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为理工科大一新生开设的化学通识类入门慕课。由于各省高考差异性导致大学本科新生的化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物质结构部分,约有一半的学生没有这部分基础知识,这给他们的学习和老师授课带来较大困扰。本慕课从高中选考的物质结构部分讲起,用4周的学习和1周的复习时间,将其与大学无机化学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衔接,主要包括内容包括核外电子排布、三大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与此同时,本课程还拟介绍大学学习的特点和理工科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帮助大一新生后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本课程拟做为慕课上线,为学生学习大学化学课程中物质结构部分打下基础,也可用作复习;还能在漫长的过渡期,为全国的准大一新生服务。
第一周 电子运动特性
1.1 科学与科学方法
1.2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
1.3 电子运动特性的数学描述
1.4 思维导图绘制及点评
1.5 周小节
第二周 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律
2.1.\t从理论到实际生活
2.2.\t鲍林能级图
2.3.\t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4.\t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5.\t有效核电荷与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2.6.\t电离能,电子亲和能与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2.7.\t周小节
第三周 离子键、金属键与晶体结构
3.1. 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
3.2.\t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3.3.\t离子极化
3.4.\t金属的自由电子气理论与金属晶体
3.5.\t周小节
第三周测验
第四周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4.1.\t 共价键的基础
4.2.\t 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
4.3. \t 原子晶体与混合晶体
4.4.\t 分子轨道理论
4.5. 讨论&访谈
4.6.\t 共价键和分子的极性
4.7.\t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4.8.\t 分子晶体
4.9. 课程回顾
第四周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