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经典
古代小说经典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9/03
开课时间2020/09/17 - 2020/12/17
课程周期13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与《唐诗经典》《宋词经典》共同组成“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系列课程,目的是打造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人文精品线上课程,以系列课程的方式形成聚合性的影响力。本课程由浙江大学师生团队合力打造,主要面向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古典小说爱好者。本课程精心选取小说发展史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以专题形式加以鉴赏和分析,旨在梳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总结不同小说的艺术特点,展现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

    本课程分为10个主题,计划10周讲授。每个主题由“课程视频”、“师生讨论”、“延伸探索”、“练习题”4个部分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学术对话是课程的多元互动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题为课程实践部分。

    课程视频:每1讲设立1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分为若干小章节,每个小章节是1个相对独立的视频段落,每段视频约10-20分钟。

    讨论对话:安排在每个主题的讲授之后,由教师与助教或学生开展对话,是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全面理解授课内容。

    延伸探索:主要在论坛上进行,鼓励学生们在论坛中展开自己的思辨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与助教会尽量全面地回答论坛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练习思考:属于课程学习的实践环节,以在线练习为主,分为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作业。单元测试以客观题为主,多为单项选择题;单元作业以主观题为主,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便于同学们学习和交流。练习思考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与检验。练习题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

    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发布,题型多样,要求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两周为复习考试周。成绩为三级计分制,分为优秀(85-100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59分以下)。

    本课程教学内容发布时间,每周一讲,通常在每周四上午10点发布。

课程大纲
古代小说概述
1.1小说概念的演变
1.2古代小说的源流和分期
1.3《古代小说经典》课程介绍
1.4小说概念讨论
《燕丹子》
2.1小说与历史(上)
2.2小说与历史(下)
2.3《燕丹子》的主题表达
2.4《燕丹子》的叙事手法
2.5《燕丹子》的语言风格
2.6《燕丹子》讨论
《搜神记》
3.1中国的神话和传说
3.2《搜神记》的创作与纪实精神
3.3《干将莫邪》与民众心理
3.4《韩凭夫妇》中的坚贞爱情
3.5《搜神记》的文学地位与时代意义
3.6《搜神记》讨论
《世说新语》
4.1《世说新语》的作者与版本
4.2志人小说和史书的区别
4.3《世说新语》所反映的时代风尚
4.4《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4.5《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4.6《世说新语》讨论
唐传奇
5.1唐传奇及其出现的原因
5.2从六朝小说到唐传奇
5.3白行简与《李娃传》
5.4《李娃传》的人物形象与主题
5.5唐传奇讨论
话本小说
6.1说话的兴起与繁盛
6.2说话的程式与白话小说的诞生
6.3《碾玉观音》赏析
6.4《错斩崔宁》赏析
6.5话本小说讨论
《三国演义》
7.1三国故事的流变
7.2《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7.3《三国演义》的内容构成
7.4《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
7.5《三国演义》讨论
《西游记》
8.1《西游记》的主题
8.2《西游记》的深层结构
8.3《西游记》的喜剧风格
8.4《西游记》讨论
《儒林外史》
9.1吴敬梓的生平
9.2《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
9.3“一代文人有厄”
9.4《儒林外史》中的道德批判
9.5《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9.6《儒林外史》讨论
《红楼梦》
10.1《红楼梦》的作者与版本
10.2《红楼梦》的主题
10.3《红楼梦》的人物形象——贾宝玉
10.4《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林黛玉
10.5《红楼梦》的人物形象——薛宝钗
10.6《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10.7《红楼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