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与斜视弱视学
双眼视与斜视弱视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8/01
开课时间2022/03/15 - 2022/06/30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双眼视与斜视弱视学》是由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国内多所眼视光高校一同打造的网络精品课程,课程将云集众多国内眼视光领域一线专家。该课程学习渠道丰富,计划于2022年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等平台上线,方便广大学员自行学习,授课对象包括温州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专科生、以及社会学习者。在内容方面,本课程涵盖双眼视觉学、斜视、弱视学和低视力学四门核心眼视光学课程,课程中将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和异常发育作为理论基础,再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此过程中常见的视功能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干扰因素、再衍生为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以及斜视弱视的临床表现、视功能评估与处理原则、训练要点。主要针对四大重点内容进行讲解:1、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规范化检测、诊断和处理;2、斜视的诊疗和斜视手术的新进展;3、弱视的诊断和弱视训练;4、低视力的个性化诊疗及康复技术。

    本课程将采用线上视频教学为主,结合单元测验、章节讨论、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来强化学习效果,并且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浓厚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以掌握双眼视、斜视和弱视的临床规范化诊疗,低视力的个性化康复技术。提高学生对视觉发育和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认知,掌握斜弱视和视功能异常的临床诊疗思路和技能,以应对临床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视觉功能和视觉发育问题。



课程大纲
双眼视觉基础和功能检测
1.1 正常双眼视1
1.2 正常双眼视2
1.3 双眼视觉发育特点
1.4.1 眼球运动
1.4.2 不等像
1.5 调节的概念和分类
1.6 聚散的概念和分类
1.7 调节幅度和灵活度的测量
1.8 调节反应和相对调节的测量
1.9 遮盖试验
1.10 隐斜的测量
1.11 融像性聚散能力的测量
1.12 集合近点的测量
1.13 AC/A的测量和意义
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
2.1.1 双眼视异常的分类及参数1
2.1.2 双眼视异常的分类及参数2
2.2 调节不足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3 调节灵活度不良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4 调节过度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5 调节疲劳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6 调节异常的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
2.7 集合异常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8 发散异常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9 单纯性隐斜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10 融像性聚散减低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11 假性集合不足的诊疗及病例分析
2.12 聚散异常的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
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法
3.1 简析图形分析法
3.2 双眼视法则的意义和计算
3.3 双眼视法则的临床应用及病例分析
3.4 综合分析法解析
3.5 综合分析法的临床应用及病例分析(1)
3.6 综合分析法的临床应用及病例分析(2)
双眼视功能训练
4.1 视觉训练概述
4.2 脱抑制训练
4.3 其他脱抑制训练
4.4 调节训练法
4.5 融像基本训练法
4.6 实体镜训练法
4.7 裂隙尺训练法
4.8 立体镜训练法
4.9 同视机训练法
4.10 其他训练方法
4.11 整合训练法
4.12 视觉训练在国外
斜视弱视学
5.1 眼外肌的解剖和生理
5.2 斜视的概念和分类
5.3 斜视临床检查
5.4 斜视知觉异常及复视检查
5.5 外斜视
5.6 内斜视
5.7 麻痹性斜视
5.8 斜视的治疗
5.9 弱视的概念和分类
5.10 弱视的检查和治疗
5.11 弱视诊疗新进展
5.12 眼球震颤
5.13 限制性斜视
5.14 先天性颅脑神经支配异常眼病
5.15 A-V型斜视
5.16 DVD和垂直性斜视
5.17 上斜肌麻痹
5.18 双上转肌麻痹
5.19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5.20 旋转性斜视
5.21 斜视的手术设计
低视力学
6.1 低视力概述
6.2 低视力检查
6.3 低视力注视器验配
6.4 低视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