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作家
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作家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1/08
开课时间2024/09/01 - 2024/12/15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以介绍近现代闽籍文人作家、品鉴其文学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大学通识课。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文学修养为目标,设7个章节(含讨论课),精选20多位近现代闽籍文人作家进行专题讲授,其中既有林则徐、严复、林纾、陈衍、郑孝胥、陈宝琛、薛绍徽等影响近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历史进程的文人、作家、翻译家,也有拥有广大读者群、在现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冰心、林语堂、林徽因、许地山等作家、学者。这些闽籍文人从不固守一隅,而是开放与走向世界,其精彩多元的人生,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某些重要特点。课程展现了闽籍文人的文采风流、文化情怀与历史担当,揭示了福建地域文化对作家人格的潜在而深刻的影响。

课程团队的老师均为古代文学博士、现代文学博士,任职于福建师大、福州大学、福建省委党校、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等闽省高校,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助教团队则由在读博士生与在读研究生组成。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近代闽籍文人与中国现代化转型(上)
第1节 杰出政治家的文学情怀:林则徐(1785—1850)
第2节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的先驱:陈季同(1851——1907)
第3节 诗书画三绝的别样译才:林纾(1852—1924)
第4节 译才名世的启蒙先知:严复(1854—1921)
章节检测
第二章 近代闽籍文人与中国现代化转型(下)
第1节 “我是无官有诗者”:陈衍(1856—1937)
第2节 “乱峰出没争初日”:郑孝胥(1860—1938)
第3节 晚节无忝的遗老悲歌:陈宝琛(1848—1935)
第4节 闽中闺秀的家国情怀:薛绍徽(1866—1911)
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第三章 五四:闽籍青年作家的黄金时代
第1节 风华正茂:他们是“五四的产儿”
第2节 “缀网劳蛛”:许地山的人生思考和创作
第3节 “或人的悲哀”:庐隐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第4节 “爱的哲学”:冰心与“冰心体”
第5节 “你是一个灿烂的春”:梁遇春随笔艺术
章节检测(1)
章节检测(2)
章节检测(3)
第四章 现代闽籍诗人群
第1节 现代闽籍诗人概说
第2节 唯美诗人:林徽因
第3节 现代派诗人林庚
第4节 左翼诗人
第5节 七月诗人
第6节 九叶诗人
第五章 现代闽籍文人的文化情怀
第1节 幽默大师与中西文化使者:林语堂
第2节 “我们创立了整个的国家图书馆”:郑振铎
第3节 书生意气与学者本色:邓拓
第4节 吹向乡土的芦笛:郭风
第5节 时代的歌者与画家:何为
第六章 两岸闽籍著名诗人及其创作
第1节 蔡其矫:孤独而自立的诗人
第2节 余光中:写乡愁,而超越乡愁的诗人
第3节 舒婷:为女性,而独立的女性诗人
第4节 新世纪闽籍诗人概观
第七章 讨论课
第1节 《与妻书》与“想象陈意映”
第2节 当闽西女子遭遇革命:《英雄无语》精读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一章 近代闽籍文人与中国现代化转型(上)
第1节 杰出政治家的文学情怀:林则徐(1785—1850)
第2节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的先驱:陈季同(1851——1907)
第3节 诗书画三绝的别样译才:林纾(1852—1924)
第4节 译才名世的启蒙先知:严复(1854—1921)
章节检测
第二章 近代闽籍文人与中国现代化转型(下)
第1节 “我是无官有诗者”:陈衍(1856—1937)
第2节 “乱峰出没争初日”:郑孝胥(1860—1938)
第3节 晚节无忝的遗老悲歌:陈宝琛(1848—1935)
第4节 闽中闺秀的家国情怀:薛绍徽(1866—1911)
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第三章 五四:闽籍青年作家的黄金时代
第1节 风华正茂:他们是“五四的产儿”
第2节 “缀网劳蛛”:许地山的人生思考和创作
第3节 “或人的悲哀”:庐隐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第4节 “爱的哲学”:冰心与“冰心体”
第5节 “你是一个灿烂的春”:梁遇春随笔艺术
章节检测(1)
章节检测(2)
章节检测(3)
第四章 现代闽籍诗人群
第1节 现代闽籍诗人概说
第2节 唯美诗人:林徽因
第3节 现代派诗人林庚
第4节 左翼诗人
第5节 七月诗人
第6节 九叶诗人
第五章 现代闽籍文人的文化情怀
第1节 幽默大师与中西文化使者:林语堂
第2节 “我们创立了整个的国家图书馆”:郑振铎
第3节 书生意气与学者本色:邓拓
第4节 吹向乡土的芦笛:郭风
第5节 时代的歌者与画家:何为
第六章 两岸闽籍著名诗人及其创作
第1节 蔡其矫:孤独而自立的诗人
第2节 余光中:写乡愁,而超越乡愁的诗人
第3节 舒婷:为女性,而独立的女性诗人
第4节 新世纪闽籍诗人概观
第七章 讨论课
第1节 《与妻书》与“想象陈意映”
第2节 当闽西女子遭遇革命:《英雄无语》精读
第七章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