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4
开课时间2020/11/11 - 2021/11/05
课程周期52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载体,可以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获取微观经济问题与宏观经济问题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规范或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案例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构成。微观经济学是基于均衡价格决定理论而设计的多个理论模块,包括:导言(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市场如何运行(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弹性及其应用、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市场和福利(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生产成本、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垄断)、劳动市场经济学(生产要素市场)等。宏观部分是基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设计的短期与长期经济分析框架,包括: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国收入的衡量、生活费用的衡量);长期中的真实经济(失业);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货币制度、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短期经济波动(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等。


课程大纲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1.1.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t
理性人的含义
t边际变动
生产可能性边界
2.1.5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比较优势
3.2.2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与贸易
贸易的价格
需求
4.2需求
需求的概念、需求法则、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
减少香烟的两种方法(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供给
4.3供给
供给的概念、供给法则、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4.4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市场均衡
需求与供给结合的变化
价格如何分配资源
需求价格弹性
5.1需求价格弹性
基本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
各种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
价格控制
6.1价格控制
价格控制的基本概念
价格上限
价格下限
对价格控制的评价
消费者剩余
7.1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的含义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价格降低如何增加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衡量什么
市场效率
7.3市场效率
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指标
市场均衡的评价
赋税的无谓损失
8.1赋税的无谓损失
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
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
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
13.3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成本曲线及其形状
竞争企业的收益
14.1.2竞争企业的收益
竞争市场的含义
不同收益的含义
竞争企业的收益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的供给曲线
14.2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的供给曲线
一个简单的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企业短期供给决策与供给曲线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15.1.3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三种进入壁垒
产生垄断原因的具体分析
垄断的福利代价
15.3垄断的福利代价
垄断带来的无谓损失
垄断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吗
价格歧视
15.4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例子
价格歧视的含义
完全价格歧视
劳动的需求
18.1劳动的需求
竞争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
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曲线移动
劳动的供给
18.2劳动的供给
工作与闲暇权衡取舍
劳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18.3劳动力市场均衡
18.3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供给的移动
劳动需求的移动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23.2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基本含义
具体分析
度量方式
国内生产总值的评价
23.5国内生产总值的评价
GDP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GDP是一个不完美的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的衡量
24.1消费物价指数的衡量
基本概念
CPI的衡量
消费物价指数的应用
如何利用物价指数来校正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24.2如何利用物价指数来校正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校正经济变量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失业的衡量
28.1失业的衡量
就业者与失业者的含义
非劳动力与劳动力的含义
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的含义
寻找工作
28.2寻找工作
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和寻找工作
效率工资理论
28.5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的含义
实施效率工资的原因
货币的含义
29.1货币的含义
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种类
银行与货币供给
29.3银行与货币供给
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的简单情况
部分准备金银行的货币创造
货币乘数
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工具
29.4.1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工具
央行如何影响准备金量
央行如何影响准备金率
控制货币供给中的问题
货币均衡
30.1.2货币均衡
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
货币注入的影响及调整过程
30.1.3、30.1.4货币注入的影响及调整过程
货币注入的影响
调整过程
通货膨胀的成本
30.2.4通货膨胀的成本
通货膨胀的谬误
通货膨胀的成本表现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3.3.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总需求曲线移动
33.3.2总需求曲线移动
在总需求曲线上的变动
整条总需求曲线移动
33.4.2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33.4.2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3.4.4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黏性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黏性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错觉理论的主要内容
流动性偏好理论
34.1.1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逻辑
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古典货币理论的区别
政府购买乘数
34.2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的变动
乘数效应及计算公式
乘数效应的其他应用
挤出效应的含义
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34.3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
自动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