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课程引言
心理学试图去回答困惑人类的那些本源的问题,它关注每个人的外在行为以及相应的内在心理过程。从心理学是什么,关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学科架构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即将展开一段奇妙的探索心理学的奥秘之旅。
-
●0.1什么是心理学(上)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在寻找着无数问题的答案,但是有些关于人类思想本源的问题却似乎是终极的,而心理学或许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加接近这些问题的答案。
-
●0.2什么是心理学(下)
心理学是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辨,但是科学心理学却是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它关注人类的大脑以及由大脑所产生的一切活动。
-
●0.3心理学的学科分类
实验心理学从个体内部,个体以及群体三个水平上去研究我们自身,有不同的学科分支从不同的关注点去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而临床心理学则会将这些学科所获知的关于人类的普遍知识应用于特定的个体身上。
-
第一章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科学心理学的结论建立在科学的方法的基础上。科学的心理学实验方法需要研究者去客观地去观察测量人类的行为,避免那些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偏差,建立起来不同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相关,找出隐藏在这些相关背后的确切的因果关系。
-
●1.1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但是经验却并不一定正确,我们必须要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
-
●1.2心理学研究面临的三个挑战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是一个个有趣的人类个体所产生的行为。而人类大脑的复杂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与反应性使得心理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方法学上的挑战。
-
●1.3避免偏差
心理学家们发展出来一系列的方法,试图避免来自于被试者和观察者两个群体的偏差,从而更为客观与准确地测量人类的行为。
-
●1.4相关与因果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去探索和发现在这个世界中那些看起来有关联的事情。但是相关却并不代表因果,任何两个相关的事件A和B都可能会包含三个可能的因果关系:A导致B,B导致A,C同时导致了A和B。
-
●1.5心理学实验方法
心理学实验方法则是通过客观的、可控的科学方法去寻找两个相关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三种因果路径中那个真正的因果关系。
-
第二章性与浪漫关系
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因传递基因的使命而存在,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更多的生命。我们被自身的性的欲望所驱使,会受到许多外在的因素所吸引去追逐异性,大多数人将会去维持一种长久的浪漫关系,与另外一个人相伴渡过一生,生养后代。但是为了完成这个工作而进化出来的人类的大脑却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工作的同时,给生命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
●2.1性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在几十亿年基因传递的历程中,完成这个使命的方式也从最初简单的复制自己转变成了现在大多数生物都会使用的有性生殖的方式。
-
●2.2选择
对于两性生殖的生物个体来说,需要寻找另一个拥有“合适特质”的异性个体来共同繁衍后代。而并不是所有的异性个体都具有合适的特质,所以需要选择。而在选择性伴侣的时候,雄性与雌性个体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策略。
-
●2.3吸引力-环境因素
吸引力的大小是表明个体是否更容易被异性选择的指标,也是个体自身“合适特质”的外在表现。而地理位置的邻近性这种环境因素则是预测浪漫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因子。
-
●2.4吸引力-生理因素(上)
但是真正吸引我们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被定义为美丽的那些生理因素。年龄、面孔、体形、声音、气味等等都是基因为了自身传递而表现于我们生理上的用来吸引异性的外在信号。
-
●2.5吸引力-生理因素(下)
你之所以会被这些信号所吸引,之所以把它们定义为美丽,是因为你体内的基因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你拥有这些外在表现的人是拥有“合适特质”的伴侣,你去追逐这些信号的同时也使得基因能够有更大的机率被传递下去。
-
●2.6吸引力-心理因素
陌生的异性相见之初总是会强烈地受到外表吸引力的影响,但是当两人相识相知之后,就会变得更注重彼此的内在心理品质。而且,我们更喜欢跟那些与我们在心理特质上更为相似的人在一起。
-
●2.7关系
人类婴儿需要成人陪伴多年才能长大成人,但母亲并不具备独力抚养后代的能力,因此人们通过一种叫做“婚姻”的契约关系使得男女双方共同承担起抚养后代的责任。激情之爱使异性彼此吸引,而伴侣之爱则让两人相伴一生。
-
第三章生存
生存是繁衍的前提,必须保证生存才有机会生育后代。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这个星球上的每个生物都面临着有限资源困境,。如同其它大多数生物一样,人类通过相互争斗去争夺资源,但是大脑却给了人类另外一个更加优雅也更加有效地解决方案,那就是组成群体,相互合作。
-
●3.1有限资源困境
我们首先要活得足够久才更有可能把体内的基因传递下去。要生存则需要获取足够的资源,但是对任何一个物种来说,资源通常都是不足够的,所以,所有地球上的生物都面临着有限资源困境。
-
●3.2解决方案:争斗(上)
绝大多数动物都会用冲突对立的方式来解决有限资源问题,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它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天生是非常善于攻击的物种,攻击是写在基因中的人类的生物性的特质。
-
●3.3解决方案:争斗(下)
但是环境同样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性的行为更多的也是来自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人类的技术和文明使得人类能够某种程度上超越生物性的约束,使得我们能够减少攻击而转向合作。
-
●3.4解决方案:合作
人类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等级关系而进化出来的大脑,给了我们另外一种解决有限资源问题的方案——合作。合作不仅能合理分配已有资源,它甚至能够创造出更多资源。但是合作会面临风险,因此人们发展出一些方法来减少风险。
-
●3.5群体:理想的合作方案
组成群体是避免合作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而群体也成为了人类用来解决有限资源问题的最优雅的,强有力的方式。群体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但是同时也会使我们付出许多代价。
-
第四章大脑
大脑关联着人类所有的外在行为以及内在的心理过程,它创造出来人类社会的一切以及人类本身。这个并不起眼的有机组织结构非常简单,只是由上千亿个简单的神经元联系在一起组成的两个相互沟通的半球,不同的部位负责不同的功能,各自之间相互争斗、制约、平衡,却创造出来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真实的世界。
-
●4.1大脑的功能定位(上)
大脑是功能定位性的,不同的部位负责不同的功能。大脑某种程度上像是地质考古的一个新发现,最外层是进化中出现最晚的负责更高级的功能的部位,而越往里则是进化上更早出现的负责更低级和基础功能的部位。
-
●4.2大脑的功能定位(下)
大脑皮层大致可以被分为枕叶、顶叶、额叶、颞叶四个大致对应着不同功能的功能区。枕叶负责视觉信息,顶叶与身体运动、感觉、空间位置相关,颞叶负责听觉加工,言语理解;额叶则参与说话、想象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
●4.3头脑中的社会(上)
大脑是由无数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组成的一个社会,大脑内部随时都在开着辩论会。我们所有的感觉,心理过程以及做出的行为都是大脑中这些不同功能区域相互争斗,最终取得平衡后而产出的结果。
-
●4.4头脑中的社会(下)
大脑前额叶更多地是基于逻辑判断做出决策,而边缘系统等情绪相关的脑区则更多地依赖于情绪体验做出决定。这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
●4.5大脑功能偏侧化
人类大脑由彼此相互联系的两个半球组成,单侧半球接受来自对侧身体的信息传入并且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并且两个半球存在着功能上的不对称性。切断两个半球的联系则会使每个半球分别控制对侧躯体做出独立的行为。
-
第五章人的毕生发展
我们都处于永恒变化的时间之中。基因与环境共同使得每一个从一个最初毫无能力的婴儿发展后来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成年人,而随着时间的逝去我们又逐渐丧失了我们曾经拥有的能力最终迈向终结。一个弱小的婴儿是如何学会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的各种各样的能力?心理学家们又是如何去还原这段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却只是无法回想起来的美好而丰富多彩的历程?
-
●5.1先天与后天(上)
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基因以及父母为孩子创造的环境交结在一起,共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婴儿还未出生就已经处于一个环境之中,已经与环境开始了交互。
-
●5.2 先天与后天(下)
没有什么行为是完全先天而来的,也没有什么行为是纯粹后天习得的,是这两者共同以某种复杂的方式交互在一起,共同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5.3儿童的思想
婴儿无法告诉我们他们在想什么,因此发展心理学家发展出来很多的方法去理解婴儿的想法。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试图通过了解婴儿们如何去建立起物理、心理与哲学这三套重要的规则体系从而去理解婴儿的发展过程。
-
●5.4小小物理学家(上)
婴儿是否先天的具备了关于他们即将生存的这个物理世界的一些概念?为了证明这一点,发展心理学家们通常使用一种被称为习惯化——去习惯化的方法来判断什么样的情形符合、什么情形违背婴儿的预期。
-
●5.5小小物理学家(下)
婴儿在还不能够对他们生存的这个物理世界进行反应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关于这个物理世界的许多知识。遮蔽,重力,动量传递,因果,数量关系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是天才的物理学家。
-
●5.6小小心理学家
儿童需要学会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学习如何跟别人相处,能够通过别人的行为去判断他们的想法。儿童通过学习心理学中三个重要的问题来完成这个任务:分类,区分自我与他人以及有意图的行为理论。
-
●5.7小小哲学家
儿童需要去理解物质与精神,现实与想像之间的分离,需要学习心理理论,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但是这种哲学思辨的能力却发展的非常缓慢,甚至我们终生都在发展这种能力,而终生都不会做得完美。
-
第六章记忆
记忆是使得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最重要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仅仅只是自身的记忆而已。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记录自身的过往,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以及那些使得我们能够生存于这个世界上的经验与技能。心理学家们也试图去模拟大脑的对记忆的组织加工过程,但是我们的记忆并不只是被动的记录,它更是大脑的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
-
●6.1记忆的种类与操作(上)
每个人都拥有超强的记忆能力,而记忆也使得每个人最终成为了自己。没有记忆,就没有我们的现在,也就没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两种类型的失忆症。
-
●6.2 记忆的种类与操作(下)
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储藏室,大脑也并非简单地存储我们记住的一切,而是通过主动地编码与重构过程存储和提取。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这个主动的加工过程,从而使我们的记忆充满着错误与不精确性。
-
●6.3记忆的组织(上)
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连接网络模型认为,我们可以把记忆系统看作是无数个记忆结点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网络,并且建立了以下三个假设:结点间的距离代表相似性;激活增强;激活扩散与抑制。
-
●6.4记忆的组织(下)
依据连接网络模型的几个假设,我们能够说明记忆中情境启动、语义启动、评价性启动等各种不同的启动过程的内在机制。而类似“舌尖效应”这样的记忆提取失败则通常是因为激活扩散的抑制导致的现象。
-
第七章意识
作为心理学最本源的概念,尽管我们并不能够科学客观地去定义什么是意识,但是意识一定包含我们的自身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觉知,在持续流淌的主观经验河流之中,我们只能够觉知其中极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我们内在的心理过程都是由无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甚至那些我们认为自己能够有意识控制的东西也可能仅仅只是一种错觉。
-
●7.1体验与觉知
我们无法确切地去定义什么是意识,但是从通常概念的理解上,可以把意识分为主观体验以及对主观体验的觉知,而事实上两者是可以分离的,我们并不总是能够觉知到我们的主观体验。
-
●7.2精神分析学派与认知加工观点的无意识
我们的思想就如同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有露出海面的极少一部分才是我们能够觉知到的内容,其余绝大部分都隐藏在海水之中,由我们的无意识模块自动加工。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加工的观点分别对无意识有着不同的理解。
-
●7.3无意识加工过程
来自于无意识学习、无意识过滤和无意识启动的许多实验结果为认知加工观点的无意识加工过程提供了证据。
-
●7.4控制
尽管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体,但是实验证据却表明我们并不能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很好地去控制自己的感觉、情绪与行为,但是,我们却都有一种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错觉。
-
第八章情绪
情绪是自然内建于我们身体内部的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应该去追求什么东西应该去回避的规则。它能够使我们产生鲜明地体验,感受到自己真实而强烈地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区分好与坏,并且表现出特定的外在表达与行为表征。大脑使得我们感受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体验,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
-
●8.1情绪的理论
情绪是机体一整套机制的反应,伴随着生理唤醒,行为表达以及主观体验。心理学家们关于情绪提出了序列加工理论、并行加工理论以及认知评价理论。
-
●8.2情绪的表达
从跨种族,跨文化甚至跨物种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情绪体验的面部表达也许是写在基因中的,所有人都用几乎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同一种情绪。而表情反馈假设则说明面部表情反过来也可以作为大脑加工情绪的线索。
-
●8.3情绪的功能
情绪是自然内建于我们身体内部的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应该去追求什么东西应该去回避的规则。它使得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但是现代人类社会环境中,它也会成为阻碍人们做出理性最优决策的因素。
-
●8.4情绪与大脑
信息会通过快速通路迅速进入大脑深层的叫边缘系统的地方产生情绪,而同时也会有一个慢速通路进入大脑前额叶进行认知评价,来自于前额叶的认知评价会调节边缘系统的激活从而产生最终的情绪体验。
-
●8.5情绪的归因(上)
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决定了的情绪体验,而有些时候因为线索缺失、信息延迟等等因素使得皮层可能会出错,那么就会导致对边缘系统所产生的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产生错误的归因。
-
●8.6情绪的归因(下)
有些时候,大脑甚至对于虚假的生理唤醒水平的变化以及唤醒水平的缺失也会做出错误的归因而产生不合适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与判断。
-
第九章社会认知
我们并非孤独地存在,社会性根植于人性之中。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他人组成的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需要对与我们邂逅的每一个个体进行判断并且做出相应的行为,自然给了我们一种强大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够迅速地对一个人做出判断,对一个人的行为做出归因,但是这个过程却充满了各种非常容易产生甚至是根本无法避免的错误。
-
●9.1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通过把个体归类于某个群体而利用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去迅速地推断这个个体。但是信息的不精确性,错误地估计变异和自动化这三种因素却使得它不再是我们节省时间的工具而成为使我们犯下许多错误的罪魁。
-
●9.2社会归因
我们都同意一个人的行为是因为这个人本身的特点与他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的,但是实际归因过程中人们却更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就是倾向于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为他的个人特质,而忽略环境的影响。
-
●9.3不可避免的错误
在社会判断与社会认知中这些因素不仅仅会使得人们对他人产生错误判断,它甚至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的本性会使得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地去寻找,解释,创造证据去支持我们的观点,同时否认所有反对我们观点的不利证据。
-
第十章自我
如何认识自己?关于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事实就是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恰恰是属于你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你将自己称作“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你其实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能够了解这个你自认为熟悉的所谓的“自我”,因为内省或者自我观察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尊自爱,因为“喜欢自己”是我们能够愉快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的前提。
-
●10.1个性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个体不同的思维感觉以及行为的特有的风格就是一个个体的人格。人们起初通过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型试图去了解个体,而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理论则从类型转向了维度,把每个个体看作了一个五维客体。
-
●10.2身份
我们通过社会从属、社会比较以及他人的看法来动态地调整自我概念,而很多因素会影响内省以及自我观察的过程从而使我们无法正确客观地了解自己。
-
●10.3自尊
我们都有很强的自尊,渴望得到赞扬。当人们认为自己比较好的时候都会比较愉快。有很多因素维持着这种自我正性增强。同时,我们也有自我证实的需求,在希望得到赞扬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相信这些赞扬。
-
●10.4课程总结
我们因为某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每个人一出生就已经为之做好了准备。大脑创造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使得一切成为可能。
这里是需要大家去记住的关于心理学、关于我们自身的几个简单却重要的问题或者是原则,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当作这段旅程中最大的感悟去持续思考并且深入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