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通识教育
美术鉴赏通识教育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0/03/02 - 2021/01/04
课程周期44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美术鉴赏通识教育》课程将美术作品与艺术理论相结合进行系统教学,非常注重通识知识的普及和重要知识点的强调与关联。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为纵线,以不同门类的美术形式为横线,将美术作品与艺术理论相结合进行系统教学,涵盖绘画、雕塑等多个门类。此外,本课程结合地域特色和教师研究特长,专门设计了丝绸之路绘画艺术鉴赏等章节的内容,突出了专业研究特色。

    课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以更好地契合课程目标,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课程大纲
1.绪论
1.1美从何而来?    
1.2美的本质    
1.3艺术的内涵    
1.4艺术的起源问题    
1.5如何理解艺术美    
1.6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2.品读经典——西方古典绘画名作欣赏
2.1伟大的复兴(上)    
2.2伟大的复兴(下)    
2.3十七、十八世纪南欧与西欧地区的绘画    
2.4十七、十八世纪北欧地区的绘画    
2.5浪漫的国度——法国的绘画艺术    
3.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欣赏
3.1塞尚的法则    
3.2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确立    
3.3现代主义绘画的审美特征    
3.4现代主义绘画中图像的转变    
3.5现代主义表达手法的拓展  
4.西方雕塑艺术欣赏
4.1文明最初的印记:西方原始雕塑    
4.2古典美的光芒: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艺术    
4.3暗夜曙光: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    
4.4变革的灵光:16世纪到18世纪的西方雕塑    
4.5现实主义的花朵:罗丹开启的雕塑新时代    
4.6内心的形式:20世纪以后的西方雕塑艺术 
5.意足不求颜色似——中国画审美与中国艺术精神
5.1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点    
5.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的观察与写生之法    
5.3“以形写神”与“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画的造型方法与意趣的表达    
5.4从“以色貌色”到“墨分五色”——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嬗变及其文化内涵    
5.5“气韵生动”——中国画对审美品质的追求与品鉴标准    
6.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6.1中国古代的雕塑    
6.2陵墓雕塑1    
6.3陵墓雕塑2    
6.4宗教雕塑1    
6.5宗教雕塑2    
6.6纪念性雕塑    
6.7建筑装饰雕塑    
6.8工艺性雕塑    
7.丝绸之路绘画艺术欣赏
7.1古墓丹青——墓室壁画墓    
7.2地下画廊——魏晋时期墓室壁画和砖画    
7.3贵胄的威仪——北朝至唐代墓室壁画1    
7.4贵胄的威仪——北朝至唐代墓室壁画2    
7.5佛国的辉煌——石窟壁画    
7.6灿烂佛窟——莫高窟唐代壁画1    
7.7灿烂佛窟——莫高窟唐代壁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