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地理学则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学科,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组成要素之间转化的动态过程。自然地理学能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自然资源的利用提供合理途径;为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提供改造途径及整治方法。本课程根据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介绍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和整体变化发展规律。本课程授课团队来自郑州大学,课程授课老师有:郭恒亮,副教授;宋轩,副教授;杨海波,副教授;张欣佳,讲师。
第一章:地球
1.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地球的运动
1.4 地理坐标
1.5 地球的圈层构造
第一章节作业
第二章:地壳
2.1 地壳的组成物质
2.2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2.3 板块构造学说
2.4 火山与地震
第二章节作业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3.1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3.2 大气水分和降水
3.3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3.4 气候的形成
3.5 气候变化
第三章节作业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4.1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4.2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4.3 海水的运动与海平面变化
4.4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4.5 河流
4.6 湖泊与沼泽
4.7 地下水
4.8 冰川
第四章节作业
第五章节: 地貌
5.1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5.2 风化作用与块体的运动
5.3 流水地貌
5.4 喀斯特地貌
5.5 冰川与冰川地貌
5.6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5.7 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五章节作业
第六章节: 土壤圈
6.1 土壤与土壤圈
6.2 土壤组成物质及特性
6.3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6.4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6.5 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六章节作业
第七章节: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7.1 地球的生物界
7.2 生物与环境
7.3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7.4 生态系统
7.5 陆地、水域、农业及城市生态系统
7.6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七章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