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形态概论
形态概论
-
●1.1三维形态概述
三维形态构成是使用各种不同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学原则组成新的立体空间过程,也是对实践空间和形体之间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是三度空间的一种体验。
-
●1.2从平面到立体
半立体它是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的一种造型形式,是在各种平面材料上,进行立体加工,使之不仅在视觉上具有立体感,同时在触觉上也有层次感。形成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形态。 半立体构成常用于浮雕、壁挂和建筑贴面等装饰艺术之中。观看半立体作品只有一个视角,即正面角度,半立体的体量感和空间层次感略差。为了教学训练的方便,我们采用纸材作为训练的材料。
-
●1.3维到三维案例分析
以纸艺为例,介绍二维到三维转变的案例。纸艺的魅力就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而多样的表达手法更凸显出纸艺的包罗万象。衍纸一直都被看做是纸艺大家族中优雅的典范,毕竟过去纸艺是用作宗教圣物的装饰,并且自从衍纸技艺流入民间之后,不但表达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巧妙的设计本身更是将纸艺的固有的艺术气息展现的淋漓尽致。对衍纸作品本身的欣赏也是提高衍纸技艺的关键部分。
-
●1.4走进形态世界
在所有形态当中可以将它分成点材,线材,面材以及块材的形式,通过此类形态造型要素,依照形式美法则,就可以组建成新的三维形态
-
●1.5形态的视感要素
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它是造型艺术中构图处理法则和构思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具体到作品篇幅的大小、效果,画幅形状的横、竖、方、圆的选择,物象选择的数量如树木、人物的多少,房屋的比例,景物的远近、运动物体的快慢等等,可以说造型艺术中的形式感很多与量感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疏密、对称、均衡或偏斜序列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者和观众视觉及心理的量态感性经验。
-
●1.6形态构成与材料
材料(Material)是三维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三维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三维构成中的立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
●1.7形态构成主题设计
在三维形态构成中,将点、线、面、块体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特征的形态组合为一个立体空间造型即为综合构成。 综合构成具体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几种构成形式:点线结合构成、点面结合构成、线面结合构成、线块结合构成、面块结合构成、线面块结合构成。
-
第二章产品形态基础
本章介绍了产品形态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让学生在理解产品形态的基本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学会设计产品形态常用的造型方法。
-
●2.1形态设计的内容与目的
商品是被人为设计出来的,这些设计出来的商品我们称之为产品,产品都是人为形态,也就是说,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形态。在人为形态中又可分为内在形态和外观形态两种。内在形态主要通过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它是构成产品外观形态的基础。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工艺手段可产生不同的外观形象,所以说,内在形态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形态。外观形态指直接呈现于人们面前,给人们提供不同感性直观的形象。同一功能技术指标的产品,外观形态的优劣往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满足产品功能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产品具有美的形态,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
●2.2你理解形态吗?
形态就是存在于空间中的一个形状或图像。在产品设计中,形态是功能的载体,由产品形态、材质与肌理、色彩三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品形式,通过视觉化和触觉化的途径给人们以一定的认知、审美感受和象征感受,这就是产品形式创造的意义。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说过:“人类享受的最终目的不是科学和工程上的成就,消费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时,凌驾于一切兴趣之上的是美感。”消费者对审美的追求,使精神消费远比单纯的功能消费更有促进作用。 在形态、材质与肌理、色彩三者中,形态是最核心的问题,材质与肌理和色彩都是依附于形态而产生的,在这门课里我们将主要探讨与形态相关的问题。
-
●2.3形态的分类
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
●2.4形态造型元素
在世界万物中,任何形态不论其如何复杂、如何奇特,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造就的,都可以分解为基本的形态构成要素,都有其生成的根据。也就是说,形态万变而不离其宗,任何形态都可以归结为点、线、面、体四种基础形态。虽然形态有无穷种的构成方式,但是这些形态构成的原则、原理都是相通的,形态的基本要素是确定的,它带有很强的基础性,所以,对形态的讨论就必须从形态的基本要素着手。
-
●2.5形态基本单元体造型方法
形态构成是指制造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是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触及并感受到的实体,它与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的视觉立体感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美好的形态,要经得起任何视点变动的检验,因此,形态的构成必须注意整体效果,而不能满足特定的距离、特定角度、特定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单一形状。 构建立体化的造型概念和培养立体形态的思维方法,是从事造型设计活动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尤其在处理复杂而系统的设计问题,以及构思系列化产品的设计时,这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
●2.6形体的块面过渡
过渡包括同一形体不同方向的面之间的过渡,也包括组合形体中各等级组件形体之间的过渡,以及不同组件切割组合后的过渡,过渡就是为面与面、体与体之间建立联系。当然,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这些过渡方式要受到材料的属性和工艺特点等各方面的限制,必须针对各自的材料、工艺要求努力寻求限定条件下的设计突围,本节课先从形态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块面过渡的可能性。
-
●2.7材质与色彩对形态的影响(上)
形态是产品的外部表现,材质则是外部形态更进一步的多层次表达,在产品表面再次增加空间情感诉求的可能性。任何材质都具备自己的视觉特征和感觉特性,如木材的木纹、皮革的皮纹、塑料的光滑度和弹性、玻璃的透光性等。即使是同一种材质,通过其加工手段的变化,也能产生多种视觉特征。
-
●2.8材质与色彩对形态的影响(下)
人认识色彩是一个感知的过程,是一种视觉体验,色彩本身又是不稳定的。人在接受产品的视觉信息时,产品的形状和色彩存在着差别。形状有着明确的指示性,能够清晰表明产品的大小、类别和功能等,以千差万别、互不相同的样式表示不同的产品。而色彩有独特的作用,能够赋予产品进一步的情感特征。色彩的这种情感是建立在产品形状的基础上的,一旦失去了这个载体,便无法在产品形态领域内评价色彩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人首先接受的是产品的色彩信息,而后才是形状。色彩在产品形态被认知的过程中,始终是处于引导性的,并能够影响人对产品的认知取向。同一个产品形体的表面涂上不同的色彩,会表现出视觉认知的差异。红色表面具有扩张性,而深蓝色的表面会使产品具有收缩性。
-
第三章产品形态美学
本章讲述在 基本形态关系确定后的美学设计法则,从六个方面分析并阐释了产品造型优美的形态背后内在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使学生学会分析、创造美的产品形态。
-
●3.1产品形态的美学基础——概述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外在属性(如形、色、质等)及其组合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识。任何事物都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但不一定都是美的,只有这种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或表现内容,并与内容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时,它才可能显现出形式美,因此,学习和掌握形式美的规律法则十分必要,它能帮助我们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
●3.2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所有形态文法的总纲,它是一切艺术与设计领域中形式美的总体法则,是指导所有设计表现形式的最基本的规律。本章谈到的所有其他法则几乎都以此为前提,每条法则看似独立,其实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联系,我们虽然分别展开,解析讲解,并不是说他们是互无关系的,而只是站在不同的侧重点上着力说明而已。
-
●3.3安定与轻巧
所谓安定,是指形体的稳定性,它包括形体客观物理上的稳定性与主观视觉心理的稳定感,我们称之为实际安定和视觉安定。实际安定,是产品重心符合稳定条件下所达到的安定,是保证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基本特征。视觉安定是由产品外观的量感重心决定的,从视觉上满足稳定感。量感重心是人在观察某一形体时,由视觉引起的心理反应,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客观的物理重心位置不一定重合。本节讨论的安定与轻巧,都是指视觉的安定与轻巧,通过细节处理,利用人们心理反应的主观性,追求产品视觉上的安定感或轻巧感。
-
●3.4比例与尺度
立体造型各部分的尺寸和人在使用上的关系要恰如其分,既要合乎使用上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要求,这就涉及立体造型设计的比例与尺度问题。 比例,指一件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长、宽、高之间的尺寸关系,一般不涉及具体量值。黄金分割比(1:0.618)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美的比例,自然界与人类都偏好黄金分割比例。
-
●3.5对称与均衡
对称给人以安全感和平静的感受,但是有时也会显得过于单调,我们可以引入微量的变化来打破平衡。如通过Logo的设置、重要操作按键的排布、显示区的设定等方式,通过局部微小变量的引入,可以引起人们视线摆动过程中的停留,在这一停留处通过设置logo或特殊的功能区,可起到宣传公司品牌或强化功能的作用。 相比对称,均衡有所变化,在静中求动,给人沉稳又不失灵活的感受,如图这款伏特加酒瓶,设计师从不同角度展示着均衡美,瓶身棱线的转折巧妙的引入了伏特加单词中的字母V和K,用雕琢平面的形式构造了一个即像灯塔也像火炬的造型,抓住人们的眼球,形成视觉冲击。
-
●3.6对比与调和(上)
在美学上,对比与调和作为一个美的文法,在古希腊就相当明确地提出来了,主要是从音乐艺术中领会到的。因为在音乐艺术中,始终是一样高低的音,或没有任何规律的忽高忽低的音,都不能形成美的乐曲,只有把高低不同的各种音协调地组合起来,才能形成美的乐曲。
-
●3.7对比与调和(下)
对比与调和法则是形态设计中最富表现力的手段之一,既可强化和协调形态的主从关系,又能充实形态的视觉情感。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也要注意,如果对比行之过度,则易产生杂乱之感, 而调和过度则显得静止、缺少活力,形态就会显得平淡无奇。在运用该法则时,首先要建立整体观念,明确要素间的主次关系,把握好这个“度”。如图中金字塔状的形态,“塔尖”与“塔座”形成了对比,整个“塔身”又是协调统一、富于变化的。
-
●3.8节奏与韵律
产品的节奏与韵律感的形成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各自涉及结构的、功能的或语意表达的需求。 有时节奏感的形成是出于工艺结构的需要,比如透明的材料曲面成型时,根据工艺要求,部件加工时内部需设置加强筋。鉴于材料本身的透明度,孤立地设置若干加强筋从外部看容易产生突兀的感觉,所以常用的技巧就是利用重复的节奏,使工艺的限定转变成一种造型的美感。 有时节奏感的形成是出于功能的需要。密布的操作按键、防滑的点或线和一些能模块化的产品的细节处理中,都需要运用节奏文法把这些凌乱的要素有规律地织起来。汉宁森设计的PH灯具既充分考虑了光的折射等方面的规律,考虑了功能的需求,在形式上,层层叠叠想盛开的花瓣一样,极具韵律的美感。
-
第四章产品形态基础
产品形态仿生
-
●4.1形态仿生意义与要素
形态仿生的意义,广义上的仿生,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结构,功能等因素,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形态,色彩,声音,结构,功能等这些方面结合实际案例来看一下,仿生对于形态创意设计的意义。
-
●4.2形态仿生种类
按照形态仿生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形态仿生分为有机形态,生物形态,自然形态和拟物形态,4种类型。
-
●4.3形态仿生设计方法-具象仿生与抽象仿生
以生物作为模仿对象,通过对生物体的意象、形态、结构、功能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模仿来获取新的产品设计创意,形态仿生是工业设计领域重要的创新方法,综合了生态学、仿生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模仿生物某些特征属性为目的的一种设计创意方法。按照形态仿生的类型不同,可以将形态仿生设计方法归纳为以下三类设计方法:具象仿生、抽象仿生和意象仿生。
-
●4.4形态仿生设计方法-意象仿生
意象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印象,是事物外部形象在人意识中的保存、再现和重组,也称为心象或表象。产品意象是指用户凭借自身的感官,对产品所产生的知觉联想,这些联想中以视觉所产生的意象联想最为突出。
-
第五章产品形态创意案例
产品形态创意设计案例
-
●5.1仿生形态创意推演以及形态创意设计法则
对于刚刚接触设计的一般同学来说,在接到设计任务时,不知该如何入手,本节提炼出4条形态设计的法则,便于初次学习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同学们掌握。
-
●5.2产品形态创意设计案例1
老娘舅餐具设计,是华与华工业设计组的另外一个设计案例。 餐具设计的目的,一是提升使用体验,二是提高运营效率。
-
●5.3产品形态创意设计案例2
在儿童餐具的产品创意中,采用老娘舅的IP形象作为轮廓造型,兼具趣味性与符号性。
-
●5.4产品形态创意设计案例3
形态创意设计的这个案例,由我们学校工业设计系教师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并已经上市推广的一款便携式按摩仪产品——Palm Guardian.这是一款简单、高效、易用的手部健康设备,产品设计综合考虑各种新技术、新交互和新体验的结合,一经问世就拿下了很多设计奖项,有很多设计类网站和医疗康复类的网站、公共平台都纷纷转载推广,为了便于推广和销售,很多网站都称这款产品为一块“神奇的肥皂”。
-
●5.5产品形态创意设计案例4
walk助行车案例,以机场的行李箱手推车为启发,刹车原理进行了可靠性更强的机械式松手制动方式的改良设计,改良后的操作方式依然保留了握紧刹车的一般刹车习惯,并且仅通过单条刹车线实现。在松手制动整体结构的设计和创新过程中,设计师对部件生产和装配过程反复考虑和优化,使其可以批量生产并且易于组装。
-
●5.6产品形态创意设计案例5
形态创意设计的这个案例,也是由我校工业设计系的老师做过的一个实际案例。es2m系列压力机外观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压力机这类重型机床产品的形态和色彩来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