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搜寻,在不时显现的出土文物中爬梳,在古今乡风土俗中筛选,探讨中国服饰发展变化的文化背景和内在规律;辨析中国服饰命题与国人文化心态的渊源衍化;梳理历代服饰现象的文化线索和美学意味……从而引导人们整体领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境界。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是一定社会形态中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反映。本课程用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模式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演变脉络、服饰质料的演变、中华服色的演进、图腾装饰的渗透与转化、中华传统图纹的形式、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对服饰理论的建构及实践、“三礼”与服饰的联系、佛教的服饰文化观、古今中外服装画、中国历代传统服饰造型等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传统服饰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