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导论
本章主要讲解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定义、区别与联系,以及对于中国特色公共经济学的现实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
●1.1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界定
本节主要讲解了财政与财政学相关概念以及财政学的历史沿革。
-
●1.2公共经济学是广义的财政学
本节主要讲解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区别与联系。
-
●1.3中国特色公共经济学的现实逻辑
本节主要讲解公共经济学的现实逻辑的三大特性。
-
●1.4中国特色公共经济学的实践逻辑
本节主要讲解了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大体上也经历了五个重要时期以及对于经验的总结。
-
●1.5中国特色公共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本节主要讲解克思主义财政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
第二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章主要讲解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包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 、国家与政府职能及其公共经济治理以及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本节主要讲解了现代化的内涵和第五个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
●2.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
本节主要讲解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指引和目标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
-
●2.3国家与政府职能及其公共经济治理
本节主要讲解国家与政府职能的概念界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政府公共经济行为和治理。
-
●2.4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它是重要部门、不可或缺部门;在国家经济治理体系中,它是核心部门、执行部门;在国家财政治理中,它是牵头部门、统领和协调部门。
-
●2.5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本节主要讲解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战略部署、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
-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本章主要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解析和启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势 。
-
●3.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本节主要讲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及重要性。
-
●3.2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本节主要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相关制度内容。
-
●3.3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本节主要讲解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3.4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解析和启示
本节主要讲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思想内涵、公共选择理论的四个主要特征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的给我们启示。
-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势
本节主要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
-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本章主要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及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优势。
-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本节主要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界定和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其内涵。
-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本节主要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优势。
-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节主要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和要素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意见。
-
●4.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本节主要经济了市场失灵的表现以及应对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失灵的情形以及政府失灵的原因。
-
●4.5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优势
本节主要讲解坚持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
-
●4.6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
本节主要讲解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内涵。
-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
本章主要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界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
●5.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界定
本节主要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界定、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等内容。
-
●5.2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节主要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5.3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本章主要讲解了建设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和具体对策。
-
第六章公共产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本章主要讲解公共产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公共产品的分类与供给、中国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1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本节主要介绍了西方公共经济学定义的公共品概念界定和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公共品思想。
-
●6.2公共产品的分类与供给
本节主要介绍了公共产品的四大分类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
-
●6.3中国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的公共品理论思考和实践、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范围以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举措。
-
●6.4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了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
●6.5中国为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方式。
-
第七章外部性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本章主要介绍外部性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要包括: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和分类、外部性原因分析及一般公共对策、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中国实践以及政府干预的外部性分析。
-
●7.1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和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了外部性的概念界定、外部性的分类等主要内容。
-
●7.2外部性原因分析及一般公共对策
本节介绍了外部性原因分析、解决负外部性的一般性公共政策等主要内容。
-
●7.3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中国实践
本节主要介绍了节能减排政策、市场化政策等相关内容。
-
●7.4政府干预的外部性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政府干预外部性的一般内涵、产生政府干预外部性的原因以及深刻认识政府干预外部性的客观实际等内容。
-
●7.5深化政府改革减少政府干预的外部性
本节主要介绍了深化政府改革减少政府干预的外部性等主要内容。
-
第八章公共预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预算,主要包括:公共预算的一般内涵与特征 、公共预算的编制原则和过程、公共预算的执行、决算与公开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内容。
-
●8.1公共预算的一般内涵与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了公共预算的概念和公共预算的主要特征等主要内容。
-
●8.2公共预算的编制原则和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公共预算的编制原则、公共预算的编制过程等主要内容。
-
●8.3公共预算的执行、决算与公开
本节主要介绍了公共预算的执行、决算、公共预算的公开与监督等主要内容。
-
●8.4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等内容。
-
第九章公共支出:定义与分类
本章介绍公共收入,首先介绍公共收入的定义、体系、影响要素、统计口径等,然后介绍公共收入的两种形式——税收和公债,最后讨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
●9.1公共支出:定义与分类
主要介绍公共支出的定义、特征,公共支出的不同分类方式,以及公共支出的四大原则。
-
●9.2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
主要介绍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包括瓦格纳法则,皮科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分析理论。
-
●9.3公共支出的结构与政府职能
主要介绍公共支出结构,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以及讨论如何调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
●9.4案例:太湖蓝藻的危机
学习太湖蓝藻危机案例,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第十章公共收入
本章介绍公共收入,首先介绍公共收入的定义、体系、影响要素、统计口径等,然后介绍公共收入的两种形式——税收和公债,最后讨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
●10.1公共收入:体系与影响因素
主要介绍公共收入的定义,公共收入的体系,影响公共收入的主要因素,以及公共收入规模统计口径。
-
●10.2公共收入:形式
主要介绍公共收入的不同形式——税收和公债,以及这两种形式的特点和分类等。
-
●10.3案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知多少?
主要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种类、资金来源情况和形成机制。
-
第十一章税收收入与税制改革
本章介绍税收收入与税制改革,首先介绍税收收入的含义、特点、基本要素、职能等,然后介绍我国现行的主题税种,最后讨论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优化措施。
-
●11.1税收收入的内涵和分类
主要介绍税收收入的内涵和本质,税收的特点,税收的基本要素,税收的职能,以及税收的作用。
-
●11.2我国现行的主体税种
主要介绍我国现行的主体税种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商品税(营业税、增值税、销售税、关税等)、财产税。
-
●11.3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发展
主要介绍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发展,讨论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税制的优化措施及未来展望。
-
第十二章公有制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改革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服务职能以及改革发展,包括:国有企业的内涵与职能、深化改革目标与任务,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以及PPP模式的创新机制。
-
●12.1国有企业的内涵与职能
本节主要介绍公有制经济的内涵与范围、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国有企业公共服务职能、国有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等内容。
-
●12.2深化改革目标与任务,稳步推进国企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如何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
●12.3PPP模式 ——公共服务的创新机制
本节主要介绍PPP模式的概念和内涵、三大特征、意义、目前涉及的问题以及通过具体案例讲述PPP模式的优点、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的优势。
-
第十三章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本章主要讲解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包括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以及财政政策支撑“五位一体”建设。
-
●13.1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本节主要介绍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必要性、基本内涵、目标和任务。
-
●13.2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 方式和手段
本节主要介绍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疫情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13.3财政政策支撑“五位一体”建设
本节主要介绍十九大以来至2020年“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发展,并结合结合疫情时期政策与长期战略布局进行分析。
-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政策
本章主要讲解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政策,重点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疫情期间的产业政策。
-
●14.1财政政策
本节主要介绍财政政策的内涵、中国手段、疫情之下财政政策特殊在哪、后疫情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
-
●14.2货币政策
本节主要介绍货币政策的概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途径、面对疫情的货币政策调整。
-
●14.3疫情期间的产业政策
本节主要介绍产业政策的定义与特点、疫情期间给产业带来的影响、具体产业政策的实行以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