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5
开课时间2021/12/06 - 2022/01/25
课程周期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明确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 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中的指导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具有深厚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风格、思维特征和实践特色。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成就的科学总结,习近平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独创性、集成性、原创性贡献。

《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重点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系统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力求学出内心的“信仰”,讲出真理的“味道”,研出深刻的“真知”。

为使学生初步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为今后结合其他专业课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打下良好基础,《习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在体例上设置了“导论+七章主体内容+三个专题”的结构:

首先,导论主要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伟大意义、基本要义和实践要求。

其次,七章主体内容分别从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和原则、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与特色、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法律体系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改革、法治社会建设等七大方面系统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展开。

最后,三个专题在课程主体内容基础上深入分析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以及为什么十八大以来要确立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决策等重点问题。



课程大纲
导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
1.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伟大意义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要义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和原则
2.1 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2.2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2.3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与特色
3.1 六大国家的法治模式
3.2 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与特色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4.1 宪法是与时俱进的根本法
4.2 第五次修宪情况
4.3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4.4 宪法的实施与监督
完善法律体系,推进良法善治
5.1 法律体系的形成与玩啥
5.2 立法体制改革,完善人大制度
5.3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与依法立法
5.4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深化行政改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6.1 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6.2 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
6.3 法治政府的建设任务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
7.1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7.2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7.3 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
7.4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7.5 完善司法职业制度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8.1 增强全面法治观念
8.2 创新法学教育,优化法治人才培养
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建设
8.4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重要讲话解读
9.1 依法治国迈进新时代
9.2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9.3 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十个坚持”
9.4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
中西法律文化的传统与比较
10.1 中国文明的特质与中华法系
10.2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文化
10.3 中西法律文化的各自象征
10.4 中西法律文化的综合比较
奋进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代
11.1 为什么在十八大以后确立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决策
11.2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11.3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框架
11.4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