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非遗精品—针灸医学的奥秘
解读非遗精品—针灸医学的奥秘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1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针灸医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手段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激发脏腑经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医学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民族繁衍,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因疗效确切,绿色无毒,仍为广大群众所信赖,成为民族医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针灸学概念
常小荣
针灸医学的发展史
常小荣
经络总论
经络中的四个概念
常小荣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
常小荣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血气流注规律
常小荣
奇经八脉—十五络脉
常小荣
经络的作用-经络临床应用
常小荣
腧穴总论
腧穴的定义发展分类命名
常小荣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常小荣
特定穴1
常小荣
特定穴2
常小荣
腧穴定位方法
常小荣
经络腧穴各论
手太阴肺经
田浩梅
手阳明大肠经
田浩梅
足阳明胃经
田浩梅
足太阴脾经
田浩梅
手少阴心经
石佳
手太阳小肠经
石佳
足太阳膀胱经
石佳
足少阴肾经
石佳
手厥阴心包经
刘密
手少阳三焦经
刘密
足少阳胆经
刘密
足厥阴肝经
刘密
任脉
石佳
督脉
田浩梅
头部常用腧穴
概述
沈菁
头部常用腧穴
沈菁
胸腹部常用腧穴
胸腹部一区
沈菁
胸腹部二区
沈菁
胸腹部三区
沈菁
背腰部常用腧穴
背腰部一区
沈菁
背腰部二区
沈菁
背腰部三区
沈菁
背腰部四区
沈菁
背腰部五区
沈菁
上肢部常用腧穴
概述
钟欢
手阳明经
钟欢
手太阳经
钟欢
手少阳经
钟欢
手太阴肺经
钟欢
手少阴经
钟欢
手厥阴心包经
钟欢
下肢部常用腧穴
足阳明胃经
钟欢
足太阳经
钟欢
足少阳经
钟欢
足太阴脾经
钟欢
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经
钟欢
奇穴
钟欢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针前的准备工作
刘金芝
毫针刺法—毫针的针刺方法
刘金芝
毫针刺法—得气与针刺补泄
刘金芝
毫针刺法—异常情况处理与注意事项
刘金芝
皮肤针
刘金芝
皮内针
刘金芝
三棱针
王超
灸法
王超
穴位贴敷疗法
王超
拔罐疗法
田浩梅
水针疗法
石佳
电针疗法
石佳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刘密
耳穴疗法二
刘密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1)
常小荣
针灸治疗原则(2)
常小荣
针灸治疗作用
常小荣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常小荣
针灸配穴处方
常小荣
针灸治疗各论
胃痛的针灸治疗
刘密
便秘的针灸治疗
石佳
失眠的针灸治疗
田浩梅
肥胖的针灸治疗
王超
美容针灸治疗
王超
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刘金芝
痛经的针灸治疗
刘金芝
痹证的针灸治疗
沈菁
感冒的针灸治疗
钟欢
  • 第一章绪论

    本章节主要阐述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针灸发展简史,了解一本学科的历史,是培养对这门学科浓厚兴趣的开始。

  • 1.1针灸学概念

    本节主要讲述针灸学的概念,针灸学的构成元素,通过本节学习可以对针灸学产生通识的了解。

  • 1.2针灸医学的发展史

    本节主要讲述针灸医学的发展源流与脉络,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了解针灸医学的起源、发展与兴盛。

  • 第二章经络总论

    本章主要从整体观念来介绍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此外,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章节分别介绍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

  • 2.1经络中的四个概念

    本节主要讲述经络的四个基本概念,了解经络学说的基本内涵。

  • 2.2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

    本节主要讲述经络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十二经脉的组成,通过本节学习可以大致了解十二经脉的名称、体表的分布特点。

  • 2.3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血气流注规律

    本节主要讲述十二经脉系统各经脉如何交接、气血如何流注,通过本节学习可熟知经脉的交接及气血流注特点及规律。

  • 2.4奇经八脉—十五络脉

    本节主要讲述经络系统中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五络脉的构成及特点。

  • 2.5经络的作用-经络临床应用

    本节主要讲述经络的作用,通过经络作用的讲述分析经络系统在临床的应用原则。

  • 第三章腧穴总论

    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折,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是针灸等疗法施术的部位。本章节不仅介绍了腧穴命名和定位方法,还详细的探讨了腧穴的特点及规律。

  • 3.1腧穴的定义发展分类命名

    本节主要讲述腧穴的产生及发展过程,通过本节学习还可以了解腧穴的命名特点及分类原则。

  • 3.2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本节主要讲述腧穴的主治特点,如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的含义,并讲述了腧穴的主治规律。

  • 3.3特定穴1

    本节主要讲述腧穴中特定穴——五腧穴等的含义。

  • 3.4特定穴2

    本节主要讲述腧穴中特定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等的含义。

  • 3.5腧穴定位方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临床取穴的定位方法,如骨度分寸法、指寸定位法等。

  • 第四章经络腧穴各论

    本章节将学习十四经脉的循行路径,包括体表路径,即有腧穴分布部分;和体表路径,即没有腧穴分布部分,主要是与相关脏腑的联系,即属络关系。在掌握穴位定位的同时,学习熟知经脉的主治概要和主要病候。

  • 4.1手太阴肺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2手阳明大肠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3足阳明胃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4足太阴脾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足太阴脾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5手少阴心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手少阴心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6手太阳小肠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7足太阳膀胱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8足少阴肾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9手厥阴心包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10手少阳三焦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11足少阳胆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足少阳胆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12足厥阴肝经

    本节主要讲述了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13任脉

    本节主要讲述了任脉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14督脉

    本节主要讲述了督脉的经脉循行、主治概要、主要病候。

  • 4.15头部常用腧穴

    本节主要讲述头部常用腧穴的分布、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 4.16胸腹部常用腧穴

    本节主要讲述胸腹部常用腧穴的分布、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 4.17背腰部常用腧穴

    本节主要讲述背腰部常用腧穴的分布、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 4.18上肢部常用腧穴

    本节主要讲述上肢部常用腧穴的分布、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 4.19下肢部常用腧穴

    本节主要讲述下肢部常用腧穴的分布、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本章节介绍了多种治疗手段,其中主要介绍了毫针刺法和灸法,刺法和灸法是临床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在针灸学中占有重要的地方。除此之外,此章节还介绍了拔罐、敷贴、三棱针、电针等其他治疗方法,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学习更多知识,接触更多技能,是百利无一害的。

  • 5.1毫针刺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毫针的针刺方法,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了解毫针的构造、毫针的持针方法、进针手法、得气手法、补泻手法、留针方法及出针方法,还可以了解毫针刺法常出现的不良状况。

  • 5.2皮肤针

    本节主要讲述了梅花针、皮肤针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3皮内针

    本节主要讲述了皮内针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4三棱针

    本节主要讲述了三棱针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5灸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灸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6穴位贴敷疗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敷贴疗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7拔罐疗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拔罐疗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8水针疗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水针疗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9电针疗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电针疗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10耳穴疗法

    本节主要讲述了耳穴疗法的概念、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是对中医基本理论及经络、腧穴、刺灸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是在掌握一定的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针灸治疗作用和原则、针灸辨证方法、配穴处方、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 6.1针灸治疗原则

    本节主要讲述了针灸临床治疗的原则,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了解临床中面对疾病如何设定治疗原则。

  • 6.2针灸治疗作用

    本节主要讲述了针灸治疗作用,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了解针灸在临床中的作用特点,辨识哪种类型的疾病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症。

  • 6.3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本节主要讲述了针灸的临床诊治特点。

  • 6.4针灸配穴处方

    本节主要讲述了针灸配穴的处方,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了解针灸在临床上如何设立处方,有哪些配穴的原则。

  • 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

    本章要求掌握一定的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的内科、妇儿科、皮外科、五官科、急症病证的分型、处方和操作要点。

  • 7.1胃痛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胃痛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2便秘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便秘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3失眠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失眠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4肥胖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肥胖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5美容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美容作用的针灸治疗方法与手段。

  • 7.6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偏头痛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7痛经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痛经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8痹证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痹证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7.9感冒的针灸治疗

    本节主要讲述了感冒的常见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方法。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针灸学概念

    1.2 针灸医学的发展史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经络总论

    2.1 经络中的四个概念

    2.2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

    2.3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血气流注规律

    2.4 奇经八脉—十五络脉

    2.5 经络的作用-经络临床应用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腧穴总论

    3.1 腧穴的定义发展分类命名

    3.2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3.3 特定穴1

    3.4 特定穴2

    3.5 腧穴定位方法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经络腧穴各论

    4.1 手太阴肺经

    4.2 手阳明大肠经

    4.3 足阳明胃经

    4.4 足太阴脾经

    4.5 手少阴心经

    4.6 手太阳小肠经

    4.7 足太阳膀胱经

    4.8 足少阴肾经

    4.9 手厥阴心包经

    4.10 手少阳三焦经

    4.11 足少阳胆经

    4.12 足厥阴肝经

    4.13 任脉

    4.14 督脉

    4.15 头部常用腧穴

    4.16 胸腹部常用腧穴

    4.17 背腰部常用腧穴

    4.18 上肢部常用腧穴

    4.19 下肢部常用腧穴

    视频数37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5.1 毫针刺法

    5.2 皮肤针

    5.3 皮内针

    5.4 三棱针

    5.5 灸法

    5.6 穴位贴敷疗法

    5.7 拔罐疗法

    5.8 水针疗法

    5.9 电针疗法

    5.10 耳穴疗法

    视频数1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针灸治疗总论

    6.1 针灸治疗原则

    6.2 针灸治疗作用

    6.3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6.4 针灸配穴处方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针灸治疗各论

    7.1 胃痛的针灸治疗

    7.2 便秘的针灸治疗

    7.3 失眠的针灸治疗

    7.4 肥胖的针灸治疗

    7.5 美容针灸治疗

    7.6 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7.7 痛经的针灸治疗

    7.8 痹证的针灸治疗

    7.9 感冒的针灸治疗

    视频数9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