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7
开课时间2020/09/26 - 2021/02/28
课程周期23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这门课是依据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中小学对语文教师的期待、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紧扣语文教师培养目标而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提升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能力,逐渐走上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本课程以语文教师培养目标为依据,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学所需的专业素质进行设计。在内容选择、模块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充分借鉴国际母语教师教育的先进理念,把握新世纪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趋势,引领师范生及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语文教育人才和未来语文教育家。

本课程本着“立足实践、面向未来;着眼文本,涵养素养”的指导思想。综合当前在线课程看,本课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重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综合,语文教学是处于不同要素之中的活动,是多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课程从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入手,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重点分析如何根据学情和语文核心素养理论来分析教材,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展开,因此文本的分析是为教学设计服务,本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分清要素,层层设计,力求达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的。

二、本课程突出文本的本性,重点以文体为立足点,抽取文本分析的规律,为广大师生呈现基本方法。课程重点从不同文体角度来分析文本,文无体而不立,文体是文本的骨架,也是区别其他文本的核心特点,因此本课程对小说、诗歌、戏剧、说明文、记叙文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的分析方法、重点、难点、过程均作了较为细致的概括和论述。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需要找到语文的核心知识、核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形成方法与能力的基础。因此本课程不唯知识,但并不简单否定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文体知识为点,问题形成的逻辑为线,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方法为面,形成了立体化的语文教学设计。

三、本课程以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涵养理论素养为基础,设计了实践与理论相通融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以语文教学实践问题为本体,因此讲课教师均为省级以上的教学名师,或特级教师,或省级学科带头人,或全国教学能手等。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他们大都有过名校硕士学习的经历,担任着教育硕士导师,具有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能力。教学中他们不是简单地复制经验,而是概括和凝练了零散的经验,用理论很好地关照实践。大学教学论教师也都有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用实践反思理论的能力,且都是目前站在讲台上的教学骨干,因此能清晰地判断当前语文教学问题,并有能力做出回答的优秀教师。

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