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美-空间形态设计
构美-空间形态设计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华侨大学
开课教师艾小群吴振东占炜石育英郭婷刘雨霏
学科专业艺术学设计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教材选用自编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立体构成-空间形态构成》,从整体综合把握三大构成的视觉语言形式,采用“活化”构成理论,通过大量的视觉赏析和学习造型规律来启发学生对造型设计的潜在想象力和才能。配合三维虚拟设计,手工实操设计,三合一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造型设计的想象力,锻炼立体造型综合能力,并能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课程主要立足空间形态构成,也会穿插平面、色彩构成相关的知识综合分析设计案例,并且学习和积累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视觉语言体系—三维视觉语言。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我们眼中的立体造型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设计与构成
构成与生活
艾小群
课程起源:包豪斯
艾小群
形态与空间
艾小群
我们爱设计
空间形态构成与建筑设计
艾小群
空间形态构成与产品设计
艾小群
空间形态构成与展示设计
艾小群
空间形态构成与包装设计
艾小群
空间形态构成与服装设计
艾小群
剥丝抽茧学形态
认识形态
形态与造型
艾小群
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艾小群
简单造型设计
层面造型设计案例
艾小群
层面集合设计训练
艾小群
板式造型
艾小群
柱式造型(I)
艾小群
柱式造型(II)
艾小群
几何体设计
单一几何体
艾小群
几何体的重复(I)
艾小群
几何体的重复(II)
艾小群
几何体的分割
艾小群
几何体的套匣
艾小群
几何体的聚散
艾小群
几何造型——几何化的形态(I)
艾小群
几何造型——几何化的形态(II)
艾小群
三维体素设计
三维体素设计—概述
吴振东
三维体素设计—基本工具
吴振东
三维体素设计—模型设计
吴振东
三维体素设计—渲染设计
吴振东
三维体素设计—设计实践
吴振东
优秀习作点评
优秀习作点评(I)
艾小群
优秀习作点评(II)
艾小群
创造形态无止境
材料的视觉性
视觉中的点
艾小群
视觉中的线
艾小群
视觉中的面
艾小群
视觉中的体
艾小群
材质肌理
常用材质(I)
艾小群
常用材质(II)
艾小群
肌理设计
艾小群
肌理设计练习
艾小群
形态与光影
形态与光影(I)
艾小群
形态与光影(II)
艾小群
形态与光影(III)
艾小群
形态与量感
艾小群
形态的设计手法
镂空
艾小群
编织
艾小群
变形
艾小群
解构
艾小群
仿生
艾小群
装饰
艾小群
错视
艾小群
向经典致敬
chanel动态构成
意象元素是什么?
艾小群
具象元素
艾小群
图形元素
艾小群
文字元素
艾小群
动态构成
艾小群
元素与节奏
艾小群
哈迪德与几何构成
哈迪德与动态构成
艾小群
迪拜前卫博物馆
艾小群
贝聿铭与几何构成
艾小群
装置艺术与构成
艾小群
空间形态的创意表达
创意思维的训练
联想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拓展性
艾小群
发散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艾小群
收敛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艾小群
逆向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艾小群
创意表达的过程
创意表达综合构成练习( I )
艾小群
创意表达综合构成练习( II )
艾小群
学生作品赏析
手工设计1、MagicaVoxel制作案例
艾小群
手工设计2
艾小群
抽象造型动画设计
艾小群
产品设计
艾小群
  • 第一章我们眼中的立体造型

    设计学大三构成的关系,在各类设计之中的应用情况。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包括认识构成、学习构成、应用构成。

  • 1.1设计与构成

    构成是什么?设计是什么?

  • 1.2形态与空间

    形态、造型、空间之间的关系

  • 1.3我们爱设计

    空间形态构成与各类设计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剥丝抽茧学形态

    形态的基础造型设计学习。形态的重点是外形的美感构思和其心理效益的研究,是排除利益关系和实用观念,也就是摒弃有用无用的观点,去观察和看待事物,是一种相对孤立的意象,心理活动偏重于直觉,用设计对形态注入一种“态势”和“生命力”。
    所谓“造型”是和“造形”同意的。“型”则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土做的叫型。造型是人为地按照一定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刻意设计出来的形态。在《辞海》中“造型艺术”解释为: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造型设计是与人的意志密切联系的,是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如:功能、材料、结构、肌理、色彩等要素所构成的“特定设计”,造型的心理活动偏重于理性,具有强烈的实用目的。如: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建筑造型设计、景观造型设计、服装造型设计等,这些都是按照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概括、综合、凝聚、固定下来的设计门类,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2.1认识形态

    形态(format)有时候被称为程式(convention):形状神态、形状姿态。
    “形”通常指物体外在的形状,“态”则是物体蕴涵的“神态”。因此,形态就是物体 “外形”与“神态”的结合。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带有一种特定的状态,形态是造型设计的基础。形态的重点是外形的美感构思和其心理效益的研究,是排除利益关系和实用观念,也就是摒弃有用无用的观点,去观察和看待事物,是一种相对孤立的意象,心理活动偏重于直觉,用设计对形态注入一种“态势”和“生命力”。

  • 2.2简单造型设计

    形态设计的基础手法分类讲解

  • 2.3几何体设计

    几何体指的是规则的多面体的组合设计

  • 2.4三维体素设计

    三维体素设计特点?设计中的作用

  • 2.5优秀习作点评

    几何形态设计的练习

  • 第三章创造形态无止境

    空间形态构成是观察、洞悉、想象物象,直至将个人审美反映到整个造型设计的过程。设计构思的形成,首先要有生活的体验,需要我们热爱生活,学会怎样去“看”和“想”,从得到的视觉信息中找到有艺术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需要孤立、绝缘地观察和体会事物的美感,以及对新生事物敏感和有广博的知识。自然形态拥有无穷尽的变化,只要我们悉心观察,任何事物都能发现它的美感,大自然是艺术表现的蓝本,设计创新的源泉,用“非凡”的眼睛时刻关注生活,发现自然之美,用心寻找有意味的形式,会丰富自己的视觉语言,这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 3.1材料的视觉性

    材料是表现空间形态构成的物质载体。

  • 3.2材质肌理

    各种材料的肌理、性能不同,在形体塑造时,怎样利用好材质肌理是设计师重点思考的问题。空间形态构成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先做出设计方案,在构思计划后去寻找符合造型要求的材料,另一种是先从材料入手,采取“相面法”审视材料,从材质本身得到灵感,根据材质的视觉、触觉属性寻求表达的内容,进而制定造型设计方案,最终加工成型。

  • 3.3形态与光影

    光影在空间中的视觉效果也是丰富而复杂,会随着时空转换、光线强弱、物质的变化而变化。光影构成是空间构成中十分出彩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构成时,不能孤立地看待形态,必须把光影和形态一起设计,共同构思。

  • 3.4形态与量感

    空间形态构成中的量感,从物理层面上可以理解为体积感、容量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

  • 3.5形态的设计手法

    形态设计各种手法,并结合设计案例讲解

  • 第四章向经典致敬

    “精读”就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和分析,对其内部结构、大小、比例、色彩、空间组合关系、设计手法、材料、光影等各个设计因素透彻的解读。“泛读”是指浏览式的略读,给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来个地毯式的轰炸,浏览大量的图片开阔视野,触动设计神经,养成设计师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深入研究空间形态的构成,学会应用三维视觉语言表达设计,提高对空间美的认识,创造出“和谐”的视觉形态和空间。

  • 4.1chanel动态构成

    chanel动画设计元素讲解

  • 4.2哈迪德与几何构成

    解构主义大师、未来派建筑大师---扎哈 · 哈迪德(Zaha Hadid)

  • 4.3贝聿铭与几何构成

    贝聿铭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华裔建筑大师,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一个注重抽象形式的建筑师,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更是现代主义的泰斗。他善于应用几何化的造型,把古代传统的艺术和现代理性思维相融合,喜好用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等材料,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 4.4装置艺术与构成

    装置艺术(Install Art)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 第五章空间形态的创意表达

    设计是一种先感性后理性的创造活动,设计的过程是应用创造性思维,针对目标问题求解设计出产品。设计的创造就是在于发现自然、应用自然,创造性思维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物质世界,更优于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既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构想设计的方式,在创造活动中产生新概念、新观点、新知识、新方式、新途径、新程序的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是重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一种思想方式。

  • 5.1创意思维的训练

    想象力是设计师创造形态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设计师素质及能力的要素之一。想象力就是在事物之间搭上关系,就是寻求、发现、评价、组合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在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在艺术的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

  • 5.2创意表达的过程

    空间形态的创意表达,伴随着感性与理性的思考,从开始酝酿到迸发灵感,再到元素的组织、整合、统一协调,是一个将创意具体化,清晰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创意表达是形态设计的高级阶段。是以严谨的思考与制作流程,将要素有机融合、完美匹配,进而完善、精准地将设计师内心的想法,有效地转换成设计作品,最终达到“”的目的。

  • 5.3学生作品赏析

    本章节为学生作业讲评,分为四个部分:手工设计1、MagicaVoxel制作案例;手工设计2;抽象造型动画设计;产品设计。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我们眼中的立体造型

    1.1 设计与构成

    1.2 形态与空间

    1.3 我们爱设计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剥丝抽茧学形态

    2.1 认识形态

    2.2 简单造型设计

    2.3 几何体设计

    2.4 三维体素设计

    2.5 优秀习作点评

    视频数2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创造形态无止境

    3.1 材料的视觉性

    3.2 材质肌理

    3.3 形态与光影

    3.4 形态与量感

    3.5 形态的设计手法

    视频数19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向经典致敬

    4.1 chanel动态构成

    4.2 哈迪德与几何构成

    4.3 贝聿铭与几何构成

    4.4 装置艺术与构成

    视频数10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空间形态的创意表达

    5.1 创意思维的训练

    5.2 创意表达的过程

    5.3 学生作品赏析

    视频数10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