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诗文讲读
京杭运河诗文讲读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8
开课时间2023/01/31 - 2023/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共有26个教学微视频,共5章节。
二、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5个模块;
三、教学计划如下:
(1)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传统中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以及文化中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是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运河诗文讲读”这门课期望以时间为经,运河为纬,从京杭大运河的视角出发,通过选读具有各个阶段“运河印记”的诗文作品,来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历程,同时又借助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地理背景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五、授课方式介绍

每堂课,我们着重介绍一个作品。本系列课程共26讲,是一门雅俗各与重视,文情兼取并茂,对汉语言专业和非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都具有加深中国古典文化修养意义的拓展课程。
六、成绩评价:
(1)视频观看占50%;
(2)作业成绩占20%(完成每一讲的课后作业)
(3)期末成绩占30%

1.完成一篇听课心得

(大约1000字,不能抄上课内容了;qq群群文件中有满分作业范例word文件,可供参考)

2. 运河文献收集(2万字)

运河文献收集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内容:最好是浙江运河的历史文献,围绕一个内容进行,比如是说浙江绍兴的运河,就围绕着绍兴运河的相关历史进行搜索;

第二:关于文献的归属时间:文献可以上溯到2500年以前浙江运河最早挖修时期相关文献的记载内容;

第三:每一条文献必须注明详细的出处,注释格式如:①(唐)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囝一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六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30页。②(英)Sir.G.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25430页。

第四:关于具体可以选择的文献,可以搜索的相关书籍《竹书纪年》《越绝书》《吴越春秋》;各朝各代的史书本纪、“河渠志”“地理志”“沟洫志”“食货志”等的具体叙述,再到运河专门史料诸如郦道元《水经注》,齐召南《水道提纲》,单锷《吴中水利书》,姚文灏《浙西水利书》以及《浙西水利备考》《扬州水道记》等的专业表述,地方志诸如《浙江通志》《临安志》《会稽志》《绍兴府志》《嘉兴府志》《(元至元)嘉禾志》《吴越史事编年》《吴地记》等著的详悉描绘,以及历朝历代、中外作者运河区域生长或旅居的人们,连篇累牍的诗歌、词曲、笔记、文章的丰富书写,如周密《武林志》,郭畀《客杭日记》,(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日本)策彦周良的《初渡集》,(朝鲜)崔溥《漂海录》等等,还有一些综合书籍如《吴郡图经》《唐会要》《宋会要》《通典》《舆地纪胜》《读史方舆纪要》《玉海》等等。

第五:具体可以选择的文献内容:包括政府出台的政策;官员修挖运河的具体步骤;著名的运河专家历史故事、传记、论著;关于运河的诗文描写;关于运河的各类相关意义总结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运河
第一节 春秋之际运河 邗沟——秦观《邗沟》
春秋之际运河 邗沟——秦观《邗沟》
第二节 先秦运河的总结 鸿沟——王士祯《荥泽渡河》
先秦运河的总结 鸿沟——王士祯《荥泽渡河》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运河
第一节 最古老的运河 灵渠——刘克庄《铧觜》、吕祖谦《兴安灵渠》
最古老的运河 灵渠——刘克庄《铧觜》、吕祖谦《兴安灵渠》
第二节 京杭运河第一道湾 西汉·茱萸湾——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
京杭运河第一道湾 西汉·茱萸湾——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
第三节 西汉 海陵仓——王广业《海陵竹枝词》
西汉 海陵仓——王广业《海陵竹枝词》
第四节 汴渠 (东汉·王景)—— 梅尧臣《汴渠》
汴渠 (东汉·王景)—— 梅尧臣《汴渠》
第五节 京杭古运河(东汉·京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京杭古运河(东汉·京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运河
第一节 京杭运河(三国·曹操·睢阳渠)——曹操《观沧海》
京杭运河(三国·曹操·睢阳渠)——曹操《观沧海》
第二节 三国·破冈渎 —— 颜真卿《送刘太冲序》
三国·破冈渎 —— 颜真卿《送刘太冲序》
第三节 古运河(两晋·两沙运河)——袁中道《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
古运河(两晋·两沙运河)——袁中道《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
第四节 东晋·瓜洲——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东晋·瓜洲——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运河
第一节 隋朝(大运河·通济渠)——李商隐《隋宫》
隋朝(大运河·通济渠)——李商隐《隋宫》
第二节 隋朝江南运河——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隋朝江南运河——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第三节 隋朝江南运河(扬州·平山堂)——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隋朝江南运河(扬州·平山堂)——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第四节 金陵渡——张祜《题金陵渡》
金陵渡——张祜《题金陵渡》
第五节 唐运河·漕运——《得宝歌》
唐运河·漕运——《得宝歌》
第六节 唐运河·漕运(二)
唐运河·漕运(二)
第七节 唐运河——崔颢《晚入汴水》
崔颢《晚入汴水》
第五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运河
第一节 宋运河——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庶《汴河》
宋运河——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庶《汴河》
第二节 宋运河——欧阳修《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第二节 宋运河——欧阳修《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第三节 元运河——《马可波罗游记》
元运河——《马可波罗游记》
第四节 元运河——赵孟頫《定武兰亭十三跋》
第四节 元运河——赵孟頫《定武兰亭十三跋》
第五节 明运河——《利玛窦札记》
明运河——《利玛窦札记》
第六节 明运河——崔溥《漂海录》
第六节 明运河——崔溥《漂海录》
第七节 清运河——《荷使初访中国记》
清运河——《荷使初访中国记》
第八节 上塘河与长安闸
第八节 上塘河与长安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