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II
大学物理II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4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大庆师范学院
开课教师杨瑞何巍巍
学科专业理学物理学类
开课时间2024/08/25 - 2025/02/25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目的:

1. 思维境界提升:让理工同学都能从大学物理中获得思维境界提升,通过学习大学物理,在思维模式上蜕变升华。

2. 通俗知识了解:掌握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学会如何从社会现象中抽象出自然科学知识理论,并提高对社会生活表象的本质认识,高瞻远瞩,具有预见性。


      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全称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学定律。

    “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特别是数学、化学、生物学。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

    “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我国的物理学知识,在早期文献中记载于《天工开物》等书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淮南子》等。

本课程《大学物理》内容包括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光学、近现代物理基础等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经典理论,也涵盖最新的科学发展;既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

   


课程大纲

绪论 物理与生活

  • 1.1 课程简介与考核方式
  • 1.2 课程思政专题一《劝学》

静电场

  • 2.1 电磁学绪论
  • 2.2 电场 电场强度
  • 2.3 电场线
  • 2.4 电场力的功 电势
  • 2.5 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 2.6 静电场中的导体
  • 2.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2.8 电容 电容器
  • 2.9 电场的能量
  • 2.10 本章总结
  • 2.11 课程思政专题二《自强》

稳恒磁场

  • 3.1 章节导引
  • 3.2 电流 电动势
  • 3.3 磁场 磁感应强度
  • 3.4 安培环路定理
  • 3.5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 3.6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 3.7 磁介质
  • 3.8 本章小结
  • 3.9 翻转课堂学生录制视频部分(往期参考)

变化的电磁场

  • 4.1 电磁感应定律
  • 4.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 4.3 自感应与互感应
  • 4.4 磁场能量
  • 4.5 位移电流 麦克斯韦方程组
  • 4.6 章节复习

光的干涉

  • 5.1 光源 光的相干性
  • 5.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5.3 光程和光程差
  • 5.4 薄膜干涉
  • 5.5 薄膜干涉(一)
  • 5.6 薄膜干涉(二)
  • 5.7 劈尖干涉 牛顿环
  • 5.8 迈克尔逊干涉仪

光的衍射

  • 6.1 光的衍射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6.2 夫琅禾费衍射
  • 6.3 衍射光栅
  • 6.4 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 6.5 x射线的衍射

光的偏振

  • 7.1 原子发光模型
  • 7.2 自然光和偏振光
  • 7.3 偏振片-起偏和检偏
  • 7.4 马吕斯定律
  • 7.5 反射与折射光的偏振
  • 7.6 偏振片的应用
  • 7.7 双折射现象
  • 7.8 人工双折射旋光
  • 7.9 寻常光和非寻常光
  • 7.10 晶体的主折射率正晶体、负晶体
  • 7.11 圆和椭圆偏振光的检偏
  • 7.12 波动光学小结

量子物理基础

  • 8.1 热辐射
  • 8.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 8.3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
  • 8.4 氢原子光谱 玻尔理论

期末复习

  • 9.1 期末复习

问卷调查

  • 10.1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