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Jane Austen)生于1775年,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重要作家。作为英国国民文化的代言人,她的作品广受传阅,多部入选由BBC进行民意调查的“100部英国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为了探究奥斯汀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本课程选取了奥斯汀早期创作的《理智与情感》,从情节、语言、生活智慧、英国文学史四个角度剖析该作品。
重温爱情小品动人情节—《理智与情感》主要讲述了姐姐Elinor和妹妹Marianne,偶遇爱情、坠入情网、横生变故和终成眷属的故事。里面姐妹俩遇到人生变故、感情波折时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反应,特别牵动读者的心。在这一课一课的情节回顾中,理智的姐姐、感性的妹妹、内心依赖的母亲、吝啬的兄嫂等主人公的形象也逐渐丰满、直立起来。
梳理英文原著文字肌理—奥斯汀作品虽然讲的是老生常谈的爱情,但她以细腻的人物描写和精当的语言运用,获得了“在两寸象牙上雕刻”的美誉。本课程通过16课时呈现了作品16个典型语言特点,比如“诙谐的反讽、清晰的思辨、悠长的语句”等等,借助语言学和英文写作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实用的读写技巧。
分享奥斯汀非鸡汤式的生活智慧—书中姐姐一步步引领妹妹走出感情阴霾、通往自立和豁达的过程,也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生活智慧。比如,我们可以从姐妹俩对待兄嫂截然不同的态度学习人际之道;从Willoughby热恋前后态度的转变学习婚恋之道;从Lucy Steele的八面玲珑、四处逢源反思更理性的职场之道。课程跨学科地引入基础心理学知识,让生活经验的传授褪去说教意味。
串联英国文学最简史略—课程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先后介绍了英国文学史的代表性作家及作品,比如:Shakespeare, Samuel Richardson, Henry Fielding, Charles Dickens, The Brontë Sisters, George Eliot, Virginia Woolf, John Fowles, Ian McEwan等。课程旨在为准备考研或对英国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英国文学史的简略图,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体系框架。
第一周
开篇
第一课 他们并未一见钟情 1.突生变故(故事情节梗概)
第一课 他们并未一见钟情 2.对比性描写与人物塑造(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一课 他们并未一见钟情 3. 把恋人放在人群中去了解(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一课 他们并未一见钟情 4.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二课 异地恋 1.背井离乡(故事情节梗概)
第二课 异地恋 2.诙谐的反讽(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二课 异地恋 3.恋爱是生活成分而非生活本身(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二课 异地恋 4.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测试题】他们并未一见钟情和异地恋
【作业】他们并未一见钟情和异地恋
第二周
第三课 一见钟情 1.安顿下来(故事情节梗概)
第三课 一见钟情 2.思辨中的急智(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三课 一见钟情 3.家庭角色的缺失与填补(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三课 一见钟情 4.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四课 身陷情网 1.社交往来(故事情节梗概)
第四课 身陷情网 2.文雅的句型(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四课 身陷情网 3.热恋时如何考察恋人秉性(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四课 身陷情网 4.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四课补充阅读材料: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测试题】观看第三课第一段视频和第四课第一段视频进行回答
【测试题】观看第三课第一段视频和第四课第一段视频进行回答
【作业】看一看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和读一读 Wordsworth 的名作Daffodils
第三周
第五课 未曾表白 1.爱情僵局(故事情节梗概)
第五课 未曾表白 2.贴切的用词(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五课 未曾表白 3.感知对方的脆弱(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五课 未曾表白 4.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六课 应对庸俗 1.来来往往(故事情节梗概)
第六课 应对庸俗 2.喜剧性对话(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六课 应对庸俗 3.周旋与秉持(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六课 应对庸俗 4.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六课补充阅读材料
【测试题】上位词和下位词;Miss Dashwood 的所指。
【作业】欢喜冤家Austen 与 Scott
第四周
第七课 意外失恋 1.与情敌共处(故事情节梗概)
第七课 意外失恋 2.清晰的思辨(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七课 意外失恋 3.失恋时,从失控到制控需要三步(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七课 意外失恋 4.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八课 为爱而狂 1.前往伦敦(故事情节梗概)
第八课 为爱而狂 2.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写(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八课 为爱而狂 3.成婴症患者(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八课 为爱而狂 4.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四周课堂测试
恋爱观&探讨简爱和呼啸山庄
第五周
第九课 捕猎高手 1.尽人皆知(故事情节梗概)
第九课 捕猎高手 2.悠长的语句(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九课 捕猎高手 3.人在恋爱中寻找的是自己心灵的缺口(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九课 捕猎高手 4.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十课 阿谀奉承与善意表扬 1.势利小人(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课 阿谀奉承与善意表扬 2.赞美之词(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课 阿谀奉承与善意表扬 3.与人沟通之道(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课 阿谀奉承与善意表扬 4.十九世纪末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十周补充阅读
【测试】第五周课堂测试
【作业】关于爱情和唯美主义
第六周
第十一课 恪守原则 1.迷雾澄清(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一课 恪守原则 2.沉重氛围下的调侃(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一课 恪守原则 3.坚持住那最难以坚持的时刻(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一课 恪守原则 4.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十二课 心灵告白 1.回家的路(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二课 心灵告白 2.用人物的语言说出作者评判(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二课 心灵告白 3.是什么让人从恋爱走入婚姻(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二课 心灵告白 4.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中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六周补充阅读材料:关于forsyte saga的评论
第六周补充阅读材料:关于forsyte saga的评论 2
第六周补充阅读材料:意识流
第六周补充视频:what is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测试题】第六周课堂测试
【作业】关于John Glasworthy的作品Forsyte Saga和现代主义。
第七周
第十三课 走出失恋 1.重拾自我(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三课 走出失恋 2.循循善诱(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三课 走出失恋 3.人生其实是一场自我的战争(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三课 走出失恋 4.二十世纪初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十四课 机缘巧合 1.终成眷属(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四课 机缘巧合 2.对善良人的揶揄(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四课 机缘巧合 3.从寻找缺口到个人成长(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四课 机缘巧合 4.二十世纪初、中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拓展学习】谈谈文学论文写作
【测试题】第七周课堂测试
【作业】家庭反叛
第八周
第十五课 这部作品中没有完美男人 1.全文总结(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五课 这部作品中没有完美男人 2.结尾的余地(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五课 这部作品中没有完美男人 3.真正的完美是能够应对不完美(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五课 这部作品中没有完美男人 4.二十世纪初、中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第十六课 奥斯汀的文学遗产 1.奥斯汀小说回顾(故事情节梗概)
第十六课 奥斯汀的文学遗产 2.自我指涉(奥斯汀语言特色)
第十六课 奥斯汀的文学遗产 3.文学是那道撼动命运的心门 (奥斯汀生活理念)
第十六课 奥斯汀的文学遗产 4.二十世纪后、二十一世纪初期(英国文学史超链接)
【作业】后现代主义
【测试题】第八周课堂测试
【修改版测试题】第八周课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