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人类学
新政治人类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8/05
开课时间2025/09/11 - 2026/02/02
课程周期21 周
开课状态未开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课程内容

 这是一门理论性稍强,同时应用性更强的综合性跨学科课程。

“新政治人类学” (Neo-Political Anthropology [NPA])是在汲取作为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政治人类学”主要元素的基础上,融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诸新元素之后,重新形成的交叉跨学科范式,主要有“政治人类学范式” (Political Anthropology [NPA])“政策人类学范式”(Anthropolog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Policy–making , APAP)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范式” (Marxist Anthropology , MA)等三种不同表现形态。

政治人类学范式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表现为“五化统一”(Unification of Five Processes of NPA);着重学习了解政治学科学化、人类学政治化、民族志写文化、管理学人性化、政策学真理化等五种表现形式。

政策人类学的学科基质表现为“五性统一”(Unification of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APAP) ;着重学习了解内在问题导向性、参与观察性、互为他者性、利益公共性、政策科学性等五种表现形式;

“新政治人类学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不再是传统哲学人类学范畴下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哲理思辩,而是源于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来的以实践为第一手资料等类似于民族志撰写风格的方法论;因此表现为“四观统一”(Unification of Four Perspectives of MA);着重讲解时间观、空间观、实践观、中国观(意识形态观)等五种表现形式。

鉴于政治-行政-意识形态等三种观念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与内在同一性,政治人类学、政策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均具有同质性的“有序元素”(ordered elements)四个要素(Four Elements of APAP/NPA);着重讲解权力要素、田野要素、民族志要素、扎根理论要素等四种表现形式。


新政治人类学 公众号二维码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16辑链接(中国集刊网) https://www.jikan.com.cn/collectionDetail/c?id=1801974&pN=%25E6%2594%25BF%25E6%25B2%25BB%25E4%25BA%25BA%25E7%25B1%25BB%25E5%25AD%25A6%25E8%25AF%2584%25E8%25AE%25BA

《政治人类学评论》链接(中国知网)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ZZXP/detail?uniplatform=NZKPT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0期: https://mp.weixin.qq.com/s/rxATw9Rm1GJSko98-I1z_A

5bc6ae24c194605dc6e29dfe5960b7b.jp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1期:https://mp.weixin.qq.com/s/wicXY5gxAn_10_1cMvM4Tw

739a79fc92bc4f06d9ae6c1e470c9ba.jp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2期:https://mp.weixin.qq.com/s/-otrcRe5KTF1YRiYgK1MOw

22.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3期:https://mp.weixin.qq.com/s/YviYEbbJkER6yUmrYQ2WuQ

23.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4期:https://mp.weixin.qq.com/s/3B8X21RhAItSpztpMkzBCQ

24.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5期:https://mp.weixin.qq.com/s/_LLmMTFJUFRCTvoGLXK3iQ

25.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6期:https://mp.weixin.qq.com/s/k3aM3UmVSX-sANhrZ9nwww

26.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7期:https://mp.weixin.qq.com/s/pPkY-hz7XCyQw-qnaK1j6g

27.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8期:https://mp.weixin.qq.com/s/m9sdXeyxH5P-TWHjZpxxbA

28.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29期:https://mp.weixin.qq.com/s/LqBrjVThFC-LHS5HHknrcw

29.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0期:https://mp.weixin.qq.com/s/r-1x0JuXTCO9n9_KuVG1fw

30.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1期:https://mp.weixin.qq.com/s/Bpqp4r1PhvRjemFgTaVIOA

31.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2期:https://mp.weixin.qq.com/s/GJSJKisAvDDHD-sUP8RVFA

32.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3期:https://mp.weixin.qq.com/s/SuV9EWK0C_kIQKscX-DA4g

33.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4期:https://mp.weixin.qq.com/s/CG0Pk8GpY32xPlLTDziPsQ

34.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5期:https://mp.weixin.qq.com/s/aJJ5x0pL9_-huxJZ5hctJw

35.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6期:https://mp.weixin.qq.com/s/lkc6wDuvDxStbivHad7Q0Q

36.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7期:https://mp.weixin.qq.com/s/lnXmnZQ_Ec-vn6mWi-qJUQ

37.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8期:https://mp.weixin.qq.com/s/bC-4V2WG_GQzu-YzUCGaNA

38.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39期:https://mp.weixin.qq.com/s/p92LSQapd1lXPvYN8G5wTQ

39.png

《政治人类学评论》公众号第40期:https://mp.weixin.qq.com/s/Bh9_aMv23LIZJvvKN_Yn6g

40.png

本课程荣获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https://m.sohu.com/a/565173267_121124027/?pvid=000115_3w_a



2.课程介绍

      陶庆教授主讲本课程”新政治人类学通论“  按照“一体两翼”模式 (办刊、公众号与慕课传播),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在海内外产生较好学术反响;本课程2022年入选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办刊:陶庆教授主编《政治人类学评论》(Political Anthropology Review)是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独家主办、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为支持单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的国内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政治人类学专业学术集刊(半年刊),现收录为CSSCI集刊(2021-2022)。本刊拥有一支国内外跨学科高水平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其中徐勇(政治学)、高丙中(人类学)等两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共同担任本刊编委会主任;本刊还有一支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精于专业编辑能力、甘于奉献学科发展的助理编辑队伍,他们是:梁晓安(博士候选人)、李佳(博士候选人)、石园园(博士候选人)、吴杨、黄嘉欣、胡嘉怡。  历经多年努力,并经严格评选,本刊成功两次入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优秀集刊”(2022年、2019年),和三次入选“CNI名录集刊”(2022-2023年、2021年和2019-2020年); 中国知网(CNKI)和“ 中国集刊物网”全文收录本刊已出版资料。 

      公众号:本刊 “政治人类学评论”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发布推文迄今总计共达 24期https://mp.weixin.qq.com/s/3B8X21RhAItSpztpMkzBCQ),阅读量14745次,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公众号责任编辑:李佳(博士候选人)。

      慕课:《政治人类学评论》重要资讯,均载于主编主讲并在两个中国高等教育智慧平台运行至第7期的MOOC暨SPOC课程“新政治人类学通论”;该课程每年招收两期学员、定期举办网上专家研讨,成功探索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协调、办刊与学科相互补,并积累了初步经验。这是本刊在当下集刊涌起的学术新常态下独树一帜的突出亮点。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ewJiZlA_FrwqIspkhq0w

二维码:

课程大纲

导论

  • 1.1 introduction
  • 1.2 教学计划

新政治人类学“五化统一性”(学科基质) Unification of Five Processes of NPA and “disciplinary matrix”

  • 2.1 政治学科学化 Political Scientization
  • 2.2 人类学政治化 Anthropology Politicalizing
  • 2.3 民族志写文化 Ethnography Culture–writing
  • 2.4 管理学人性化 Humanization of Management
  • 2.5 政策学真理化 The Policy Truth–Verification

政策人类学“五性同一性”(学科基质) Unification of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APAP

  • 3.1 内在问题导向性 Inner Problem-oriented Research
  • 3.2 参与观察性 Participation-observation for Others
  • 3.3 互为他者性 Otherness for Both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 3.4 利益公共性 Publicity of Interests
  • 3.5 政策科学性 Scientificalness of Policy–making

“四要素统一”(有序元素) “four elements of NPA/APAP” and “ordered elements

  • 4.1 田野工作 Fieldwork Study
  • 4.2 权力-权利博奕 Game between Rights and Power
  • 4.3 民族志文本撰写 Ethnography
  • 4.4 扎根理论(GT-ET) Earth-boundedTheory (ET NOT GT)

新政治人类学意识形态观(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The Ideology of Neo–Political Anthropology (Marxist Anthropology)

  • 5.1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导语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Anthropology
  • 5.2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时间观 The Time View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 5.3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空间观 The Space View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 5.4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实践观 The Essential Return of Practice View in Marxist Anthropology
  • 5.5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国观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结语

  • 6.1 结语 Conclution

补充材料

  • 7.1 深圳华强北商会合法化的田野作业与反思 1
  • 7.2 深圳华强北商会合法化的田野作业与反思 2
  • 7.3 深圳华强北商会合法化的田野作业与反思 3
  • 7.4 新政治人类学通论SPOC联盟共享会议 200628
  • 7.5 中国田野政治学与政治学科学化第四次浪潮 田野政治学系列论坛第十期
  • 7.6 中国田野政治学与政治学科学化第四次浪潮 田野政治学系列论坛第十期(1)
  • 7.7 中国田野政治学与政治学科学化第四次浪潮 田野政治学系列论坛第十期(2)
  • 7.8 中国田野政治学与政治学科学化第四次浪潮 田野政治学系列论坛第十期(3)
  • 7.9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年第1辑(总第11辑) 摘要扫描
  • 7.10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年第2辑(总第12辑) 摘要扫描
  • 7.11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1年第1辑(总第13辑)摘要扫描
  • 7.12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1年第2辑(总第14辑)摘要扫描
  • 7.13 《政治人类学评论》
  • 7.14 《政治人类学评论》收录证书
  • 7.15 《政治人类学评论》总第15辑(2022年第一辑)出版简讯
  • 7.16 新政治人类学通论专家指导研讨会链接
  • 7.17 《政治人类学评论》收录证书(20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