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2
开课时间2023/02/20 - 2023/07/04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10门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在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约占12%的比重。

 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必须肩负起有效惩罚和控制犯罪的使命。然而,国家基于追究犯罪而采取的必要的手段不得不侵入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如此,古今中外的刑事司法实践还证明,在国家惩罚和控制犯罪的过程中,国家权力的滥用时常出现,冤假错案更是不可避免。诚如一些知名的犯罪学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刑讯器具所彰显:诉讼史之于人类的不名誉,不亚于犯罪史。探索正当程序的奥秘,追溯刑事诉讼的本源,有效地平衡国家惩罚、控制犯罪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让有罪者受到公正的惩罚、无罪者免受冤屈,是刑事诉讼法学担负的核心使命。

       本课程以马工程《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为依据,结合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中央最新司法改革文件,系统、准确地阐述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规定以及相关刑事司法实践。

      本课程全程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学标兵”、博士生导师陈学权教授讲授,适合法学专业专科、本科、非法本法律硕士研究生以及有兴趣了解刑事司法和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社会人士学习。

 


课程大纲

1 绪论

1.1 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1.2\t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1.3\t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讲 单元测试

2.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

2.1\t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2.2\t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与程序公正要求

2.3\t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2.4\t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第2讲单元测试

03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3.1\t刑事诉讼构造

3.2\t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

3.3\t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

3.4\t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

第三讲单元测试

04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4.1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上)

4.2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中)

4.3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下)

05 管辖、回避、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

5.1\t刑事管辖

5.2\t回避

5.3 附带民事诉讼

5.4 期间、送达

06 刑事辩护与代理

6.1\t刑事辩护的概念、特征、理论根据与历史发展

6.2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6.3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6.4\t我国刑事代理制度与值班律师制度

07 证据与证明

7.1\t证据与证据裁判原则

7.2\t证据的种类

7.3\t证据的分类

7.4\t刑事诉讼证明

7.5\t证据规则

08 强制措施

8.1\t强制措施的基本理论

8.2\t拘传与取保候审

8.3\t监视居住与拘留

8.4\t逮捕

09 立案、 侦查(上)

9.1\t立案

9.2\t侦查的基本理论

9.3\t讯问犯罪嫌疑人

9.4\t询问证人、被害人与勘验、检查

10 侦查(下)

10.1 搜查、查封、扣押实物证据

10.2 鉴定、通缉与辨认

10.3 特殊侦查措施

10.4 侦查终结、补充侦查等

11 审查起诉

11.1 审查起诉的基本理论与程序

11.2 提起公诉

11.3 不起诉

12 第一审程序

12.1 庭前审查与庭前准备

12.2 法庭审判

12.3 法庭秩序、法庭记录等

12.4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12.5 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

12.6 判决、裁定和决定

13 第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

13.1 审级制度与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功能

13.2 我国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基本规定

13.3 死刑复核程序的属性与基本规定

14 审判监督程序与 刑事执行

14.1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基本理论

14.2 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14.3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

14.4 执行的变更与监督

15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与刑事和解程序

15.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上)

15.2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下)

15.3 刑事和解程序

16 缺席审判、违法所得没收与强制医疗程序

16.1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16.2 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16.3 强制医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