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本章系统介绍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教育测量的程序及工具,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以及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
●1.1教育测量的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了测量和教育测量的概念及类型。
-
●1.2教育测量的程序及工具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测量的一般程序及常用的教育测量量表。
-
●1.3教育评价的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评价和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的种类。
-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
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评价模式。
-
●1.5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本节主要介绍教育评价产生的历史渊源与社会背景,以及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四个质量特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的意义、统计定义和估计方法。
-
●2.1信度
本节主要介绍了信度的意义、统计定义、估计方法和提高信度的方法。
-
●2.2效度
本节主要介绍了效度的意义、统计定义、估计方法和提高效度的方法。
-
●2.3难度
本节主要介绍了难度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难度的等距变换与评价。
-
●2.4区分度
本节主要介绍了区分度的意义、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
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类型及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测验项目如何编制,常模参照测验的概念、主要类型及编制方法,及标准参照测验的含义、分数的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界分数线确立的方法及应用。
-
●3.1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
-
●3.2教育测验项目的编制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测验项目的编制及如何进行试题库的建设。
-
●3.3常模参照测验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本节主要介绍了常模参照测验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
●3.4测验常模的编制
本节主要接受了常模参照测验编制的方法。
-
●3.5标准参照测验的含义及分数的解释
本节主要介绍了标准参照测验的含义及分数的解释。
-
●3.6标准参照测验分界分数线确立的方法及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了标准参照测验分界分数线确立的方法及应用。
-
第四章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本章系统介绍了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教育评价方案的制订程序,以及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
-
●4.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本节主要介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与贯彻要求。
-
●4.2教育评价方案的制订
本节主要介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写。
-
●4.3教育评价的实施
本节主要介绍教育评价实施的三个基本步骤。
-
第五章教育评价心理及其调控
本章系统介绍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调整措施。
-
●5.1评价者心理与调控
本节主要介绍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调控措施。
-
●5.2被评价者心理与调控
本节主要介绍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调控措施。
-
第六章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
本章系统介绍了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类型,以及收集教育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
-
●6.1教育评价方法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教育评价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方法类型。
-
●6.2收集教育评价信息的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教育评价信息的收集标准和收集方法。
-
第七章教师与学生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师评价的理论模式溯源,探讨了教师评价的评价目的和主体,及基本程序。学生评价定义、功能、类型、原则、主体与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形成性学生评价体系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
●7.1教师评价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教师评价的定义、理论模式和目的。
-
●7.2教师评价的主体和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教师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基本程序。
-
●7.3学生评价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学生评价的定义、功能、类型与原则。
-
●7.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学生评价的主体与方法、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
第八章中小学学校与教学工作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学校评价的目的、意义、内容、标准和价值取向,现代中小学学校评价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学工作评价系统的构建,教学工作评价的评价者、具体内容、程序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内容。
-
●8.1中小学学校评价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学校评价的目的、意义、内容、标准和价值取向。
-
●8.2现代中小学学校评价要素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学校管理评价、中小学学校师资水平评价、学校文化评价、办学条件评价。
-
●8.3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教学工作评价系统的构建、教学工作评价的评价者和教学工作评价的具体内容。
-
●8.4教学工作评价的程序与评价指标体系
本节主要介绍教学工作评价的程序和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