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设立的,属于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计划如下:
本课程线上教学共2学分,32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1个学分,16学时。
特别说明:由于思政理论课的特殊性,是布置线下作业和期末课堂集中测试的,线下教学2学分,线上教学2学分。
三、授课方式介绍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线下教学2学分,线上教学2学分。
线上:以学生的线上学习为主体,以“互联网+移动学习”的方式,以碎片化的视频集为主要学习资源,要求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线上学习、测验和作业;
线下:课堂上老师进行系统而深入地讲解,并安排互动性教学。
四、成绩评价:
采取“线上+线下”成绩相结合,“知识考核+学习态度”并重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初步建设阶段的第一学年,先试运行该考核方案,方案初定为:
线上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30%,包括:观看视频、作业、测验、笔记、互动讨论等;
线下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70%,包括:课堂表现(含考勤)、社会实践成绩,期末考查等。
如果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划分:
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查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括(按照总分100分为例):
(1)线上成绩约占40%,包括:观看视频、作业、测验、笔记、互动讨论等;
(2)课堂表现占30%
(3)社会实践论文约占30%
五、课程特色
浙江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确定为国家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研究能力。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我国及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深入浅出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引导其投身于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
课程依据中宣部、教育部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 年版),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和各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