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
7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4/12/19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外交学院
开课教师夏莉萍李潜虞梁晓君陈实
学科专业法学政治学类
开课时间2024/07/21 - 2025/01/2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洞察国际格局,把握时代方向,作出了”一边倒”、抗美援朝、中美关系正常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加入WTO等诸多重大外交决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 等重要外交理念。在这些外交决策和理念的背后是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中国如何界定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身份? 世界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又应如何融入世界?中国能为世界作出何种贡献?经过70多年的探索,中国外交愈发成熟自信。中国与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并引领区域及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多边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繁荣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国外交》这门课程中,我们将为您一一解读新中国重大外交决策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动力,为您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恢弘画卷!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绪论
夏莉萍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形成
三大外交政策的制定
李潜虞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展开
李潜虞
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
李潜虞
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2)
李潜虞
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外交
中国介入前的朝鲜战场及中国反对美国干涉朝鲜内政
陈实
出兵朝鲜的决定及军事、外交战线上的斗争
出兵朝鲜的决定及军事、外交战线上的斗争(1)
陈实
出兵朝鲜的决定及军事、外交战线上的斗争(2)
陈实
朝鲜停战谈判
陈实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李潜虞
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支停战
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支停战(1)
李潜虞
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支停战(2)
李潜虞
参加亚非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1)
李潜虞
参加亚非会议(2)
李潜虞
坚持一个中国
台湾问题的产生
陈实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陈实
中美大使级谈判
陈实
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和炮轰金门
陈实
对金门实行“半停半打”的策略
陈实
中苏关系的恶化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梁晓君
中苏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分歧
梁晓君
意识形态大辩论
梁晓君
中苏边界问题与珍宝岛战争
梁晓君
发展与“中间地带”的友谊
发展“中间地带”,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梁晓君
中日民间交往
梁晓君
同法国建交
梁晓君
中美关系的缓和
外交路线的转变和安全战略的调整
梁晓君
乒乓外交与波罗行动
梁晓君
尼克松访华
梁晓君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梁晓君
反对霸权主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1)
李潜虞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2)
李潜虞
反霸统一战线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李潜虞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1)
李潜虞
中美建交(2)
李潜虞
奉行不结盟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坚持独立自主
陈实
中美关系的发展
陈实
中苏关系正常化
陈实
积极面对国际热点问题
陈实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二十字外交方针的提出
李潜虞
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
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1)
李潜虞
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2)
李潜虞
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1)
李潜虞
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2)
李潜虞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李潜虞
香港回归
李潜虞
澳门回归
李潜虞
扩大国际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夏莉萍
创建国际合作机制
夏莉萍
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和谐世界
夏莉萍
睦邻外交
建立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夏莉萍
积极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夏莉萍
“以史为鉴”,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夏莉萍
与美欧等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中美关系
夏莉萍
中欧关系
夏莉萍
反对外国支持分裂主义势力
夏莉萍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新发展
夏莉萍
大国关系的新阶段
夏莉萍
周边外交
夏莉萍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夏莉萍
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夏莉萍
  • 第一章绪论

    本课程是外交学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新中国,也就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

  • 1.1绪论

    这门课程不求面面俱到,主要讲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后,如何摆脱半殖民地的阴影,捍卫国家安全,增进国家利益,独立自主办外交。二是中国外交怎样在曲折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逐步改善周边环境、扩大国际影响,为国内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三是中国外交怎样在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从为自身利益考虑扩大到着眼世界,提出更多的建设性主张,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 第二章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形成

    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解放战争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大陆的全部解放指日可待。在新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候,研究和制定新的外交政策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49年初开始,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这些政策塑造了建国初期中国外交鲜明的时代特色。

  • 2.1三大外交政策的制定

    从1949年初开始,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这些政策塑造了建国初期中国外交鲜明的时代特色。

  • 2.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展开

    新中国建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迅速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建交高潮。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都采取了鲜明的友好态度,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原本与国民党政府没有外交关系,有的在宣布承认新中国的同时已经采取行动断绝了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因此,新中国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并不需要经过谈判的过程,而是通过政府公函往来而达成建交的。

  • 2.3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945年8月,苏联曾经和国民党政府签署过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那是雅尔塔会议的产物,苏联通过这个条约在中国东北地区攫取了很多不正当的利益。同经营。为了经营这条铁路,设立中苏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公司,公司设理事会,由5名中国人、5名苏联人组成。

  • 第三章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外交

    1910年,在日本的策划下,两国签订《日朝合并条约》。日本开始对朝鲜实行了长达35年的全面的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三国在1943年达成的《开罗宣言》中,提出朝鲜在战后将获得自由独立。但是我们知道,日本投降时,是根据盟军的要求以北纬38度线,也就是后来被我们熟知的三八线,分南北分别向美苏投降的。此后,由于美苏关系的恶化和冷战的开始,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3.1中国介入前的朝鲜战场及中国反对美国干涉朝鲜内政

    朝鲜南北双方政权都不甘心处于民族分裂状态,都想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随着苏美撤回了各自驻在朝鲜的军队。南北双方便在进行武力统一的准备。在北方,苏联军队撤走时留下了许多武器。北方政权领导人金日成曾两次前往苏联就武力统一问题征求斯大林的意见,表示他有必胜的决心。

  • 3.2出兵朝鲜的决定及军事、外交战线上的斗争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支持后,中国领导人就朝鲜局势召开了紧急会议。10月2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斯大林的电报,说中国将用志愿军的名义派一部分军队入朝作战。

  • 3.3朝鲜停战谈判

    朝鲜停战谈判包括停战的原因,谈判的四个问题:军事分界线问题、战俘问题、停战安排和监督问题、向双方有关政府提出建议的问题以及朝鲜战争的影响。

  • 第四章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字,朝鲜半岛的战火终于熄灭了。中国开始医治战争创伤,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打开大门广交朋友需要赢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信任。

  • 4.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4.2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支停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祝贺,1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复电表示感谢,1950年1月15日,越南外长黄明鉴发来照会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政府和人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49年10月1日宣言,宣布承认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增强中国与越南两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 4.3参加亚非会议

    1955年4月召开的亚非会议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也被称为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由获得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参加,而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大型国际会议。

  • 第五章 坚持一个中国

    台湾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割让给了日本。随着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政府接受驻台湾日军的投降,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然而,由于内战,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政府,而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处于内战的影响之中,但当时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 5.1台湾问题的产生

    台湾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第一,美国从支持台湾回归中国到重新走向干涉,第二,旧金山对日和会及对日和约中的台湾问题,第三,美国政府确定对台政策,以及第四艾森豪威尔的“放蒋出笼”政策。

  • 5.2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主要包括这场危机爆发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重点关注美国在此次危机中的行动。

  • 5.3中美大使级谈判

    中美大使级谈判主要知识点包括大使级会谈的起因,谈判的主要议题,以及谈判的成果。

  • 5.4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和炮轰金门

    1957年,美军驻台司令宣布,美国在台部署了可携带核弹头且可深入数百公里打击中国大陆腹地目标的“斗牛士”导弹。与此同时,台湾还修建了可供B-52战略轰炸机使用的机场并接受美国B-52飞机的驻扎。1958年3月,杜勒斯国务卿到台湾商讨美台合作问题。4至5月间,美、台、韩举行联合军事学习,并试射了斗牛士导弹。

  • 5.5 对金门实行“半停半打”的策略

    对金门实行“半停半打”的策略包括“半停半打”政策的背景原因、《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以及本次金门炮击对台湾问题的影响。

  • 第六章中苏关系的恶化

    我们研究当代中国外交史,通常使用胡锦涛同志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的四个布局,即:“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在四个布局里,大国首当其冲。

  • 6.1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苏共二十大可以看成是中苏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1956年苏共20大之前,中苏关系可用蜜月期来形容。中苏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的三年中苏在朝鲜战场密切配合,逼平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十六国部队,1954年4月-7月日内瓦会议上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带着周恩来走进了大国外交舞台,同年10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庆典,并且签订了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作为贺礼。

  • 6.2中苏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分歧

    1958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里诺夫斯基元帅致函彭德怀,建议由中国和苏联共同建设大功率的长波发报无线电中心和长波收报无线电中心各一座,建设费用由苏联出7000万卢布,中国出4000万卢布,建成后中苏两国共同使用。

  • 6.3意识形态大辩论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的四个关键词是“修正主义”、“教条主义”“阿尔巴尼亚”以及“九评”。

  • 6.4中苏边界问题与珍宝岛战争

    中苏之间有76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东段4200多公里,西段3300多公里。在两国关系良好的时期,边界上基本保持了和平和安宁,少数摩擦也都能得到管控。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边界问题日益突出。

  • 第七章发展与“中间地带”的友谊

    “中间地带”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一种分析,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在外交中运用的一个成果。

  • 7.1发展“中间地带”,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中共坚定地反对苏共关于和平过渡的主张,不惜花费十年时间进行辩论,导致中苏两党彻底决裂。 为什么中共有那样的自信和苏联老大哥进行辩论呢?自信就来自于中共自己国内斗争的经验。中共相信,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才可能夺取政权,在中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亦如此。

  • 7.2中日民间交往

    在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判断中,日本占据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受制于美苏对立的冷战背景,中国与日本建立官方关系困难重重,因此只能是先从民间交往开始,希望通过民间交往逐步推动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

  • 7.3同法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同时公布了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公报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三个月内互派大使。简短的建交公报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反响,西方媒体称之为“外交上的核爆炸”。中法建交是中国发展与中间地带友谊的重要成果。

  • 第八章中美关系的缓和

    习近平主席2017年访问美国在海湖庄园与特朗普会面时,说过一句被中美关系学者反复引用的话,知道是哪一句吗? “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 8.1外交路线的转变和安全战略的调整

    北大国关学院的王缉思教授曾经对200年中美关系作了一个四阶段的分期。他发现四个阶段的分期都是因为中国的变化而分的,美国没起什么作用。也就是说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是常量,中国是变量。

  • 8.2乒乓外交与波罗行动

    中国注意到,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章,透露出愿意和中国和解信息。1969年1月,尼克松在竞选演讲中又提到,“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应生活在愤怒的孤立之中。”

  • 8.3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之前的协调工作是通过巴黎渠道进行的。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时,双方商定不再恢复华沙大使级会谈,而是将巴黎作为秘密联系渠道。中国驻法大使黄镇和美国驻法武官沃尔特斯担任着在两国政府之间传递信息的任务。

  • 8.4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常之一。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年12月,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此时,中国的联合国席位由谁代表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

  • 第九章反对霸权主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在日本朝野引起了强大的震动,日本各阶层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势头有了更加迅猛的发展。

  • 9.1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1970年11月和1971年7月,日本社会党代表团和公明党代表团先后访华。中日双方在共同发表的文件中都提出了一些关于恢复中日邦交的基本原则。

  • 9.2反霸统一战线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感到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直接的巨大威胁。造成中国领导人这种感觉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第二,中苏边界冲突愈演愈烈。第三,有消息表明苏联正在酝酿对中国的核基地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 9.3中美建交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关系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迟迟没有实现建交。

  • 第十章奉行不结盟政策

    奉行不结盟政策主要有四节,分别是第一节,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第二节,中美关系的发展,第三节,中苏关系正常化以及第四节,积极面对国际热点问题。

  • 10.1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坚持独立自主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调整后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独立自主、谨慎处理同邻国的纠纷以及全方位发展同各国关系。

  • 10.2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美关系在八十年代的发展包括中美关系在80年代的良好发展,以及台湾问题特别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给两国关系带来的障碍。

  • 10.3中苏关系正常化

    中苏关系正常化主要包括中苏关系改善的三大障碍、葬礼外交以及中苏关系的正常化。

  • 10.4积极面对国际热点问题

    积极面对国际热点问题主要包括,中国以行动推动国际裁军、继续反对苏美侵犯它国、支持捍卫民族权利的正义斗争以及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 第十一章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原来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逐渐丧失领导地位,随后,两德统一,苏联解体。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被称为“苏东剧变”。

  • 11.1二十字外交方针的提出

    苏联长期以来在与东欧国家关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干涉内政问题,已经在这些国家积累了极大的不满。同时,在苏联的控制下,东欧国家一直没有探索出一条建设本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欧国家,因此要求摆脱几十年来推行的苏联模式。

  • 11.2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风波被平息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制裁。

  • 11.3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的指引下,中国不但没有被西方的制裁压垮,还解决了很多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双边关系问题,开创了冷战后初期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确定了“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方针,改善并发展了与一些周边国家的关系。

  •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是中国人关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独特政治构想。

  • 12.1“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周恩来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指的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指的是:1、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都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这“一纲四目”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雏形。

  • 12.2香港回归

    英国对香港的占有基于历史上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香港岛面积:79.77平方公里。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占领了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以及位于九龙半岛西部的一个大岛屿昂船洲。九龙面积:11.7平方公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新界:984.53平方公里。

  • 12.3澳门回归

    与香港问题相比较,解决澳门问题的难度要小一些,这是由三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1、香港与澳门的历史地位不同。2、澳门在经济上的意义比香港小得多。3、葡萄牙政府对澳门问题的态度不象英国对香港问题那样不切实际。

  • 第十三章扩大国际影响

    扩大国际影响有三节内容,分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建国际合作机制;以及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和谐世界”

  • 13.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分部分,即复关谈判和入世谈判。

  • 13.2创建国际合作机制

    创建国际合作机制主要讲四个机制,即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和金砖国家机制。

  • 13.3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和谐世界

    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国成功入世,加入或创建系列国际机制,并提出了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等新理念。

  • 第十四章睦邻外交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政府一方面强调要“和平发展”,尽力打消其他国家对中国迅速崛起的疑虑;另一方面,全方位地同各国展开合作,其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内容。

  • 14.1建立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过渡。
    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立即达成一些协议,其中两点最为重要:
    第一, 中国承认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二, 两国确认1989 年和1991年,中苏两国领导人所签署的两个《中苏联合公报》依然是中俄关系的指导文件,中俄两国将继续坚持上述两个《中苏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 14.2积极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东盟的10个成员国都是中小国家,其中部分国家历史上与中国有过恩怨,并存在遗留的领土领海权益争端,经济合作中也多少有些矛盾。一些国家对中国心存疑虑。“中国威胁论”曾在东南亚地区颇有市场。

  • 14.3“以史为鉴”,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从2001年4月至2006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顽固坚持每年参拜靖国神社,严重损害和动摇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导致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 第十五章与美欧等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世纪之交,国际形势更为复杂。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 15.1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先后经历了炸馆事件和撞机事件。

  • 15.2中欧关系

    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以及中国和英、法、德三个主要欧洲大国的双边关系。

  • 15.3反对外国支持分裂主义势力

    中国如何反对外国在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

  • 第十六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中国外交发展的新理念,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 16.1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新发展

    2013年10月25日,习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将坚持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国梦。

  • 16.2大国关系的新阶段

    习主席用三句话概括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此次会晤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开启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 16.3周边外交

    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 16.4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这一节介绍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情况。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内容很多,无法面面俱到。我们只讲三点,即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和金砖合作。

  • 16.5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重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积极参与联合国在各个领域内的工作。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绪论

    视频数1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形成

    2.1 三大外交政策的制定

    2.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展开

    2.3 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外交

    3.1 中国介入前的朝鲜战场及中国反对美国干涉朝鲜内政

    3.2 出兵朝鲜的决定及军事、外交战线上的斗争

    3.3 朝鲜停战谈判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4.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2 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支停战

    4.3 参加亚非会议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坚持一个中国

    5.1 台湾问题的产生

    5.2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5.3 中美大使级谈判

    5.4 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和炮轰金门

    5.5 对金门实行“半停半打”的策略

    视频数5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中苏关系的恶化

    6.1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6.2 中苏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分歧

    6.3 意识形态大辩论

    6.4 中苏边界问题与珍宝岛战争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发展与“中间地带”的友谊

    7.1 发展“中间地带”,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7.2 中日民间交往

    7.3 同法国建交

    视频数3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中美关系的缓和

    8.1 外交路线的转变和安全战略的调整

    8.2 乒乓外交与波罗行动

    8.3 尼克松访华

    8.4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反对霸权主义

    9.1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9.2 反霸统一战线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9.3 中美建交

    视频数5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奉行不结盟政策

    10.1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坚持独立自主

    10.2 中美关系的发展

    10.3 中苏关系正常化

    10.4 积极面对国际热点问题

    视频数4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11.1 二十字外交方针的提出

    11.2 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

    11.3 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视频数5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12.1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12.2 香港回归

    12.3 澳门回归

    视频数3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扩大国际影响

    13.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2 创建国际合作机制

    13.3 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和谐世界

    视频数3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睦邻外交

    14.1 建立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4.2 积极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14.3 “以史为鉴”,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视频数3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与美欧等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15.1 中美关系

    15.2 中欧关系

    15.3 反对外国支持分裂主义势力

    视频数3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6.1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新发展

    16.2 大国关系的新阶段

    16.3 周边外交

    16.4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6.5 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