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遥望先秦
中华医药,肇始于三皇时代。伏羲创九针,黄帝传医理,神农尝百草,究竟是神话还是历史?穿越远古历史之门,探寻思想萌生轨迹。
-
●1.1医之始,本岐黄
远古的中医起源传说,投射着先民们实践探索的历程。
-
●1.2先秦文化与中医
中华文化的早期思想,影响和支配着中医思维。
-
第二章回到秦汉
回到秦汉,窥看强盛的一统帝国,如何规范医药理论,缔造学术经典;“拜会”建安三神医华佗、张仲景、董奉,领略圣哲风采。
-
●2.1秦汉文化与医学
秦汉文化与医学
-
●2.2古墓中的惊世发现
马王堆等汉墓,出土了前所未见的医学文献。
-
●2.3 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思想宝库。
-
●2.4名医故事
故事会:仓公诊籍、仲景坐堂、虎守杏林、华佗青囊、橘井泉香、壶翁卖药
-
第三章经历晋唐
三国两晋,南北隋唐,天下分合,民生浮沉。山中宰相陶弘景、抱朴子葛洪、脉学大师王叔和、针灸大师皇甫谧、药王孙思邈……众多杰出的医药大师,无问治乱,济世救人。盛唐奠基的医药教育制度,影响世界。
-
●3.1晋唐文化与中医
道教与佛教对中医有何影响?中医如何借助文化交流而外传?
-
●3.2各擅专长的大师
本草、炮制、急证、脉学、针灸、证候、骨科、全科……各个领域的杰出实践者和总结者,影响深远。
-
●3.3盛世兴医药
大唐盛世,合全国之力修本草;创完善的医学教育,成为东亚楷模。
-
第四章感受宋金元
宋室以文立国,金元以武拓疆。从道君皇帝到蒙古大汗,其尊崇医者均超越前代。理学争鸣,医学分派。在这里感受宋代文人学医的时尚,感悟金元四大家创新的智慧。
-
●4.1宋金元文化与医学
宋金元文化与医学
-
●4.2丰富的学术成就
宋代儒医出现,各个学科理论成熟,制定针灸铜人与图经,药膳食疗成就突出。
-
●4.3 医学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思想创新,开一代医学新风。
-
第五章景仰明清
明清时期医学繁盛,《本草纲目》树立丰碑,温补、温病学派新兴,各科学术全面发展,名家名著琳琅满目。
-
●5.1明清社会文化与医政
明清社会文化与医政
-
●5.2学派的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中创新的温补学派、温病学派,带来学术上的新争鸣,提高中医临床实践能力。
-
●5.3医疗技术的发展
外科、针灸、推拿、正骨、养生等医疗技术的总结与提高。
-
●5.4多彩的医药著作
既有《本草纲目》式巨著,也有《医学三字经》式读物;既有“医林改错”,也有经学复古。它们蕴藏的众多名医的思想精华。
-
●5.5中外医学交流
中医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开花结果,也与西方医学初步接触。
-
第六章见证近现代
中医遇到西医,传统跨入现代。中西医能否汇通?中医会否被废止?中医需要科学化吗?在这里见证中医如何经历百年波澜,获得新生。
-
●6.1近代社会与医学
近代社会文化与医政
-
●6.2中西医能汇通吗?
中西汇通四大家,致力于两种医学的融通,带来理论与实践中的许多启示。
-
●6.3 抗争与革新
“废止中医”论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体现。中医药界与全社会一起,通过抗争保存中医,也积极革新来适应时代。
-
●6.4中医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了正确的发展中医政策,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
-
第七章医学史拓展篇
医学史拓展
-
●7.1中医经典的现代价值
中医经典的现代价值
-
●7.2早期的医派与医书
早期的医派与医书
-
●7.3中医经典的价值
中医经典的价值
-
●7.4中医理论为何独树一帜
中医理论为何独树一帜
-
●7.5在宋代怎样当医生
在宋代怎样当医生
-
●7.6宋代医学教育与考试
宋代医学教育与考试
-
●7.7文人的方书:苏沈良方
文人的方书:苏沈良方
-
●7.8学派争鸣的意义
学派争鸣的意义
-
●7.9中医医院的发展
中医医院的发展
-
●7.10从经典创新:中医的未来
从经典创新:中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