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介绍汉字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
-
●0.1汉字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一)
地球文字种类与数量,包括字母文字体系的源流、世界五大文字地带和世界五大文化圈。
-
●0.2汉字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二)
重点讲述汉字文化圈汉字、汉文化传播三个阶段:(1)扩张(2)萎缩(3)复兴,最后讲述汉字文化圈的萎缩与兴起。
-
第一章神秘而优美的汉字
介绍汉字的“美”。
-
●1.1汉字具“三美”
从审美入手,去陶醉于汉字的无穷魅力和雍容华贵!鲁迅先生提出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我们慢慢走进汉字的神秘世界,会发现她的优美与深沉。
-
●1.2源头,尽享诗情画意的美丽
汉字被赋予情感,有着诗情画意的审美趣味,只要走进,就能感受真实,陶醉其中。汉字是人与自然碰撞的火花,一个字就是一首诗,一个小小的世界。
-
●1.3汉字书法美 汉字与服饰美
在对汉字诗情画意的流连忘返中,我们再来感受汉字的书法美,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汉字的美远不止这些,我们还会欣赏到汉字所呈现的汉民族服饰的华美大气,这更是值得自豪的文化瑰宝,需要珍惜并世代传承!
-
第二章汉字的起源及源流解读
本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起源问题。
-
●2.1历史上出现的汉字起源观
汉字起源观包括:(1)对仓颉造字说的分析(2)结绳与刻契与汉字起源的关系(3)八卦与汉字起源之间的关系
-
●2.2神秘汉字之源流解读
寻找源头,寻找失落的诗意,拯救荒芜的心灵,重建精神家园。把汉字的智慧、冥想、诗意、意象和激情引入当代人的心田。把积淀了千年灵慧的活生生的汉字复原,让当代人聆听古人的心声,感悟先人聪慧。再现汉字原貌,营造更加自然和原始的认知环境,并将学生放归自然,让他们去触摸、去感受、去聆听真实的存在。
-
第三章汉字构造及演变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汉字的构造——六书说以及汉字的演变。
-
●3.1汉字构造
重点讲解六书理论与《说文解字》540部首。
-
●3.2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演变,总的来说,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本节重点介绍字体(笔势)的演变、西周春秋文字(铜器铭文)、战国六国文字、秦系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及行书。
-
第四章汉字的趣味运用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汉字的趣味应用,包括环读、回文、对仗、字谜、测字、巧读等。
-
●4.1环读
环读也叫连环诗,即是指每句诗中均有半句顶真,前句的后半句,为后句的前半句,句句如此相连。
-
●4.2回文
回文诗是顺读倒读都能成诵的杂体诗,是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
-
●4.3对仗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
●4.4字谜(上)
字谜是灯谜中的一种形式或分类,说它是“灯谜之源”、“灯谜基础”是有一定道理的。制谜方法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和结构——笔画、部首、偏旁的任意拼拆,动用会意、离合等多种谜法,经过选字、拢意、遣词、设句,使谜面同谜底之间诸多环节相吻合,达到另成谜底的目的。
-
●4.5字谜(下)
制谜方法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和结构——笔画、部首、偏旁的任意拼拆,动用会意、离合等多种谜法,经过选字、拢意、遣词、设句,使谜面同谜底之间诸多环节相吻合,达到另成谜底的目的。
-
●4.6测字
测字,就是用加减汉字笔画、拆合字体结构的方式附会人事,进而推断祸福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
-
●4.7巧读
断句文,就是重新断句,以达到幽默重构的表达效果;同音文,就是整个文章中的汉字只允许采用同一个音,四声不限,标点不限,大多是文言文,这样的文章叫做“同音文”。首创者为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赵元任。
-
第五章汉字的文化内涵解码
本章节主要从汉字文化内涵、造形、主体思维方式、基本建构方略、结构视角等多个方面解读汉字的文化内涵。
-
●5.1汉字文化内涵
(1)关于文字与文明,(2)独特的文化解读功能,(3)汉字是一座恢弘的历史博物馆,(4)汉字是中国历史的镜象。
-
●5.2汉字造形的人文精神
(1)汉字构形的主体投射,(2)汉字构形体现的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
-
●5.3主体思维方式
(1)客观世界和思维主体合一,(2)人与自然合一。
-
●5.4基本建构方略:“取于身又见其为”
(1)以人为中心,(2)取于身又见其为。
-
●5.5汉字的结构视角
(1)人把自己当作权衡世間一切事物的标准,(2)汉字构形的人文主义观念(3)仁的构形,(4)儒的字本位解读,(5)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
第六章汉字与古代婚姻家庭
汉字与古代婚姻家庭的密切联系。
-
●6.1关于婚制演变
为了更清晰了解远古汉字记载的古代婚姻家庭,我们首先学习婚制演变,人类的婚姻经历了族内婚,族外婚和对偶婚姻几个阶段。
-
●6.2从汉字看上古的婚姻形式
重点讲述以下几个问题:“姓”、“后”与群婚习俗,“婚”、“娶”、“妻”与抢婚制,“嫁”与买卖婚制,“媵”与古代陪嫁制度。
-
●6.3关于亲属称谓
同辈血缘婚时代,禁止不同辈分之间的通婚,有了长一辈女性的“母”、长一辈男性的“父”及下一辈男女“子”的称谓。随着农业、畜牧业发展,男女寿命的提高,又产生了三辈之间“祖”、“孙”的称谓。母系制崩溃向父系制过渡时期抢婚的风俗产生了“妻”的称谓。
-
●6.4汉字与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源于远古,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形式,留下了多样的民俗艺术。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本节重点:(1)母系氏族与母神崇拜(2)父权确立与石祖崇拜(3)祖先崇拜(4)祈祷子嗣的习俗。
-
●6.5祈祷子嗣的习俗
本节重点:年画、剪纸、刺绣等。
-
第七章汉字养生
本章节主要介绍汉字与养生之间的联系。
-
●7.1四季养生
根据春夏春冬的季节变化,通过古文字的解读阐述指导养生的有效方法。
-
●7.2情志与疾病
古人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
-
●7.3药字解读
“药”字当中带有“乐”,可以说是古人希望药能像和谐且作用于人之灵魂的音乐那样,上升到救人灵魂的境界,也可以说快乐是最好的药。
-
●7.4六字决养生法
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它是通过嘘、呵hē、呼、呬x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
●7.5气功中医版
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采取自然站桩(平坐.盘膝.仰卧均可),两脚底的涌泉穴对应肩井穴。鼻吸口呼,吸气时舌抵上腭,腹部隆起,呼气呼“六字诀”字音,将气缓缓从口中吐出,同时提肛,小腹回缩。练功的关健是“入静.自然”。呼吸要“深.长.细.匀”。“形静则神聚,聚神则气生,气行血行,养气蓄精,周身无病延年.”。结合默念“六字诀”字音,呼气时意想脏腑中的邪毒.浊气随字音从口中缓缓吐出;吸气时意想以鼻徐徐吸进天地之清清之气,以补养.调整脏腑功能。
古汉字养生“六字诀”最早是由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陶弘景一生医药成就颇高,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为区别于国家体委推出的“六字诀”,故命名为中医版——健身气功“六字诀”。 -
●7.6食之道---食物养生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饮食养生的关键。
-
●7.7趣闻:美国流行“汉字治病养生”
通过几个养生事例说明汉字训练对人身心健康的意义。
-
第八章汉字与上古神秘思想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汉字与上古神秘思想之间的联系。
-
●8.1重构上古思想
(1)古代对上古思想的追思,(2)现代人类学的有益结论,(3)考古发现。
-
●8.2卜辞中的殷人观念系统
(1)神秘力量的秩序化,(2)祖灵崇拜及与王权结合产生的观念的秩序化(3)占卜仪式中表现出的知识系统的秩序化。
-
●8.3周代残存文献与铜器铭文中思想的演进
现代学者认为,周继承了殷,周思想与殷思想实大同小异。主要表现为:对“帝”的崇拜与鬼神之观念依然延续了殷之观念。
-
●8.4汉字对思想史的影响
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在语言文字中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
-
●8.5构建思想秩序的工具
(1)象征对应--传递、暗示、规范(2)仪式强化--体现、对应、象征(3)数字表述--简化、神秘化。
-
●8.6汉字的神秘组成元素——周易符号体系
汉字跟易学的符号来源有相通之处。汉字是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的图画符号,它以易象为依托,是科学完备的巨大符号系统,是神秘的“符”。汉字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同时它还是智慧的符号。主要讲述数、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及阴阳八卦等。
-
●8.7《周易》与老子思想
(1)巫无(舞)与事神仪式,(2)巫的工具——周易,(3)易大即道大:易即道也,(4)道是阴阳的统一,(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对《易经》转换变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6)为道日损、为学日益,(7)以身观身、以物观物,(8)无为无不为的哲学诉求。
-
第九章汉字认知
本章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汉字。
-
●9.1心理原型与字族重建
汉字中包含着心理原型,具有认知心理学方面的意义,能够体现在概念形成,模式识别和原型启发等诸多方面。汉字原型的研究,是为了发挥汉字潜在的心理意义,尤其是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
-
●9.2传统的回归
传统的“形训”要还原的是汉字最早期的形体,早期形体虽然大多来源于图画,但已不再是图画,认读者要费一点精力思考后才可识读字意,这就需要调动大脑的思维,从而培养其认知能力。
-
第十章学术交流
主要是学术交流的内容。
-
●10.1访谈一
简化字要更多从使用效率考虑其价值,书写简便,节省时间,进入语言也就更迅速。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甚至完全抵制古老文字和繁体字,因为我们对待古文字的态度不是说要大家用甲骨文或繁体字去写文章,而是要认知古文字,在古文字的原生态生成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它包括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让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
●10.2访谈二
世界上的文字就是两种,一是表音(如英文、俄文),一是表意(如汉语文)。所谓“意音”其实指的就是表意,因此不必以此为一种与表意相并列的说法。
-
●10.3访谈三
世界上的文字就是两种,一是表音(如英文、俄文),一是表意(如汉语文)。所谓“意音”其实指的就是表意,因此不必以此为一种与表意相并列的说法。
-
●10.4访谈四
当我们试图挖掘汉字母根时代的“化石”文化时,我们会清晰再现远古的生活场景,也感受到了远祖的亲近和动态。越是简单的源头母根文字,越是内涵丰富,因为它的提示符号太少,而那些特别复杂的文字,因为提示符号的增加而逐一分解了文字潜伏的意义,所以就显得直白一些。
-
●10.5访谈五
汉字的学习需要形象化和直观化的还原,也需要系统化的分解组合,学习汉字不是单纯的线条组合,还有意义组合,情景组合,是认知构建,其学习过程就特别有意义。
-
●10.6访谈六
日本也在使用汉字,汉字促进了与邻国的交往,韩国使用汉字记录他们的文化,对汉字文化更有感情。
-
●10.7访谈七
儒道核心思想需要汉字还原,通过古老文字诠释儒家的儒字以及仁孝等文化,还原古老文字,也可以探究道家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以及阴阳等哲学思想。
-
●10.8访谈八
汉字的自然演变也是朝着简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的,汉字为追求使用效率,汉字也在简化并规范化。但从文字学角度讲,汉字的简化不利于儿童的形象认知,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形体的还原。
-
●10.9寄语(上)
汉字是海,我们需要激活汉字亘古不变的情怀和文化内驱力,文化是人文化成,文字是载体,字里有乾坤。汉字也是神秘的,它记录了远古的世界,古汉字在产生之初触及灵魂,需要我们去挖掘先民的心灵生活。汉字也是人本主义的精神家园,人类本我的存在理应追求智慧和温情,源头文字帮我们学会自我观照,也学会感知生活,升华情感。
-
●10.10寄语(下)
汉字也是人本主义的精神家园,人类本我的存在理应追求智慧和温情,源头文字帮我们学会自我观照,也学会感知生活,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