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测绘实习
建筑遗产测绘实习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时间2019/10/30 - 2019/12/31
课程周期9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建筑遗产测绘在学术研究、建筑创作、遗产保护、文化传播与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建筑教育中,对知识结构优化、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养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将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运用,参与建筑遗产的保护实践:

(1)增强学生对建筑遗产的认知,理解其内涵和价值。

(2)掌握建筑遗产调查、记录和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解读建筑遗产中的各种“关系”,逆向梳理设计和建造逻辑。强化和提高学生对建筑的洞察力、尺度感及形式敏感度,以及空间认知、审美及表达能力。

(4)强化训练学生徒手制图表达、建筑测量原理和技术方法、建筑摄影、数字制图建模等相关知识技能。

(5)激发和鼓励学生提高活学活用、理论思维、探索发现的创新能力。

(6)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艰苦奋斗和严谨务实的精神,通过生动的德育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可结合相关科研和社会实践项目进行,选择典型的建筑遗产实例作为调查和测绘对象。

课程大纲
绪论
1.1 测绘的概念
1.2 测绘简史·测绘技术发展
1.3 测绘简史·文艺复兴以来建筑测绘
1.4 测绘简史·中国古代
1.5 测绘简史·中国近现代
1.6 测绘的意义
测量学基本知识
2.1.1测量目的与实质
2.1.2外业测量基准
2.1.3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2.1.4常用测量坐标系
2.2.1基本测量工作
2.2.2高程测量的方法及用途
2.2.3水准测量
2.2.4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2.3.1测量学中的角度
2.3.2角度测量的仪器
2.3.3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2.4_距离测量的方法及用途
2.5.1_直线定向
2.5.2坐标方位角推算
2.5.3测算设备发展历程
2.5.4_全站仪的使用
2.6.1测量常见误差
2.6.2_测量误差的类型、特点
2.6.3_表征测量精度的指标
2.6.4测量误差传播规律
2.6.5测量误差控制
2.7.1控制测量的意义及作用
2.7.2导线测量
2.7.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7.4三四等水准测量
建筑遗产测绘基本知识
3.1 测绘属性与原则
3.2 测绘的分级和分类
3.3 测绘成果多元化呈现
3.4 测绘流程
3.5 测绘前的准备
3.6 测绘安全教育
建筑观察和测稿编绘
4.1概述
4.2蓟州鲁班庙简介
4.3台基
4.4大木(一)
4.5大木(二)
4.6大木(三)·斗栱
4.6墙体
4.8装修
4.9屋顶
单体建筑测量
5.1 概述(一)
5.2 概述(二)
5.3 结构性尺寸测量
5.4 细节尺寸测量·地面
5.5 细节尺寸测量·架上
5.6 细节尺寸测量·屋面
5.7 曲线、异形轮廓测量
建筑摄影记录
6.1 基本要求
6.2 记录要点 | 拍什么·空间
6.3 拍什么·本体
6.4 拍什么·意象
6.5 拍什么·记录测绘
6.6 怎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