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讲授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视频课程提取了通信原理学习中的27个重难点问题,涉及以下内容和典型例题:
1、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2、模拟线性调制的典型方法及抗噪声性能分析,宽带调频方法;
3、模拟信号数字化中的PCM信号形成与改进;
4、数字基带信号码型(HDB3码)的特点,简单二元码的功率谱分析,码间串扰问题,二元码误比特率的分析;
5、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二进制数字调制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以及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
6、正交频分复用原理;
7、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原理。
在学习上述视频课的同时,建议学习者配套使用主讲教师团队主编的教材——《通信原理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进一步系统学习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该教材是课程组20年来坚持不懈修订和优化的成果,目前已经出版第三版,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第四版即将出版。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科学性和工程性的结合,物理概念的清晰易懂,数学分析简明扼要,问题剖析深入浅出,有利于同学们建立系统观念,保持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获得感。
在知识层面,通过学习,你将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分析和建模的一般方法,包括:
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具有分析系统、计算抗噪声性能的能力;
掌握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原理和方法,具有PCM编解码的计算和量化信噪比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方法、信号频谱特征、数字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其抗噪声性能分析;
理解数字频带传输的基本方式、组成原理,及其基本概念,抗噪声性能分析;
了解OFDM多载波调制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了解信道编码的意义、信道编码的种类、纠检错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分析等。
在素质和能力层面,课程的教学注重思路和方法的引导,基于目标进行反向设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未来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唯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的创新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相比于知识本身,求知的过程更为珍贵”,这也是本课程的学习理念之一。
本课程适合普通应用型高校的理工科专业的学习者学习。
本课程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内容简明扼要,物理概念清晰,论述通俗易懂,能帮助学习者以科学的认知规律深入理解抽象的理论问题。
本课程在理论上注重结合实用性,在数学推导中注重结合物理意义,在知识面的构成中注重以基本知识为框架,从而使学习者高效掌握《通信原理》最核心的知识,特别适合应用型本科层次的教学需求,即使前修课程基础一般的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掌握通信原理当中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