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视听语言及其历史演变
绪论部分从传播、审美、文化三个向度来理解视听语言。首先讲述视听语言的定义和一般规律。讲述了视听语言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影像表达从原始初级到复杂多元的不同阶段的艺术表达特点。其中视听语言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与剪辑技法和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卢米埃尔兄弟的单镜头表意、梅里爱的多场景表意、鲍特的平行和交叉表意,到格里菲斯的无缝剪辑的综合表意、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发展和完善,再到戈达尔“跳切”的颠覆性创新。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视听语言的演变和叙事手法
-
●1.1什么是视听语言
视觉语言是指借助视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人类文明产生后的文字语言,艺术中的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
听觉语言是指借助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发出来的声音,口头语言,艺术中的音乐语言等
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如人类早期交流使用简单表意的声音并辅助以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视听语言。艺术中的戏剧语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 -
●1.2视听语言的特性和规律
通过对视听语言构成要素、艺术手法、表现潜力和发展规律的探讨,总结和提炼视听语言的审美特性。最后,落脚在当代文化的视听转向上,从表征、原因、启示等方面,进一步探讨视听语言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前景,所承载的功能和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视听语言。
-
●1.3视听语言的历史演变
讲述了视听语言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影像表达从原始初级到复杂多元的不同阶段的艺术表达特点。其中视听语言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与剪辑技法和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卢米埃尔兄弟的单镜头表意、梅里爱的多场景表意、鲍特的平行和交叉表意,到格里菲斯的无缝剪辑的综合表意、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发展和完善,再到戈达尔“跳切”的颠覆性创新,我们认识到:单个镜头自身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意义,但它可以通过与其他镜 头的组接联合表意。随着电影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这一点越来越形成共识。影视制作前期的分镜头、后期的剪辑都是基于这一共识的深化和发展。 格里菲斯建立起来的遵循时空和动作连续性、以情节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观众欣 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的“无缝剪辑”思维和方法,就其叙事和镜头组接的流畅 性和表意的明晰性上,至今仍然是影视创作的主要原则。但1960年代之后,经过“跳切”、 省略以及新的蒙太奇思维洗礼,剪辑以流畅性为“第一准则”被颠覆,变成了以阐述导演观点或是推进叙事、渲染情绪为“新第一准则”,电影建立起全新的时空序列和结构方式,电影的时空更加自由开放,叙事手段更加丰富、多元,表达的主题更为宽广。
-
第二章视听语言生成的心理机制
本章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视听语言生成的心理机制作初步探讨,主要包括三个内 容:一是从认知心理过程的角度,介绍视听语言赖以生成的心理基础。其中,运动感 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感觉过程的视觉后像现象和运动知觉过程的似动现象。纵深 感的形成有赖于外界物理条件、单眼和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等 表意功能的形成主 要是在视觉暂留和双眼视差等感知心理特性基础上,视听思维借助视听表象(意象) 等认知心理过程而达成。二是从创作者个性化表达的角度,探讨视听语言的创作心 理。在视听语言的创作过程中,包括感受、思维、情感等与创作有关的种种心理活动, 无不受创作者人格的影响与制约。个性化表达的内容,主要是创作者人格结构的具 体内容,包括自我与价值观、性格、需要与动机、潜意识等。个性化表达的方式,由创 作者的偏好选择、气质外化、习惯化、能力强化所决定。三是从接受者心理加工的角度,探讨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其中观众正向态度的形成包含三个阶段,即表现出参与行为、产生情感认同和实现理性内化。审美情感的达成主要是经由审美标准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意义建构的完成包括对视听语言的认知选择、认知加工和认知建构三个部分。接受心理中的一些群体效应,如从众与众从、刻板印象、偏见等,都会对审美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
●2.1视听语言生成的心理机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视听语言的运用和视听作品的完成是由创作者实施以观众为对象的创作与接受过程,这一创造与接受的认知过程,也是视听语言生成的心理过程。视听语言具有三个相互联系的属性,逼真性、表意性和真实性。
运动的幻觉是影像的一个基本幻觉,我们观看屏幕上的一连串具有时间连续的流畅运动着的影像,它其实不连续的,是由一连串静止的画面组成的。这种动感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感觉过程的视觉后像现象和运动知觉过程的似动现象。
视听语言是一个生理到心里的感知过程,从创作者的角度看,视听想象属于创造想象,即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从接受者的角度看,视听想象属于再造想象,即根据视听语言所展示的图景和塑造的情境,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
●2.2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
从创作者个性化表达的角度,探讨视听语言的创作心 理。在视听语言的创作过程中,包括感受、思维、情感等与创作有关的种种心理活动, 无不受创作者人格的影响与制约。个性化表达的内容,主要是创作者人格结构的具 体内容,包括自我与价值观、性格、需要与动机、潜意识等。个性化表达的方式,由创 作者的偏好选择、气质外化、习惯化、能力强化所决定。
-
●2.3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
从接受者心理加工的角度,探讨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其中观众正向态度的形成包含三个阶段,即表现出参与行为、产生情感认同和实现理性内化。审美情感的达成主要是经由审美标准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意义建构的完成包括对视听语言的认知选择、认知加工和认知建构三个部分。接受心理中的一些群体效应,如从众与众从、刻板印象、偏见等,都会对审美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
第三章视觉语言的构成
视语言的觉构成是视听艺术的核心要素。本学习单元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视听语言的元素之 画面,这一基本视听语言单位的各种属性。光学镜头、镜头画面构 成及表、视觉形式成分(光和色等)以及其他元素(字幕)等,全面介绍了视听语言的 面系统在影视创作中、影像构图的元素很多,最主要的元素有:镜头中人或物的位置安排, 如前后、左右、上下及其他变化;镜头景别的选择,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镜头 角度的变化、如俯角、仰角、斜角等;摄影机运动方式的选择,如推、拉、摇、移、跟等。 画面系统,包括被拍摄物体(人、景、物),被拍摄物所在环境的光线与色彩,以及由 光线、色彩协同作用所产生的影调、色调,由被摄物体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组成的场面调 度、伴随摄影机运动出现的轴线、角度、视角、构图、景别以及镜头的编辑组合等 要想学好视听语言,必须认识和熟悉镜头的种类、特性、功能、使用原则等。这种理 论的学习不能仅仅知道概念,还要通过作品分析、影视写作、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等实际 操作来实践与理解,以便真正参透创作视听语言的奥秘。
-
●3.1镜头建构—景别
景别是镜头语言的法则三个主要成分中的一个,研究构图要从拍摄角度和画面结构两方面来考虑,景别是指被拍摄体在画面中呈现的 大小。拍摄时运用不同的视距,即摄影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可以产生 不同的景别。
景别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种类。 本节讲述了各种景别的特点和作用。 -
●3.2镜头建构—焦距
焦距是指光学镜头的焦点距离,焦距的长短决定着镜头视野和景深范围 的大小,景物的透视关系也会受影响。镜头可分为三类: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本节讲述了成像原理、镜头的类别和各种镜头对画面的影响
-
●3.3镜头建构—角度
拍摄角度也称镜头角度,是指拍摄时镜头所处的视点和方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看万事万物的时候,其实都是从一个角度去观看的。选择这个角度其实也是我们的创作意图和个人风格。所以角度不仅仅是看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怎么看的问题。本节从水平垂直角度讲述不同拍摄视角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了拍摄角度的各种功能。
-
●3.4意与美的融合—构图
本节讲述了构图的定义和作用,从动态性、整体性和时限性三个方面介绍了构图的特点,讲述了构图的基本原则。从主体、陪体、环境三个方面讲述了构图的表现对象以及他们的作用。分析了构图的基本元素,讲述了构图的基本形式
-
●3.5用光雕刻的艺术形式—光线
本节主要讲述了光线的基本性质和分类,从光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从光的性质可以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从光的方位可以分为顺光、侧光、逆光、平角光、顶光、脚光。讲述了各种光先的特点和作用。
讲述了三点布光法,分别介绍了主光、辅光和轮廓光的要求和作用 -
●3.6用“颜色”描绘现实—色彩
色彩是视听语言中另一个重要的表意元素,在影视艺术中,色彩侧重于传达氛围、情绪、意愿等情感、心理层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表意性和抒情性。 本节讲述了色彩的基本特征,从色彩基调、色彩环境与色彩结构来讲述色彩的控制手段。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色彩的作用表达作品的主旨情绪、表现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营造画面和作品节奏感、表现作品中的时空转换。从心理的角度讲述了色彩的心理感受。
-
第四章听觉语言的构成
听觉语言构成是视听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本章从声音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入手,探讨视听作品中声音的属性和功能,对其具象功能与真实性、意象功能与造型性、抽象功能与观念性进行了详细的剖解。从人声音乐、音响三方面,分别介绍视听作品中声音的类型,总结提炼三者的构成方式、质特点、艺术效果和创作规律 本章的重点在于对声音与画面关系的解读,详细分析了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声画对位、声画措置等声画构成的形式与特点,对每一种声画构成的艺术效果进行了探讨。
-
●4.1声音的属性
声音既有具体可感性,同时也具有概括性。它不仅是简单地解释画面,同时还可以作为剧作因素,有效地传达内容和情绪,赋予影片新的意义。在影视创作中,创作者们通过分析、选择,提炼生活中的素材,加以艺术处理,创造出与画面内容、动作、情绪相称的具有特殊含义的听觉形象,成为银幕或荧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讲述了声音的属性和造型功能以及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
-
●4.2声音的类型及功能
从视听媒介的表现形式划分,视听作品的声音可以分为人声、音乐、音响三部分。按照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白、独白和旁白三种。音乐主要由配乐和歌曲两大类组成,音响分为写实性和写意性音响。本节分别就他们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讲述
-
●4.3声画关系及作用
声音 画面是视听语言的两个组成部分,声音与画面均可以构成相互对应和承接、相互比较和映衬、相互促进和暗示的意义。本节从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两方面分别讲述了他们的功能和作用。
-
第五章蒙太奇
蒙太奇思维是独特的形象思维的方法,是创作者在想象中形成的连续不 断、结构独特、合乎逻辑、节奏准确的画面与声音形象的思维活动。创作者通 过这种思维方式来表述影片的内容与思想、塑造人物、描绘场景,形成一个完 整的整体。本章是主要讲述了蒙太奇的历史和发展、蒙太奇的类型作用和美学功能
-
●5.1蒙太奇的含义及历史发展
本节讲述了蒙太奇的含义,从早起期电影到格里菲斯使蒙太奇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方法,以及苏联电影大师对蒙太奇的丰富。蒙太奇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程,都发生在无声电影时期,蒙太奇主要着眼于视觉形象,着眼于镜头的分切、排列和组接,着眼于画面的剪辑。最后从形象思维、艺术表现方法、剪辑手段以及艺术理论等方面讲述了蒙太奇的艺术内涵
-
●5.2蒙太奇的类型
不管什么类型的蒙太奇形式,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形式、两种类型:1、叙述的蒙太奇即连续的蒙太奇 2、表现的蒙太奇即对列的蒙太奇。本节讲述了两种蒙太奇的含义,叙事蒙太奇的八种类型:平行式蒙太奇、交叉式蒙太奇、复现式蒙太奇、叫板式蒙太奇、错觉式蒙太奇、积累式蒙太奇、扩大与集中蒙太奇、夹叙夹议式蒙太奇。表现式蒙太奇的四种类型:对照式蒙太奇、梦幻式蒙太奇、象征式蒙太奇、联想式蒙太奇
-
●5.3蒙太奇的美学功能
蒙太奇,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及艺术方法、创作手段,风靡于全球影视界,成为电影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特征。从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内涵,美学原则和创作实践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强调用蒙太奇手段对现实生活进行改造和加工,创作主观意识主宰创作全过程。本节从镜头组接、引导观众参与、创造艺术时空等方面探讨了蒙太奇的美学功能。
-
第六章长镜头
长镜头是用一个镜头拍摄一个完整的段落,它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组接 。本章讲述了长镜头的含义和他的美学功能。并对长镜头和蒙太奇在影片的应用做了对比
-
●6.1长镜头的含义
长镜头是从对生活的客观观察出发,然后结合主观的思考,再确定拍摄的实施方案,是一种着重于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本节讲述了长镜头产生的背景和定义,分析了长镜头一般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
●6.2长镜头的美学功能
学习长镜头的美学功能,以便我们能很好地去使用长镜头,为我们拍片提供服务。长镜头分为静止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和运动长镜头。长镜头的美学功能主要体现在真实地再现完整的时空、具有更加开放的观看视角、可以表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影片纪实的风格等
-
●6.3长镜头与蒙太奇对比
不论是蒙太奇还是长镜头,都是影视艺术创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太奇和长镜头对影视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现在的影视艺术,依然在这两种学说争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向前发展。他们在各自完善和深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融合,推动影视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节从创作的角度、组合的原则以及表现的内容等对长镜头和蒙太奇做了对比。
-
第七章场面调度
视听的场面调度是为了叙事和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对摄影机和演员表演进行安排的视听设计活动。有了场面调度才有景别角度和摄法的设计,才有演员走位、动作等安排,因此进行出色的场面调度设计,视听的表达才能更复杂和更充分,它同时也是导演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讲述了场面调度的定义和依据,轴线原理与跳轴以及场面调度的具体形式。 -
●7.1场面调度的定义和依据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机位调度。本姐分别讲述了演员的调度和机位的调度,并从生活逻辑、情感表达、文化解读几方面讲述了场面调度的依据。
-
●7.2轴线与跳轴
轴线的概念:镜头转换当中制约镜头转换的界限。摄像机被一条无 形的线制约,不能越过这条线拍摄,这条线就是轴线。 电影的空间关系和戏剧空间不一样,电影由于 要镜头分切,也就是视点变化,就形成了电影分镜头的独有的镜头间空 间关系的匹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没办法看懂。舞台空间由于观众 的视点的固定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本节从位置、角度讲述了轴线的分类和跳轴的处理
-
●7.3场面调度的具体形式
场面调度的具体形式。从人物和摄影机运动的角度来考察场面调度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人动机器不动,人不动机器动和人动机器动。本节详细讲述了三种形式下场面调度的特点和作用
-
●7.4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电影空间可以分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画内空间是观众直接能够看见的;画外空间的是指银幕画框以外的空间,观众可以根据导演的暗示,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创作者是否重视并合理运用画内空间也就形成了封闭和开放两种不同的空间观念。本节讲述了封闭空间和开放空间的作用以及突破话内空间的方法,是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影视创作
-
●7.5场面调度的特例
场面调度有其独特的规律,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性。本节通过大场面调度和静止画面调度两个特例,是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场面调度的内涵。
-
第八章镜头的组接
电影创作是一个化整为零、结零为整的过程,先分解,再组合,导演以分镜头剧本为拍摄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外景拍摄场地分别集中拍摄各个镜头。镜头是电影中的最小单位,它指摄影机连续拍摄下来的 中间没有剪辑点的画面。为了提高拍摄效率,摄制组会把分镜头剧本中涉及的某个场景都拍完 然后转换场景。当全部镜头拍摄完成后导演在大量的拍摄素材中选择,挑出自己最满意的镜头,按照故事发展的逻辑、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并融入导演的创造性,最后完成段落和全片的组合。
本章讲述了影视元素以及剪辑的方法和原则 -
●8.1影视艺术的三大要素
影视都是综合了其他艺术元素而形成的艺术形式,电影被称之为“第七艺术”, 电视而被称之为“第八艺术”。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在诸种艺术元素中,最重要的是形象、动作和结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和熟悉这三大元素的内涵和特性,不仅对欣赏影视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拍摄和剪辑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
●8.2影视艺术剪辑
影视剪辑因素指的是艺术要素中包含着的与剪辑直接相关的依据、元素和契机。在影视中最为重要的三个艺术元素主要包括形象、动作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延伸开来形成了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三个剪辑因素:动作因素、造型因素、时空因素。本节分别进行了介绍
-
●8.3营造创造性剪辑
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前期的拍摄至关重要,但是同样离不开后期的剪辑,影视后期剪辑是弥补遗憾的艺术形式,也是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镜头含义的的渠道。因此,追求创造性的剪辑可以是影片更具观赏性,更趋完美。
剪辑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剪辑人员的专业技巧和艺术素养。本节从技术性剪辑、一般化剪辑以及创造性剪辑三个层次进行了讲述。
-
第九章节奏
节奏是影视创作者处理叙事的手段之一,不同的节奏体现出创作者们在作品结构布局、叙事效果追求等方面的匠心独运。
节奏分为总体节奏和单元节奏、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等类型。在节奏控制方面,节奏同时受到影视剧情的内部节奏和拍摄、剪辑所形成的外部节奏的双重影响,其中由剪辑所形成的外部节奏对影片或节目的节奏构成影响更为重要。
本章讲述了节奏的意义和影响节奏的因素,分析了影响节奏的剪辑手段 -
●9.1掌握影视片节奏的重要意义
节奏,在影视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视节奏不是对真实生活中节奏简单的重复、因袭和照搬,而是经过带有影视特性的艺术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影视的重要艺术元素,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从而更有力的、更有层次的、更有深度的实现生活的节奏韵律。影视节奏融会社会生活节奏、人物活动节奏、自然节奏与一体,将节奏的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上。本节重点讲述了节奏的形成过程以及分类和作用。
-
●9.2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
节奏既然是运动着的影视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统一体,他自然就为各种艺术元素的不同的运动形态和表现方式所制约。因此,影响、决定影视片节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这里仅就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列出十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
●9.3营造影视片节奏的剪辑手段
营造影视片的最佳节奏,是所有影视创作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剪辑在营造最佳节奏的创作过程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发挥着重要决定性的作用。
剪辑节奏指的是以影视语言为基础,以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为手段,对影视片的内外节奏、主要是外部节奏进行艺术处理,成为全片总体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节奏侧重于对外部节奏的剪辑,剪辑手段多种多样。本节从8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
第十章用镜头讲故事
画面和声音的各个方面是形式的话,那么故事就是他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对故事的内容、架构和叙述进行认真的研究。本章从讲故事的重要性、故事的讲述方式、视角以及结构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
●10.1讲故事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是有故事的,我们每个人是喜欢听故事的或看故事的,其实,大多数电影观众都是在看故事,所以,我们必须要善于创作故事,在此基础上,符合电影原则的去讲故事,
-
●10.2讲故事的方式
电影是用镜头讲故事,但是并不是单个的镜头,而是建立在镜头与镜头组合的基础之上来讲故事的。本节从分镜头叙事这种讲故事的基本方式入手,分析了关系镜头,动作镜头和渲染镜头三种类型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各种叙事句型以及段落结构
-
●10.3讲故事的视角
讲故事的视角,也就是叙事人称,在艺术创作作品,包括文学、影视、美术等,涉及到的是“谁叙述”的问题,是一种叙事的修辞策略。他是叙事者存在方式的体现,并且直接影响叙事内容和叙事角度。本节从人称叙事和非人称叙事分析了不同视角下的叙事方式
-
●10.4讲故事的结构
结构就是材料的组织布局方式。按照影视作品的主题要求。组织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安排情节次序和逻辑推荐,就形成作品的结构。本节从总体框架、以及个元素组合关系等框架下,分析了影视剧的四种故事结构形式:线性结构、段落结构、非线性套种结、线性散文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