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1)本课程的开设情况
由于本课程是教育学科的基础课程,所以自2004年教育系成立以后第一年招生之初便设有该门课程。该课程不仅面向教育学本科专业,2010年我系申报到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后,它同时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每年受众对象涵盖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次不低于150名学生(包括本专业本科学生、双学位学生、研究生、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学生等)及其他学科背景下对教育教学研究感兴趣的教师同行。
(2)本课程的教学特色情况
本课程采取了行动学习研究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讲授、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旨在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具体地,课程讲授主要基于知识类型,分为课程导论、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研究类型与研究策略、抽样方法、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定量研究的研究策略、质性研究的研究策略、研究结果的呈现等八个知识模块。同时,在项目导向的设计上主要基于问题意识,划分为研究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初步实施,研究报告呈现五个项目。每次课堂讲授结束后,均有相应的项目任务,鼓励学生将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过程中,并且及时在课堂分享任务实施情况。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考评上,采取了presentation形式,邀请专业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做现场拷问。
(3)本课程受益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
为了充分了解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展开实时监控,本课程设计了两套学习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一套由结构式的128道题构成,涉及学习生活、课程感受、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另一套则由开放式的4套题目构成,仅就课程本身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习期待。该调研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一方面为下一步MOOC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调研反馈显示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性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过程中形成知识。
(4)本课程配套其它教学辅助工作
在网站建设上,不仅依照学校统一要求开展了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工作,及时更新教学材料,与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互动;而且针对学生的个别化差异情况,采取开通教学博客、建立qq专题讨论群、微信群等的学习群形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基于本门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我们整合了现有资源,联合教育系师生共同创建了action education民间组织,以工作坊的形式致力于本土化的教育发展实践,(新浪微博及微信公众号:action-education)让学习者除了具备研究设计上的能力以外,还训练他们具备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与技巧。
课程设计原则
本课程将继续秉持行动学习研究的教学理念,采取问题中心的设计思路,以问题、项目导向的方法牵引知识点的讲授,并大量贯穿案例分析(包含正面和反面案例)在其中。因此,该课程在设计上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我们讲解的不是理论研究的方法,而是为了从事教育科学经验研究的方法,不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做铺垫。因此,在学生学习体验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上来就被大量的方法论方面专业术语、概念包围、以至于难以坚持下去的形式。这门课用6个小时浓缩了50个小时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虽然不涉及特别专业化的方法处理,但是可以让学习者迅速了解相关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理,而且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与贯通的理解可能更加深入;同时,我们还将采用动画的方式帮助那些没有教育科学研究经验的学习者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式。
①强调研究资料收集及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
②倡导独立选题和自主设计研究的意识和倾向
③突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