区及各个区的特点。
-
●4.4茎的显微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本节讲授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
●4.5茎的显微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本节讲授单子叶植物茎的显微结构。
-
●4.6茎的显微结构(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本节讲授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结构。
-
●4.7茎的显微结构(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本节讲授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结构。
-
●4.8茎的显微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显微构造)
本节讲授双子叶植物地下茎的显微结构。
-
●4.9茎的显微结构(茎的异常构造)
本节讲授茎的异常结构。
-
第五章叶
1.叶的组成、形态特征、类型和叶序。
2.变态叶的类型。
3.叶的显微结构。 -
●5.1叶的形态学
1.叶的组成,形态特征,叶的类型、叶序的类型。
2.变态叶的常见类型。 -
●5.2叶的显微结构
本节讲授双子叶植物叶的显微结构,单子叶植物叶的显微结构。
-
第六章花
1.花的组成和形态。
2.花的类型。
3.花的表达方式(花公式、花图式)
4.花序的概念和类型。 -
●6.1花的组成与形态(一)
本节主要介绍花的组成。花梗、花托、花萼、花冠的形态特征。
-
●6.2花的组成与形态(二)
本节主要介绍雌蕊群、雄蕊群的形态特征。
-
●6.3花的类型
本节介绍花的类型(按不同分类标准)。
-
●6.4花公式与花图式
本节介绍花的两种表达方式(花公式、花图式)。
-
●6.5花序
本节介绍花序的概念,类型。
-
第七章果实
1.果实的来源、形成和基本构造。
2.果实的类型。 -
●7.1果实的形成和特征
介绍果实的来源,形成和基本构造。
-
●7.2果实的类型(一)
介绍果实的分类,单果的概念和类型。
-
●7.3果实的类型(二)
介绍聚合果、聚花果,果实的生理功能。
-
第八章植物分类概述
1.植物分类学的定义、目的意义。
2.植物分类的4大系统。
3.植物分类等级。
4.植物的命名。
5.植物界的分门别类和植物分类检索表。 -
●8.1植物分类概述
本节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定义,目的意义和发展简史。
-
●8.2植物分类系统
本节介绍假花学说和真花学说,主要分类系统(恩格勒分类系统、哈钦松分类系统、塔赫他间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
-
●8.3植物学名
本节介绍植物学名的组成,命名规则。
-
●8.4植物分类的等级
本节介绍植物分类的等级,种及种以下分类等级的定义。
-
●8.5植物界的分门别类,植物分类检索表
本节介绍植物界的分门,各大类群的概念、包含的范围,植物分类检索表。
-
第九章藻类植物 Algae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分类。
2.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 -
●9.1藻类植物的概述
本节介绍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分门依据,分类。
-
●9.2藻类植物的分类
本节介绍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功效和学名。
-
第十章菌类植物 Fungi
1.菌类植物的特征、分类。
2.真菌门的通性、分类。
3.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的特征、功效、学名。 -
●10.1菌类植物概述
本节介绍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真菌门的通性。
-
●10.2真菌门的分类
本节介绍真菌门的分类,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的特征、功效和学名。
-
第十一章地衣植物门 Lichenes
本章讲授地衣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及代表药用植物。
-
●11.1地衣植物门
本节讲授地衣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及代表药用植物。
-
第十二章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
2.颈卵器、精子器的结构。
3.苔纲、藓纲的主要特征,分类及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等。 -
●12.1苔藓植物概述
本节介绍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颈卵器、精子器的结构。
-
●12.2苔藓植物的分类
本节介绍苔藓植物门的分类;苔纲、藓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
-
第十三章蕨类植物门Pterdophyta
1.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蕨类植物门的分类,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学名、功效等。 -
●13.1蕨类植物概述
本节介绍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
●13.2蕨类植物分类
蕨类植物门的分类,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功效、学名等。
-
第十四章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门的分类。
3.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买麻藤纲的分类及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功效、学名。 -
●14.1裸子植物概述
本节介绍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
●14.2裸子植物分类
本节介绍裸子植物门的分类,苏铁科、银杏科、松科、麻黄科的主要特征,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功效、学名等。
-
第十五章被子植物门Angiospemae
1.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被子植物门的分类。
3.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离瓣花亚纲、合瓣花亚纲的主要特征。
4.重要科的主要特征、学名,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功效、学名。 -
●15.1被子植物的概述
本节介绍被子植物门的、起源、种类、主要特征。
-
●15.2被子植物的分类
1.被子植物门的分类。
2.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离瓣花亚纲、合瓣花亚纲的特征。
3.重要科的特征、学名;代表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学名、功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