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并列为三大重点防治疾病。早在一万五千年前的人类遗迹中,就已发现古人类牙齿上就有“洞”产生;一万四千年前,古人类已经能用尖锐的燧石移除部分病牙。唐朝的药典《新修本草》中有与银汞合金十分类似的银膏补牙的记录。伴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牙面微生物被发现,解释龋病病因的学说不断提出和完善,人类对龋病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对龋病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龋病学逐渐成长为口腔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随着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被引入龋病学的研究之中,龋病学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相应拓展,如细菌附着牙面的分子机制、细菌代谢产物对牙面的破坏作用、唾液生化变化及其对牙面的影响等。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致龋菌重组,改变其遗传性状,也有望以免疫学方法及遗传工程技术制备防龋疫苗。这些研究将有可能为龋病防治工作开阔出新的途径。
本着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致力于培养医学知识坚实深入,临床实践技能优秀的口腔医疗领域人才。《现代龋病学》课程由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主讲,在诸多的期待中与大家见面。作为本教学团队2019年度浙江大学MOOC项目“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姊妹系列篇,本课程重点讲述牙体牙髓病学另一重要内容——龋病,从龋病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及修复技术娓娓道来,利用多媒体授课的优势,将相对枯燥、抽象的内容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本课程的建设既能满足目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又能实现优质课程资源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社会共享的目的。
课程参考了近期国内外龋病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与临床医疗实践经验,主要介绍龋病的概述、病因、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银汞合金充填术、牙体粘结技术原理、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技术等内容,着重讲解龋病的病理、分类、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技术等重要内容,以便学生掌握龋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了解龋病修复材料学新进展,拓宽视野、激发科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