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时间2020/11/05 - 2021/01/15
课程周期11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局部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来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与投影以及层次和毗邻关系等的科学。它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各学科,尤其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学等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学习局部解剖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各部结构,使同学们掌握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以及层次和毗邻关系,从而为学习临床课程,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按照人体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脊柱区、上肢和下肢等八个分区进行讲解。主讲老师结合各个部位的结构特点,从浅层入深层,讲授局部记载。在讲授过程中,体现了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确保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原则,适合临床医学、儿科学、影像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运动医学等各专业人员和人体爱好者学习。


课程大纲
绪论
0.1人体的层次和基本结构
0.2解剖操作基本技术
0.3局部解剖学学习方法
头部
1.1头部的表面解剖
1.2致命的“危险三角区”
1.3不疼的耳边肿块
1.3.1腮腺的解剖结构
1.3.2穿经腮腺的结构
1.4危险的头皮撕裂
1.5垂体肿瘤引起的视觉缺失
1.6海绵窦的解剖
1.7颅脑横断层面
颈部
2.1颈部境界与分区,颈筋膜与筋膜间隙
2.2下颌下三角
2.3颈动脉三角
2.4肌三角1
2.5肌三角2
2.6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颈根部
胸部
3.1概述加胸部的表面解剖
3.2胸壁
3.3膈、胸膜、胸膜腔
3.4纵膈
3.4.1纵膈1
3.4.2纵膈2
3.5胸部纵隔的横断层面
3.6胸部肺的横断层面
腹部
4.1腹部的境界与分区
4.2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
4.3腹前外侧壁的局部结构
4.4结肠上区-胃
4.5结肠上区-十二指肠、肝和胰
4.6结肠下区
4.7腹膜后隙
4.8肝的横断层面
盆部与会阴
5.1蹲便好还是坐便好?——骨盆和盆肌
5.2尴尬的“社交癌”——盆膈的解剖结构
5.3盆筋膜和盆筋膜间隙
5.4直肠指诊的解剖学基础
5.5会阴的概念
5.6得过痔疮吗?——肛管的解剖
5.7病例分析:坐骨肛门窝脓肿
5.8尿道断裂时尿外渗的范围
5.9盆部的横断层面
脊柱区
6.1脊柱区的境界与分区
6.2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6.2.1浅层结构和深筋膜
6.2.2肌层和肌层三角
6.2.3课堂测试和讲解
6.3深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
6.4脊柱
6.5椎管内容物
6.6课堂测试和讲解
上肢
71概述
7.2肩部
7.2.1腋窝1
7.2.2腋窝2
7.3臂部和肘部
7.4腕部和手部
下肢
8.1梨状肌上孔、下孔与坐骨小孔
8.2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8.3股三角
8.4收肌管,腘窝
8.5小腿骨筋膜鞘
8.6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