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管理智慧
《道德经》与管理智慧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4/11/26
开课时间2024/07/21 - 2025/01/2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万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是其中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探索《道德经》等经典所蕴含的深邃管理智慧,是实现个人、组织、国家乃至全人类美好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道德经>与管理智慧》借助《道德经》的“道”与“德”,分析古今中外经典管理案例,探索人的心理、行为发展规律,预测、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实现组织与个体目标。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导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老子
老子(一)
张向前
老子(二)
张向前
道德经
张向前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一)
张向前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二)
张向前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三)
张向前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四)
张向前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五)
张向前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六)
张向前
天长地久
道可道
道可道(一)
张向前
道可道(二)
张向前
美之为美
美之为美(一)
张向前
美之为美(三)
张向前
美之为美(四)
张向前
不尚贤
不尚贤(一)
张向前
不尚贤(二)
张向前
冲与盈
张向前
天地不仁
张向前
谷神不死
张向前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一)
张向前
天长地久(二)
张向前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一)
张向前
上善若水(二)
张向前
上善若水(三)
张向前
功遂身退
功遂身退(一)
张向前
功遂身退(二)
张向前
载营魄抱一
载营魄抱一(一)
张向前
载营魄抱一(二)
张向前
无之以为用
无之以为用(一)
张向前
无之以为用(二)
张向前
为腹不为目
为腹不为目(一)
张向前
为腹不为目(二)
张向前
为腹不为目(三)
张向前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一)
张向前
宠辱若惊(二)
张向前
善为道者
执古之道
执古之道(一)
张向前
执古之道(二)
张向前
善为道者
善为道者(一)
张向前
善为道者(二)
张向前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一)
张向前
致虚极守静笃(二)
张向前
致虚极守静笃(三)
张向前
太上
太上(一)
张向前
太上(二)
张向前
大道废有仁义
张向前
绝圣弃智
张向前
希言自然
唯之与阿
唯之与阿(一)
张向前
唯之与阿(二)
张向前
唯之与阿(三)
张向前
唯之与阿(四)
张向前
唯之与阿(五)
张向前
孔德之容
张向前
曲则全
曲则全(一)
张向前
曲则全(二)
张向前
曲则全(三)
张向前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一)
张向前
希言自然(二)
张向前
希言自然(三)
张向前
企者不立
张向前
执大象而天下往
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一)
张向前
有物混成(二)
张向前
重为轻根
张向前
善人
张向前
知雄守雌
张向前
去甚去奢去泰
张向前
物壮则老
张向前
兵者不祥之器
张向前
知止不殆
张向前
死而不亡者寿
张向前
不自为大
张向前
执大象天下往
张向前
柔弱胜刚强
张向前
无为而无不为
张向前
清静为天下正
上德
张向前
昔之得一者
张向前
反者道之动
张向前
上士闻道
张向前
道生一
张向前
至柔驰骋至坚
张向前
知足不辱
张向前
清静为天下正
张向前
知足常足
张向前
不出户知天下
张向前
为道日损
张向前
圣人无常心
张向前
出生入死
张向前
尊道贵德
张向前
天下有始
张向前
大邦者下流
行于大道
张向前
善建者不拔
张向前
含德之厚
张向前
知者不言
张向前
以正治国
张向前
祸福相倚
张向前
长生久视之道
张向前
治大国若烹小鲜
张向前
大邦者下流
张向前
道者万物之奥
张向前
图难于其易
张向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张向前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张向前
江海为百谷王
张向前
我有三宝
张向前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善为士者不武
张向前
不敢进寸而退尺
张向前
知我者希
张向前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张向前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张向前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张向前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张向前
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张向前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张向前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张向前
弱之胜强
张向前
和大怨必有余怨
张向前
小国寡民
张向前
利而不害
张向前
课程总结
张向前
  • 绪章导论

    本章重点对《与管理智慧》课程学习进行前期铺垫,主要介绍老子生平及其名字的由来,概述《道德经》中“道”与“德”的基本内涵与辩证关系,并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指导与建议。

  • 0.1老子

    本节重点介绍了老子生平及其名字的由来。

  • 0.2道德经

    本节重点介绍了《道德经》的注解、版本与学习建议等内容。

  • 0.3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

    本节重点介绍了《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并通过“道、法、术、器”与“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等理论案例深入分析“德”的具体内涵。

  • 第一章天长地久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1-7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1.1道可道

    本节主要通过例举《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唐玄奘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的主要内涵。

  • 1.2美之为美

    本节主要通过例举西方人性假设、“曾子杀猪”等理论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2章“美之为美”的主要内涵。

  • 1.3不尚贤

    本节主要通过例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的主要内涵。

  • 1.4冲与盈

    本节主要通过例举“杨修之死”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章“冲与盈”的主要内涵。

  • 1.5天地不仁

    本节主要通过例举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约法三章”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5章“天地不仁”的主要内涵。

  • 1.6谷神不死

    本节主要通过例举《黄帝内经》男女年龄阶段划分、“复利”等案例与理论,分析《道德经》第6章“谷神不死”的主要内涵。

  • 1.7天长地久

    本节通过例举邓小平、“贪婪的三个层次”等案例与理论,分析《道德经》第7章“天长地久”的主要内涵。

  • 第二章上善若水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8-13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2.1上善若水

    本节通过例举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勤奋的三个境界”等案例与理论,分析《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的主要内涵。

  • 2.2功遂身退

    本节通过例举“范蠡身退”、《神雕侠侣》与《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9章“功遂身退”的主要内涵。

  • 2.3载营魄抱一

    本节通过例举《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专利的保护期制度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的主要内涵。

  • 2.4无之以为用

    本节通过例举汽车轮毂、茶杯茶碗、陕北窑洞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11章“无之以为用”的主要内涵。

  • 2.5为腹不为目

    本节通过例举《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粤语歌曲、马斯洛需求层次等案例与理论,分析《道德经》第12章“为腹不为目”的主要内涵。

  • 2.6宠辱若惊

    本节通过例举“娄师德为弟践行”、“齐桓公问计管仲”等典故,分析《道德经》第13章“宠辱若惊”的主要内涵。

  • 第三章善为道者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14-19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3.1执古之道

    本节通过例举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14章“执古之道”的主要内涵。

  • 3.2善为道者

    本节通过例举《三言二拍》中“卖油郎独占花魁”、“一鸣惊人”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15章“善为道者”的主要内涵。

  • 3.3致虚极守静笃

    本节通过例举《黄帝内经》的“真气”观、“三鹿奶粉事件”、“黄金的四个重要品质”等案例与理论,分析《道德经》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的主要内涵。

  • 3.4太上

    本节通过例举“领导者的分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等理论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17章“太上”的主要内涵。

  • 3.5大道废有仁义

    本节通过例举“权健事件”、《二十四孝》中“曾子啮指痛心”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的主要内涵。

  • 3.6绝圣弃智

    本节通过例举“掷出窗外事件”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19章“绝圣弃智”的主要内涵。

  • 第四章希言自然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20-24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4.1唯之与阿

    本节通过例举《了凡四训》、《三国演义》中“的卢妨主”、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20章“唯之与阿”的主要内涵。

  • 4.2孔德之容

    本节通过例举《战狼》系列电影、企业CIS设计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1章“孔德之容”的主要内涵。

  • 4.3曲则全

    本节通过例举马云退休演讲、《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22章“曲则全”的主要内涵。

  • 4.4希言自然

    本节通过例举《黄帝内经》中“多言伤肺”、《三言二拍》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23章“希言自然”的主要内涵。

  • 4.5企者不立

    本节通过例举珠穆朗玛峰、芒格的处事经验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4章“企者不立”的主要内涵。

  • 第五章执大象而天下往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25-37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5.1有物混成

    本节通过例举《了凡四训》、《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的主要内涵。

  • 5.2重为轻根

    本节通过例举“章惇评端王”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6章“重为轻根”的主要内涵。

  • 5.3善人

    本节通过例举“龚如心案件”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7章“善人”的主要内涵。

  • 5.4知雄守雌

    本节通过例举“羊毛长在兔身上”、国有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不同经营模式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8章“知雄守雌”的主要内涵。

  • 5.5去甚去奢去泰

    本节通过例举王永庆节俭创业、国家领导人节俭奉公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29章“去甚去奢去泰”的主要内涵。

  • 5.6物壮则老

    本节通过例举“三株口服液”的市场战略、宋王朝的兴衰成败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0章“物壮则老”的主要内涵。

  • 5.7兵者不祥之器

    本节通过例举“中美贸易战”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1章“兵者不祥之器”的主要内涵。

  • 5.8知止不殆

    本节通过例举周易的“否”“泰”卦象、“拿破仑滑铁卢之战”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2章“知止不殆”的主要内涵。

  • 5.9死而不亡者寿

    本节通过例举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的人生观、周易“乾”“坤”卦象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3章“死而不亡者寿”的主要内涵。

  • 5.10不自为大

    本节通过例举“魏永康事件”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4章“不自为大”的主要内涵。

  • 5.11执大象天下往

    本节通过例举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万达等新型城市综合体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的主要内涵。

  • 5.12柔弱胜刚强

    本节通过例举“管仲赏金”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6章“柔弱胜刚强”的主要内涵。

  • 5.13无为而无不为

    本节通过例举“组织控制”等理论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7章“无为而无不为”的主要内涵。

  • 第六章清静为天下正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38-52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6.1上德

    本节通过例举《笑傲江湖》中岳不群、法西斯主义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8章“上德”的主要内涵。

  • 6.2昔之得一者

    本节通过例举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39章“昔之得一者”的主要内涵。

  • 6.3反者道之动

    本节通过例举《沧海一声笑》词曲创作、《三国演义》中“张松献地图”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0章“反者道之动”的主要内涵。

  • 6.4上士闻道

    本节通过例举《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王语嫣与黄蓉母亲、红木成材成器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的主要内涵。

  • 6.5道生一

    本节通过例举“创新的三种类型”、“五行相生相克”等理论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的主要内涵。

  • 6.6至柔驰骋至坚

    本节通过例举美国企业家乔布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3章“至柔驰骋至坚”的主要内涵。

  • 6.7知足不辱

    本节通过例举“加班”型组织管理文化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4章“知足不辱”的主要内涵。

  • 6.8清静为天下正

    本节通过例举《清明上河图》的“留白”艺术、《三国演义》中“徐庶进曹营”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5章“清静为天下正”的主要内涵。

  • 6.9知足常足

    本节通过例举《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次创业”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6章“知足常足”的主要内涵。

  • 6.10不出户知天下

    本节通过例举《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7章“不出户知天下”的主要内涵。

  • 6.11为道日损

    本节通过例举《坛经》中慧能法师成佛过程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8章“为道日损”的主要内涵。

  • 6.12圣人无常心

    本节通过例举《三言二拍》中“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椽居郎署”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49章“圣人无常心”的主要内涵。

  • 6.13出生入死

    本节通过例举国内著名导演姜文父亲“抗美援朝”经历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0章“出生入死”的主要内涵。

  • 6.14尊道贵德

    本节通过例举《三言二拍》中“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1章“尊道贵德”的主要内涵。

  • 6.15天下有始

    本节通过例举“裴度为善”、“陈桥驿兵变”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2章“天下有始”的主要内涵。

  • 第七章大邦者下流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53-67章主要内容,并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

  • 7.1行于大道

    本节通过例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老干妈”品质从优经营策略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3章“行于大道”的主要内涵。

  • 7.2善建者不拔

    本节通过例举曾子“儒学八目”、“海底捞”关照员工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4章“善建者不拔”的主要内涵。

  • 7.3含德之厚

    本节通过例举高龄李嘉诚依旧精神抖擞做报告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5章“含德之厚”的主要内涵。

  • 7.4知者不言

    本节通过例举英国前首相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日本前首相骑自行车买菜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6章“知者不言”的主要内涵。

  • 7.5以正治国

    本节通过例举“合法性侵害”、“萧规曹随”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7章“以正治国”的主要内涵。

  • 7.6祸福相倚

    本节通过例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贸易战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8章“祸福相倚”的主要内涵。

  • 7.7长生久视之道

    本节通过例举提倡“克制”的中国古代养生之道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59章“长生久视之道”的主要内涵。

  • 7.8治大国若烹小鲜

    本节通过例举别有用心的人用“气功”等伪中医欺骗消费者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主要内涵。

  • 7.9大邦者下流

    本节通过例举李嘉诚对人谦逊、春秋战国时期“远交近攻”等案例与典故,分析《道德经》第61章“大邦者下流”的主要内涵。

  • 7.10道者万物之奥

    本节通过例举“朱元璋义释歌女”、法国画家作品《法庭上的芙丽涅》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2章“道者万物之奥”的主要内涵。

  • 7.11图难于其易

    本节通过例举巴菲特独特的投资理念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3章“图难于其易”的主要内涵。

  • 7.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节通过例举《三言二拍》中“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穷和尚与富和尚”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4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主要内涵。

  • 7.1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本节通过例举贵州茅台的独特发展经营理念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5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主要内涵。

  • 7.14江海为百谷王

    本节通过例举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6章“江海为百谷王”的主要内涵。

  • 7.15我有三宝

    本节通过例举马云“少做事,做好事,不要捞浮财”、周易“谦卦”爻辞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7章“我有三宝”的主要内涵。

  • 第八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引导、典故佐证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道德经》第68-81章主要内容,领会其所蕴含管理智慧,并做《与管理智慧》课程总结。

  • 8.1善为士者不武

    本节通过例举“淝水之战”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的主要内涵。

  • 8.2不敢进寸而退尺

    本节通过例举“退避三舍”、孙膑“减灶法”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69章“不敢进寸而退尺”的主要内涵。

  • 8.3知我者希

    本节通过例举查理·芒格的独特投资理念、“好学校的三要素”等理论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0章“知我者希”的主要内涵。

  • 8.4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节通过例举《师说》名言、“曾国藩背书”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1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主要内涵。

  •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本节通过例举“刘邦斩白蛇起义”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的主要内涵。

  • 8.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本节通过例举唐高宗李治因“不争”而得皇位、中国古代道教主张“善恶有报”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主要内涵。

  • 8.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本节通过例举“大棒加胡萝卜”、国家的“扫黑除恶”政策等理论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主要内涵。

  • 8.8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本节通过例举国家“简政放权”政策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5章“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的主要内涵。

  • 8.9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本节通过例举《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三言二拍》中“莫大郎立地散神奸”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主要内涵。

  • 8.1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节通过例举《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7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主要内涵。

  • 8.11弱之胜强

    本节通过例举电脑操作系统不断简化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8章“弱之胜强”的主要内涵。

  • 8.12和大怨必有余怨

    本节通过例举“网络校园贷”、“ 韩琦义释家丁”等典故与案例,分析《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的主要内涵。

  • 8.13小国寡民

    本节通过例举“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80章“小国寡民”的主要内涵。

  • 8.14利而不害

    本节通过例举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等案例,分析《道德经》第81章“利而不害”的主要内涵。

  • 8.15课程总结

    本节重点梳理总结《与管理智慧》课程要旨与启示。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导论

    0.1 老子

    0.2 道德经

    0.3 道德经管理智慧的道与德

    视频数9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天长地久

    1.1 道可道

    1.2 美之为美

    1.3 不尚贤

    1.4 冲与盈

    1.5 天地不仁

    1.6 谷神不死

    1.7 天长地久

    视频数1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上善若水

    2.1 上善若水

    2.2 功遂身退

    2.3 载营魄抱一

    2.4 无之以为用

    2.5 为腹不为目

    2.6 宠辱若惊

    视频数1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善为道者

    3.1 执古之道

    3.2 善为道者

    3.3 致虚极守静笃

    3.4 太上

    3.5 大道废有仁义

    3.6 绝圣弃智

    视频数11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希言自然

    4.1 唯之与阿

    4.2 孔德之容

    4.3 曲则全

    4.4 希言自然

    4.5 企者不立

    视频数13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执大象而天下往

    5.1 有物混成

    5.2 重为轻根

    5.3 善人

    5.4 知雄守雌

    5.5 去甚去奢去泰

    5.6 物壮则老

    5.7 兵者不祥之器

    5.8 知止不殆

    5.9 死而不亡者寿

    5.10 不自为大

    5.11 执大象天下往

    5.12 柔弱胜刚强

    5.13 无为而无不为

    视频数1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清静为天下正

    6.1 上德

    6.2 昔之得一者

    6.3 反者道之动

    6.4 上士闻道

    6.5 道生一

    6.6 至柔驰骋至坚

    6.7 知足不辱

    6.8 清静为天下正

    6.9 知足常足

    6.10 不出户知天下

    6.11 为道日损

    6.12 圣人无常心

    6.13 出生入死

    6.14 尊道贵德

    6.15 天下有始

    视频数1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大邦者下流

    7.1 行于大道

    7.2 善建者不拔

    7.3 含德之厚

    7.4 知者不言

    7.5 以正治国

    7.6 祸福相倚

    7.7 长生久视之道

    7.8 治大国若烹小鲜

    7.9 大邦者下流

    7.10 道者万物之奥

    7.11 图难于其易

    7.1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13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7.14 江海为百谷王

    7.15 我有三宝

    视频数15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8.1 善为士者不武

    8.2 不敢进寸而退尺

    8.3 知我者希

    8.4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8.8 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8.9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10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8.11 弱之胜强

    8.12 和大怨必有余怨

    8.13 小国寡民

    8.14 利而不害

    8.15 课程总结

    视频数1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