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的优势和特点,在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和四大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种类、变化规律及物质含量测定方法及结果评价,为学生后续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定量化学分析的方法,理解近代物质结构理论,了解仪器分析测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并且能熟练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在的继续发展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为化学原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重要元素化合物性质、滴定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等,这些知识点为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掌握这些知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难点是物质结构基础如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这些知识点理论性较强,较抽象,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较吃力。针对本课程的重难点,拟采取的解决办法:1. 难点部分尽量放慢速度,多举例子讲解,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用色彩、图片、动画等多种生动的形式表现抽象的、难懂的内容,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3. 对教学实例进行剖析和练习,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难点的解惑和重点的掌握。4. 进行习题课专题讨论,使学生在讨论辨析中理解和掌握方法原理和基本应用。5. 加强实践和习题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章节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6. 通过各种渠道如QQ、微信或面对面解答等方式,对难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个别解决。7. 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师生、生生之间)和检测,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