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病毒性肝炎(乙型)
本章系统讲述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防,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后能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这个我国高发的疾病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的认知,掌握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基本诊断以及防治,为我国乙肝的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1乙型肝炎病毒的正名史
本节以叙事化的口吻讲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过程,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某些特性融入叙事中,为后面章节的讲解埋下伏笔。
-
●1.2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和复制
本节讲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微观结构和病毒的基本复制过程。
-
●1.3乙肝病毒的基因结构及抗原抗体系统
本节讲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及相应的基因编码产物,简单介绍基因编码产物的临床意义。
-
●1.4流行病学
本节讲述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重点突出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
●1.5发病机制和乙肝自然史
本节简要介绍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和自然史。
-
●1.6HBV的病原学检查
本节介绍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相关检测项目。
-
●1.7HBV感染宿主的肝脏状态评估
本节主要讲述急性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
●1.8临床表现-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本节主要讲述急性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
●1.9临床表现-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重型肝炎)
本节主要讲述肝硬化和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
●1.10临床表现-肝衰竭并发症
本节主要讲述肝衰竭并发症中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
●1.11临床表现- HBV感染后的其他临床类型
本节介绍HBV感染相关的其他临床类型中的非活动性HBV携带、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
●1.12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节重点讲述肝病的规范诊断格式和肝细胞性黄疸的主要鉴别诊断。
-
●1.13治疗概述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治疗
本节讲述了HBV相关肝病的治疗总体原则,重点介绍了HBV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药物选择和用药禁忌。
-
●1.14特殊人群的抗乙肝病毒的治疗
本节讲述了儿童、老年人、肝细胞癌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患者的抗HBV治疗的指征和用药选择。
-
●1.15基础治疗以及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分述
本节讲述了HBV相关肝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分述了急性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要点。
-
●1.16肝衰竭与肝硬化的治疗分述
本节讲述了肝衰竭和肝硬化的主要治疗要点。
-
●1.17预防
本节讲述了预防HBV感染的三个方面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重点介绍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和暴露后处置。
-
第二章病毒性肝炎(丙型)
本章系统的介绍了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历史、病原学特点,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及传播方式、高危人群,感染丙肝后的临床表现和发展过程,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丙型肝炎,最后介绍了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2.1丙肝病毒的前世今生
介绍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过程,病毒结构、基因组以及相应蛋白的功能、基因分型方法,并介绍病毒的抵抗力及常用消毒方法。
-
●2.2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
介绍丙型肝炎病毒在全球和中国的流行现状,及基因型分布特点和地区差异。
-
●2.3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
介绍丙型肝炎主要的三个传播途径,感染丙肝的高危行为和高危人群。
-
●2.4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介绍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的复制过程和感染病毒后肝脏的主要病理特点。
-
●2.5丙型肝炎的自然史和临床表现
介绍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特点,并介绍影响丙型肝炎临床发展过程的病毒、宿主和环境因素。
-
●2.6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介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常用临床指标,各诊断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评估HCV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其他指标。
-
●2.7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和指征
介绍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需优先抗病毒治疗的人群、治疗前的评估方法,和丙型肝炎的治愈标准。
-
●2.8HCV抗病毒治疗方案-PR方案
介绍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历程,传统的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在不同基因型中的治疗策略,以及该治疗方案的禁忌症。
-
●2.9HCV抗病毒治疗方案-DAA方案
介绍新的丙肝直接抗病药物的作用靶点和药物组合方案,以及DAA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2.10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判定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介绍抗HCV治疗过程中疗效的监测时间点,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以及DAA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
●2.11丙型肝炎的预防
介绍预防丙型肝炎的主要措施、医务人员HCV职业暴露后的伤口处理和血液学监测,以及急性感染HCV后的治疗方案。
-
第三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本章系统讲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病生、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防,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是本病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严重危害到我国的青壮年劳力,要求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
●3.1汉坦病毒的发现与特征
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遍及世界各地,本节通过介绍汉坦病毒的发现和命名,借助身边的真实病例对同学们提出问题,继而进入本章的讲述内容,首先介绍病毒的结构、理化特性以及分型。
-
●3.2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节通过讲述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征强调为什么要学习和掌握本病。
-
●3.3发病机制、病理、病生
汉坦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以肾脏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伤,本节主要介绍病毒导致损伤的发生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和病理生理特点。
-
●3.4临床表现(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命名很有特点,本节根据疾病名称讲述为什么临床表现可概括为“三大主症、五期经过”,并重点讲述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的临床特点。
-
●3.5临床表现(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损伤器官以肾脏为主,尿量为不同时期的主要判断指标,本节重点讲述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特点。
-
●3.6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
肾综合征出血热累及脏器广泛,主要为出血和渗出的一系列表现,早期实验室检查及特异性抗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本节主要介绍常见并发症及特点,并重点讲解实验室检验检查指标的特征性改变。
-
●3.7诊断和鉴别诊断
传染病的诊断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依据。本节分别从这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由于病变广泛,本病主要以症状为主进行鉴别诊断。
-
●3.8治疗(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遵循“三早一就”的综合治疗原则,每个期的处理有所不同,本节重点讲述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的处理措施。
-
●3.9治疗(少尿期和并发症)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危重患者多在少尿期死于严重并发症,此期的治疗尤为重要,本节重点讲述少尿期和并发症的治疗措施。
-
●3.10治疗(多尿期和恢复期)和预防
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自限性,大多数可临床治愈,少尿期后肾功能开始恢复,尿量增多,本节重点讲述多尿期的处理措施,并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方面介绍如何预防本病。
-
第四章狂犬病
本章主要简要介绍了狂犬病的定义、发现史、流行现状、病原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并在内容中简要解答了普遍为大众所关心的一些关于狂犬病的问题,比如健康犬是否传播狂犬病、鼠兔是否传播狂犬病、疫苗延迟注射等相关问题。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狂犬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预防措施;需要熟悉的内容包括:流行现状、鉴别诊断;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发现史、病毒基因结构、治疗历史等。
-
●4.1 狂犬病的前世今生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狂犬病的定义,该点为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需要掌握;除此以外,还简要概述了狂犬病的发现史,这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接下来讲述了狂犬病的流行现状,需要熟悉;最后强调了2030年实现狂犬病零死亡率的国际计划,需要掌握。
-
●4.2狂犬病病原学特点
本节内容首先讲述了狂犬病的形状及大体结构,需要掌握;接着讲述了狂犬病的基因结构及理化特性,需要了解;狂犬病的野毒株及固定毒株的区分需要掌握;接下来的狂犬病毒的血清型、基因型相关内容为扩展内容,了解即可;最后回答了健康犬是否携带病毒的问题,需要了解。
-
●4.3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本节内容为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首先讲述了狂犬病毒的发病机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特征,需要掌握;接着讲述了潜伏期特点,需要熟悉。
-
●4.4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主要讲述了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需要掌握这些关键点。
-
●4.5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狂犬病临床表现的分型,以及典型的发病过程分期,狂犬病特有的一些临床表现。并熟悉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
-
●4.6狂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掌握狂犬病临床病例、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熟悉实验室检查的方法,以及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并了解鉴别要点。
-
●4.7狂犬病的治疗
本节首先了解一下狂犬病的治疗历史及现状,熟悉目前可施行的治疗措施。
-
●4.8 狂犬病的传染源管理
本节内容简要讲述了对犬等动物的管理办法,及知识宣教内容;重点在于熟悉以及如何处理咬人的动物。判断狗是否异常这只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
●4.9狂犬病的伤口处理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主要讲述了狂犬病伤口暴露的不同分级,这需要掌握;另外,讲述了如何进行伤口处理,这需要熟悉。
-
●4.10狂犬病的预防接种
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需要熟悉暴露前及暴露后疫苗接种适应的人群、接种程度及注意事项,并熟悉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的适应人群及方法。最后讲述了预防接种失败可能的原因,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