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教师人格技能
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心理发展、学业成绩提高的重要力量。本章首先界定和描述了教师人格的含义、心理结构,以及加拿大学者柏恩博士著名的人格结构PAC理论下的不同教师人格形态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从自我意识、成就动机和创造性三方面深入分析了专家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其次对教师应具有的主要人格技能——情感技能、人际关系技能以及气质和形象美化技能,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进行了全面剖析。
-
●1.1教师人格概述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心理结构是怎样的?教师人格又有哪些类型?专家型教师的人格又有什么突出特征?教师人格就是就是人格在教师这一职业中的特殊要求的体现,其结构一般包括三个维度,即倾向系统、特征系统和调节系统。教师个体的人格一般有PAC三态,即父母态、成人态和儿童态。专家型教师的人格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具有“高自我”倾向;成就动机表现为指向学习目标和内控型自我信念;具有更强的创造性。
-
●1.2教师核心人格技能
对成功的教学至关重要的教师人格技能主要包括教师的情感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气质和形象美化技能。关于教师的情感技能,本节主要从教师良好的态度和心境形成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关于教师的人际关系技能,主要从良好的教师人际品质、教师人际知觉及其类型、教师人际知觉的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剖析;关于教师的气质和形象美化技能,主要从教师一般的气质类型、教师气质美化、良好的教师形象特征、影响教师形象形成的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
第二章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是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本章首先厘清了教学设计与我国传统上的“备课”的联系与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其次从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方面阐述了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期分析有关内容。最后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资源和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时间和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五个方面分析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1教学设计概论
本节在阐明了教学设计与我国传统上的“备课”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基础上,对科学的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三项前期分析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解。学习需要分析是一个发现问题、通过调查明确问题、科学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系统化过程。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则是对学习者从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详细分析的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对学习者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经验储备、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分析。
-
●2.2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节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介绍了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设计,主要讲解了教学资源及其分类、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步骤和要求、教学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关于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分析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策略。关于教学时间和过程设计,主要阐述了教学时间的设计策略、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和教学过程流程图的编制。关于教学评价设计,主要陈述了教学评价的分类、教学评价设计的策略等。
-
第三章教学媒体选用技能
本章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对教学媒体及其选用的有关主要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陈述,包括教学媒体的概念、常见的不同教学媒体的特征、教学媒体的一般功能和不同教学媒体的具体功能、教学媒体的选用依据和运用时机。二是对现代教学普遍运用的多媒体课件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包括:多媒体课件的概念、特点与类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五个基本原则;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七个流程环节及其注意事项。
-
●3.1教学媒体及其选用概述
本节首先对教学媒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教学媒体中的不同类型辅助媒体的特征进行了清晰的描述;然后对教学媒体的四个一般功能和常见的几类教学媒体的具体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陈述;最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教学媒体的选用依据,并从讲前先示、创设情境时出示、兴趣激发时出示、呈现重难点时出示、讲后总结时出示五个方面讲述了教学媒体的选用时机问题。
-
●3.2多媒体课件及其制作技能
本节首先在界定了多媒体课件概念的基础上,从教学信息显示形象直观、教学过程的交互环境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多媒体课件的特征,并根据课件的功能,对常见的六种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次分析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五个基本原则,即教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最后从确定教学目标→原型开发→编写脚本→制作素材→确定制作平台→制作合成→应用和完善七个环节详尽刻画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
第四章教学情境创设与应用技能
基于问题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媒介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教师专业能力。本章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教学情境两方面分析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的有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情境的概念与意义、教学情境创设的五个基本原则和四大步骤、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种常见类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与应用的两大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七种途径。
-
●4.1教学情境及其创设概述
本节首先界定了教学情境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学情境的主要学习意义。其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教学情境创设与应用的五个基本原则和四大步骤。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应坚持诱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接近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教学情境创设与应用有四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它们分别是:备足材料,找准切口;设置情境,多方假设;注意观察,灵活变换;注重点拨,及时强化。
-
●4.2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与应用
本节主要从类型、策略和途径三方面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类型多种多样,中小学教师使用最多的是创设悬念情境、创设信息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求异情境等。教学平等策略和教学点拨策略是课堂情境创设与应用过程中的两大策略。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典型途径主要有教师形象的语言、虚拟的教学行为、新奇的游戏、社会生活新闻、生活中的事物、各种艺术形式、现代教育技术等。
-
第五章课堂教学口语与教态变化技能
本章较为系统详实地分析了教师课堂教学口语技能和作为教学体态语的课堂教态变化技能。关于教师课堂教学口语,本章在陈述了教学语言的内涵及其形式(类型)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教师课堂教学口语的四大构成要素、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教学口语的具体要求,以及课堂教学口语能力提升的六项策略。关于课堂教态变化技能,本章在界定和分析了课堂教态变化技能的概念和意义后,重点论析了课堂教态变化技能的四大内容。
-
●5.1课堂教学口语技能
本节首先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教学语言的三种主要形式——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其次重点分析了课堂教学口语的四方面构成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调、语速和节奏、用词和语法。再次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三个环节陈述了课堂教学口语的不同具体要求。最后提出了课堂教学口语能力提升的六条策略建议。
-
●5.2课堂教态变化技能
本节首先界定了课堂教态变化的概念,指出了课堂教态变化技能的作用和应用原则。课堂教态变化技能具有教育、激励、启发、强化、教学控制和信息传递六大作用,课堂教态变化应遵循目的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其次,按照《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本节重点分析了课堂教态变化的四项主要技能——动作的变化、表情的变化、眼神的变化和声调的变化。
-
第六章导课与结课技能
导课和结课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且具有一定联系的两个环节,因而导课与结课技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本章首先阐述了导课的三大功能和四个基本原则,并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有效导课的十二种方法。其次,本章阐述了结课的四大功能和五种一般策略,并结合实际详实分析了结课的十二种有效方法。
-
●6.1导课技能
本节较为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导课的功能、原则和方法。导课的核心功能有:集中注意,激活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习兴趣;铺设桥梁,温故知新。导课应坚持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简洁性原则。有效的导课方法主要有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直观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趣味导入法、题解导入法、介绍说明导入法、讲评式导入法、实例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和实验导入法。
-
●6.2结课技能
本节较为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结课的功能、策略和方法。结课的核心功能有:强调重点和关键;加强新旧知识联系;促进思维发展;获得反馈巩固学习。结课的策略有:水到渠成,过渡自然;结构完整,首尾照应;语言精练,紧扣中心;内外沟通,立意开拓;画龙点睛,突破时空。有效结课的方法有归纳概括式、问题悬疑式、启发联想式、前后呼应式、比较分析式、练习式、风趣幽默式、思维导图式、游戏活动式、拓展延伸式、激励奋进式等十二种。
-
第七章教学提问与倾听技能
本章内容包括两种紧密联系的教师教学技能:一是教学提问技能;二是教学倾听技能。关于教学提问技能,本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以下有关内容:教学提问的概念、三大功能功能和四个过程环节;两种不同角度下课堂提问的类型划分;教学提问的四项基本要求。关于教学倾听技能,主要界定和分析了教学倾听技能的概念及其四大作用、教学倾听的四个基本原则和四大“禁忌”、教学倾听的八项内容以及教学倾听的六种技巧。
-
●7.1教学提问技能
本节在界定了教学提问的概念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教学提问的三大功能——激趣启思、吸引增情、反馈达标,以及四个过程环节——引入、陈述、介入、评价。其次对课堂提问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和描述:根据提问的认知水平,教学提问可分为低级认知提问和高级认知问题;根据提问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教学提问可分为引导型提问、探究型提问、检查型提问、发散型提问、曲折型提问和总结型提问。最后阐述了教学提问的四项基本要求——清晰与连贯、停顿与语速、分配与指导、提示与探询。
-
●7.2教学倾听技能
本节在界定了教学倾听的概念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教学倾听的四大作用——准确捕捉教学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促进教师自我改进、为学生树立倾听榜样。其次分析了教学倾听的四个基本原则——平等谦虚、尊重理解等,以及教学倾听的四大“禁忌”——忌片面倾听、忌虚假倾听等。再次,结合实际陈述了教学倾听的八项内容——倾听学生的欲求、倾听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思想等。最后较为详实地解析了教学倾听的六种技巧——有意识的倾听、记忆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等。
-
第八章教学反馈与强化技能
本章内容包括两种紧密联系的教师教学技能:一是教学反馈技能;二是教学强化技能。关于教学反馈技能,本章在界定和分析了反馈及教学反馈的概念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不同视角下教学反馈的类型、有效教学反馈的五个基本条件和五条注意事项、课堂反馈信息的四大获取方法。关于教学强化技能,在界定和分析了强化及教学强化技能的概念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教学强化技能的三大作用、五种不同角度下教学强化技能的类型划分、教学强化技能的三大应用要求。
-
●8.1教学反馈技能
在界定和分析了反馈及教学反馈的概念基础上,本节首先阐述了不同视角下教学反馈的类型:从时间因素角度可分为即时反馈、短时反馈等五种;从积极性与自觉性角度可分为消极反馈和积极反馈两大类型;从反馈的信息源角度可分为学对教的反馈等三种。其次,陈述了有效教学反馈的五个基本条件——及时、准确等,以及教学反馈的五条注意事项——教学反馈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等。最后,结合实际解析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四大获取方法——课堂观察法、课堂提问法等。
-
●8.2教学强化技能
本节在界定和分析了强化及教学强化技能的概念及其作用基础上,首先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强化技能进行了类型划分和实例性描述:根据强化的方式,教学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根据强化物来源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根据强化频率可分为连续强化、间歇强化和组合强化;根据强化时间可分为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根据强化刺激物的性质可分为语言强化、动作强化等七种。其次分析了教学强化技能的三大应用要求——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是否符合目标要求等。
-
第九章课堂教学组织与应变技能
本章内容包括两种紧密联系的教师教学技能:一是课堂教学组织技能;二是课堂教学应变技能。关于课堂教学组织技能,本章在阐述了课堂教学组织技能的含义和五个显著功能和五条基本原则外,重点解析了课堂教学组织的三种类型和四个组织步骤,以及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的十五种组织技巧。关于课堂教学应变技能,本章在界定了课堂教学应变技能的内涵、四大特点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分析了课堂偶发事件的六种类型及其特征、有效的课堂偶发事件的九种处理技巧。
-
●9.1课堂教学组织技能
本节在阐述了课堂教学组织技能的含义的基础上,首先陈述了课堂教学组织技能的五个显著功能——保持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等,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的五条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原则等。其次阐述和分析了课堂教学组织的三种类型——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等,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的四个组织步骤——预备阶段的教学组织、开课之前的教学组织等。最后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全面解析了课堂教学组织的十五种组织技巧——形象感染、声音控制等。
-
●9.2课堂教学应变技能
本节在界定了课堂教学应变技能的内涵基础上,首先简析了课堂偶发事件的四大特点——突发性、潜在性、冲击性、紧迫性,并结合实际重点分析了课堂偶发事件的六种类型及其特征——教学疑难型、教学失误型、外部干扰型、学习困扰型、师生冲突型、细节难堪型。其次,运用案例详实地解析了有效的课堂偶发事件的九种处理技巧——坦诚相待、巧妙反问、转移话题、勇于认错、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暂时搁置、幽默圆场等。
-
第十章学习指导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即所谓的“授之以渔”,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学习指导技能。那么,什么是学习指导技能?学习指导技能的具体意义有哪些?学习指导技能包含哪些内容(学习指导技能的类型)?运用学习指导技能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学习指导技能运用原则)?运用学习指导技能的方法又有哪些呢?这些问题都是本章试图回答并解决的问题。
-
●10.1学习指导技能概述
本节在界定了学习指导技能的概念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学习指导技能的意义:学习指导技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指导技能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学习指导技能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不同学习类型较为详细地陈述了学习指导技能的内容:接受式学习指导技能;发现式学习指导技能;探究式学习指导技能;自主性学习指导技能。
-
●10.2学习指导技能运用
本节主要分析了学习指导技能的运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学习指导技能运用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寓学于乐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学习指导技能运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预习、上课与复习;指导“学困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