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本章主要讲述什么是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怎样学好文学理论三部分的内容。
-
●0.1绪论
一、 什么是文学理论
主要介绍什么是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
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六个基本观念。
三、怎样学好文学理论
介绍学习文学理论的四个方面的要求。
-
第一章文学活动
如果从整体上观照文学,我们会发现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的,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发生和文学活动的发展等知识。
-
●1.1文学活动的构成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活动四要素的提出,四要素及其关系。
-
●1.2文学活动的发生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活动发生的四种学说,即巫术说、宗教说、游戏说和老董说。
-
●1.3文学活动的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对文学活动发展问题的有关认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经济发展是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文学发展受其他因素影响。
-
第二章文学的属性
文学是什么?它作为一种活动,有什么普遍的、共同的内在性质呢?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一章,我们通过文学的含义的变化、意识形态、话语蕴藉等方面来探讨文学的属性问题。
-
●2.1文学的含义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的文化含义和文学的审美含义。
-
●2.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本节主要介绍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
●2.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本节主要介绍话语、话语蕴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进而总结出文学的定义。
-
第三章文学创造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的生产方式。文学创造实质上就是文学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对于深入理解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创造的本质规律,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章,我们将具体探讨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文学创造的过程、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及文学风格几个方面,来揭示文学创造的基本原理。
-
●3.1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的各种学说,以及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
●3.2文学创造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创造过程中的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
●3.3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创造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价值追求。
-
第四章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流派文化有关系。
-
●4.1文学风格及其类型
本节主要介绍关于风格的诸种观念、文学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文学风格与言语和文体之间的关系、文学风格的类型等知识。
-
●4.2文学风格与文化
本节主要介绍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流派风格等。
-
第五章文学作品的类型
本章从类型上把握文学作品,阐明文学作品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将文学作品划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认识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各自的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作品。
-
●5.1现实型文学
本节将介绍现实型文学的定义、现实型文学的主要特征,以及现实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作品。
-
●5.2理想型文学
本节将介绍理想型文学的定义、理想型文学的主要特征,以及理想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作品。
-
●5.3象征型文学
本节将介绍象征型文学的定义、象征型文学的主要特征,以及象征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作品。
-
第六章文学作品的体裁
本章从体裁上把握文学作品,介绍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及其基本特征。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诗、散文、小说、剧本等体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作品认识诗、散文、小说、剧本各自的特征。
-
●6.1诗及其主要特征
本节将介绍诗的定义,结合具体作品了解诗的主要特征。
-
●6.2散文及其主要特征
本节将介绍散文的定义,结合具体作品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
-
●6.3小说及其主要特征
本节将介绍小说的定义,结合具体作品了解小说的主要特征。
-
●6.4剧本及其主要特征
本节将介绍剧本的定义,结合具体作品了解剧本的主要特征。
-
第七章文学文本层次
本章将着眼于文本的审美层次的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层次及其基本特征,为今后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了理论基础。
-
●7.1文学言语层面
本节通过对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比较,阐明了文学言语的基本特征。
-
●7.2文学形象层面
本节结合作品介绍了文学形象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7.3文学意蕴层面
本节结合作品介绍了文学意蕴层面的三个不同层面 。
-
第八章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将着眼于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意境、典型和意象的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典型、意境、意象的名词、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为今后的文本分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8.1典型
本节将介绍文学典型的定义、发展脉络、美学特征以及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
-
●8.2意境
本节将介绍文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意境的特征,以及中国古典文论提供的意境分类方法 。
-
●8.3意象
本节将介绍文学意象概念的形成、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
-
第九章叙事理论
本章将结合文本介绍叙事的含义及特征,事件、故事、情节、文本时间、故事时间、叙述者等理论术语以及逆时序、发现与突转和不可靠叙述等叙述方式的意义。
-
●9.1故事与情节
本节将结合作品介绍叙事的含义及特征,事件、故事、情节等理论术语以及故事与情节的关系。
-
●9.2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本节将结合作品介绍文本时间、故事时间、时序的定义以及逆时序的两种主要叙述方式:倒叙和预叙。
-
●9.3叙述者
本节将结合作品介绍隐含的作者、叙述者、叙述者的“声音”的定义及不可靠叙述这种叙事策略的意义。
-
第十章文学批评
本章是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在指明文学批评的问题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文学批评方法理论的建构问题。介绍并运用文学理论的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方法,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文学批评实践,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10.1总述
本节主要指明文学批评的问题与反思与文学批评方法理论的建构。
-
●10.2精神分析学批评方法与文本解读
本节主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批评方法,并运用“恋母情结”及梦的相关理论解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与阿Q的“梦”。
-
●10.3英美新批评方法与文本解读
本节主要介绍英美新批评方法,并运用能指与所指理论和细读法方法解读《琵琶行》与《登幽州台歌》。
-
●10.4结构主义批评方法与文本解读
本节主要介绍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并运用结构模式理论阐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