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British Geography and Demography
通过介绍英国国名流变、英国象征、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以及人口多样性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多元的文化,搞清楚,弄明白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英国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后天的文化多元和文化杂糅。
-
●1.1Different Names of Great Britain
本节重点介绍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分”国名的“流变”,使学生对英国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
●1.2Different Symbols of Great Britain
通过对英国国旗、国徽、国歌、格言、国花、国兽的介绍,以及通过对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等三个成员国的象征物的介绍,本节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1.3Geographic Location and Land Mass of Great Britain
通过对英国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英国在工业革命走在世界前头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
●1.4Natural Resources of Great Britain
通过对石油和天然气,林业和木材,淡水资源以及野生动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英国在工业革命走在世界前头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
●1.5Population Diversity of Great Britain
本节主要从人口分布、年龄结构、民族、不同语言、宗教、社会阶层等六个方面,介绍了英国人口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个多文化的国家的各种思想的碰撞,有利于社会的协调与发展。
-
第二章British History (I): Earliest Settlers on British Isles
本章内容为介绍英国历史的大体分期,并讲述从史前时代到诺曼征服之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掌握英国民族形成的早期生态。
-
●2.1Early Settlers and Roman Britain
本节讲述的时段从史前时代到罗马军队离开英国,这一时期是英国历史阶段中的古代时期。最早期居民伊比利亚人留下了了巨石阵,凯尔特人赋予了英国“不列颠”这一名称。罗马帝国在宗教、城市建设、法律、文字等方面给英国带来了深刻影响。
-
●2.2Anglo-Saxon Britain
罗马帝国撤离英国后,属于日耳曼民族的盎格鲁、朱特和撒克逊人开始在大不列颠岛上定居,逐渐建立了七个较大的王国,史称“七国时代”。封建制度也在岛上逐渐发展并建立起来。
-
●2.3Danish Invasion and the Norman Conquest
8世纪以来,丹麦人开始入侵不列颠岛。阿尔弗雷德大帝打败丹麦人,迫使其签订和约,将不列颠岛分为丹麦治区和英格兰王国。韦塞克斯国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英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出现争端,最后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威廉入主英国,建立诺曼底王朝。
-
第三章British History (II): The House of Normandy
本章内容包括诺曼王朝主要君主的介绍,学习封建制度在诺曼君主治下的进一步发展及最终确立,末日审判书的编制和封建生活的主要特点。
-
●3.1Britain under the Rule of the Norman Monarchs
诺曼底王朝历经四位君主,威廉一世创建了跨海而治的二元帝国,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亨利一世之后王国一度陷入混乱,随着法国安茹伯爵之子亨利二世入主英国,英国进入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统治时期。
-
●3.2Feudalism 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威廉一世即位后,为了镇压国内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叛乱,在全国修建了很多城堡,包括著名的伦敦塔和温莎城堡。威廉一世将手下的骑士封为男爵,并将英国的大部分土地分给他们,分别派其驻各地镇守。男爵需要对国王宣誓效忠、缴税、在战时提供士兵。
-
●3.3The Doomsday Book
威廉一世(征服者)下令对全国土地调查情况进行汇编,调查结果汇总整理,编定成册,称《末日审判书》,成为研究诺曼王朝的重要历史资料。
-
第四章British History (III): The House of Plantagenet
本章重点讲述金雀花王朝君主治下的英国,主要包括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大宪章的签订、议会的诞生、一系列战争和灾难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
●4.1The House of Plantagenet and Henry II's Rule of Law
亨利二世入主英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贵族的力量以强化王权。他设立巡回法院,推广普通法,并在英国引入陪审制度,奠定了英美法系的基础。
-
●4.2King John and the Magna Carta
约翰王在位期间,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大部分属地,并在贵族的进逼下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大宪章》的主要精神是限制王权,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
●4.3The Birth of Parliament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贤人会议”被诺曼底王朝时代的“大议会”所取代。1258年,亨利三世被迫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并接受由贵族操控的委员会——Parliament,其源于法语词“商议”,后在英语中表示议会。1265年的“各等级议会”标志了英国议会的开端,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
●4.4The Hundred Years' War and the Black Death
14、15世纪中的几次历史事件动摇了英国封建制度的基础。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英国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促使了本国民族主义的兴起。黑死病使得英国人口锐减,造成劳动力缺乏。农村和城市的劳动者提出更高工资和更多自由的要求,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
●4.5Wat Tyler's Uprising and the Wars of the Roses
1381年以瓦特·泰勒为首的农民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提倡农民和贵族之间的平等。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它给以国王为首的贵族以沉重打击,动摇了英国封建社会的根基。从1399年到1461年,英国封建贵族分裂为两大家族: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彼此争夺权力、财富和王位,史称“玫瑰战争”。其从性质上讲是南方具有商业意识的贵族和北部及西部落后的封建地主之间的斗争,旧的封建贵族受到了很大削弱。。
-
第五章British History (IV): Houses of Tudor and Stuart
本章主要讲述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君主治下的英国,主要包括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和文艺复兴、斯图亚特君主的统治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5.1Religious Reformation in England
在都铎王朝君主亨利八世治下,英格兰圣公会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而独立。1533年,亨利八世拒不承认罗马教皇对英格兰圣公会的绝对权力,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自己是该教在英格兰的最高领袖,并没收了英国教会机构的财产,英语也取代了拉丁语而成为教会语言。
-
●5.2Elizabeth I and the Renaissance
伊丽莎白女王采取了对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稳定了国内政治。她在位期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开始确立,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文艺复兴在英国传播,戏剧得到了极大的繁荣,涌现出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戏剧家。
-
●5.3Brit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到1688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期间发生了众多历史事件,包括两次内战、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以及1688年的“光荣革命”等。随着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成为英国的政府制度。
-
第六章British History (V): The House of Hanover
本章主要讲述汉诺威王朝君主治下的英国,主要包括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维多利亚时代风尚、宪章运动及其意义以及大英帝国的形成及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
-
●6.1The House of Hanover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英国汉诺威王朝时期,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业,以一系列的重大发明为标志,蒸汽机在煤矿、纺织、钢铁和机械等工业领域很快得到应用。工业革命业使得工业资产阶级不但在国家经济生活而且在政治生活中取得了霸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和世界金融中心;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镇,许多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英国成为城市化国家。
-
●6.2The Victorian Era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是英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英国工业革命达到顶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文学流派盛行,尤其是长篇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形成了以约束人们行为道德规范为核心的“维多利亚风尚”。
-
●6.3The Chartist Movement
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起草了一份给议会的、包括6项请求的请愿书,其后来被称做人民宪章。人民宪章在全国的一些大会上签署而形成运动,被称做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是“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宪章运动开始,英国工人阶级进入了独立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阶段。
-
●6.4The British Empire
大英帝国开始于1583年英国第一块殖民地纽芬兰的建立。1899年英布战争后,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达到了高潮。到1900年,英国已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以海外领土扩张、资本输出和垄断为重要特征。
-
第七章British History (VI): Houses of Saxe-Coburg and Gotha and Windsor
本章内容包括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英国战后的经济政治政策和中英关系。
-
●7.1Britain and World War I
本节讲述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一战以协约国胜利而结束,但英国遭受巨大损失。英国一战后推行绥靖政策,德国在西线的进攻标志这这一政策的破产。
-
●7.2Britain and WWII
英国于1939年9月对德宣战,温斯顿·丘吉尔成为首相。英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中击退德国空袭,盟军从英国登陆法国,德国于1945年5月投降,日本于同年8月投降,二战结束。战后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浪潮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解体,但英国政府组织建立了英联邦以维持其与原殖民地的关系。
-
●7.3The House of Windsor and Its Reign
二战后英国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北海海底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帮助英国渡过了经济难关,“撒切尔主义”经济政治政策的实施使英国经济一度好转。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推动了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向前发展。
-
第八章British Economy
本章内容包括英国经济的总体介绍,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及其原因,英国经济发展史的简要介绍,当前英国经济的总体划分等基本内容。
-
●8.1The Relative Decline of British Economy
本节重点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经济,虽则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相对于德国和日本,发展相对缓慢,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培养学生辩证理解“快与慢”“基础与创新”等问题的能力。
-
●8.2Recent History of British Economy
本节主要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英国经济,并重点分析了“脱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
●8.3The Current British Economy (1)
本节主要介绍采矿、渔业、林业、农业为主的英国第一产业。特别之处了能源产业对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8.4The Current British Economy (2)
本节主要介绍汽车制造、电力供应、建筑、食品饮料、化工等为主的英国第二产业。在英国经济的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仍然很重要,约占国民财富的20%。
-
●8.5The Current British Economy (3)
本节主要介绍银行、保险、旅游、交通、贸易、广告等为主的英国第三产业。英国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我们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
第九章British Politics
本章介绍英国的行政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内涵,女王、首相、议会和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主要政党和英国大选,以及英国的司法系统,帮助学生了解英国的政治文化,树立中国大学生的制度自信。
-
●9.1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本小节重点内容包括君主立宪的基本内涵介绍,解释君主的职责与功能以及英国为什么保留君主,帮助学生掌握应该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
-
●9.2Parliament
本小节主要介绍英国议会的架构及君主和上下两院之间的职责划分与协作方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议员的产生和议会的主要功能,帮助学生掌握英国议会民主制度历史传统。
-
●9.3Government
重点探讨英国行政体系,包括代表中央行政的首相、政府各部、文官制、内阁、枢密院,以及各个郡的地方政府委员会。
-
●9.4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s
本小节重点介绍英国主要政党,包括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同时介绍了英国大选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英国政党政治的传统,以及各主要政党的政治本质。
-
●9.5UK Judiciary
本小节重点介绍英国司法体制,主要谈论了英国法律、法院、警察系统以及罪行认定和判罚程序等话题,帮助学生了解英国的司法传统。
-
第十章US Geography and Demography
通过介绍美国地理特征,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口多样性,以及美国的象征,帮助学生了解美国多元的文化,搞清楚,弄明白为什么美国能够发展为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它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后天的文化多元和文化杂糅。
-
●10.1Ge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本节分“东部高地”“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三部分,重点介绍美国大陆地区的地理特征,并简要介绍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个州的地理特征。
-
●10.2Clim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本节重点介绍美国大陆地区的气候带,并简要介绍飓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
-
●10.3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本节主要介绍美国水资源、森林和木材资源、矿产和金属资源。
-
●10.4Population Divers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本节主要从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社会阶层,介绍了美国人口的多样性,美国“Melting Pot”的由来。
-
●10.5Symbols of the United States
重点介绍美国国旗、美国国歌、美国国徽、山姆大叔、自由女神像等美国象征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另外,本节亦对美国国家格言、美国国花、美国国鸟和美国国家动物做了简要介绍。
-
第十一章US History (I): Early Colonization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开始在这里殖民,英国于18世纪中期,成功建立了13个殖民地。
-
●11.1American Indian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美洲印第安人是北美和南美最早的居民,在此创造了史前文明,直到哥伦比亚发现新世界时他们才为人所知。
-
●11.2The Colonization in North America
美洲新大陆发现后,北美被欧洲殖民者划分为十三个英国殖民地。
-
●11.3The Thirteen British Colonies
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十三个英国殖民地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宗主国英国的矛盾不断加深。
-
第十二章US History (II): War of Independence
本章主要讲述美国如何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实现了国家独立,并通过制宪会议解决了战争遗留的有关国家建设等问题。
-
●12.1Toward Independence
在英格兰成为世界强国后,通过各种法案,对北美殖民地进行严格控制,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政治经济发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
●12.2Fighting for Independence
独立战争爆发,13个殖民地最终获得了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
●12.3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美国制宪会议的举行解决了独立战争后国家政治建设等遗留问题,奠定了美利坚共和国的政治基础,并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第十三章US History (III): The Civil War
本章内容为美国内战,包括内战的背景,内战过程和内战的意义等基本内容。
-
●13.1Background of the Civil War
内战的背景包括领土扩张,经济扩张,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经济冲突,以及关于奴隶制的纷争等。
-
●13.2The Civil Wa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ivil War
美国内战爆发于1861年4月12日,结束于1865年4月9日,在美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保存了联邦,解决了土地问题,废除了封建奴隶制的种植园制度这一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
第十四章US History (IV): Imperialist America
本章内容为美帝国主义,包括美帝国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中美关系。
-
●14.1Formation of US Imperialism
美帝国主义的形成包括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的快速集中、工人运动的兴起、海外领土扩张
-
●14.2America in World War I and the Post-War Period
作为资本主义世界难以调和的主要矛盾不可避免的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在战争的头几年,美国寻求保持中立。直到1917年4月,美国才加入战争。那时,由于德国用潜艇击沉美国的海上船只,直接威胁到美国利益,美国决定加入战争。
-
●14.3America in World War Ⅱ and the Post-War Period
由于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决心挑起战争,1936年罗斯福再次当选总统时,世界形势快速恶化,但是美国仍保持中立。1941年,日本袭击美国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把美国卷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帝国主义利用其海外工业和经济扩张优势,在两个辽阔的中间地域建立势力范围,把自己和苏联隔开。
-
第十五章US Economy
本章以美国经济为主线,分别介绍了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美国工业、农业、交通和对外贸易。
-
●15.1Three Stages of American Economic Development
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公司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三个阶段,美国公司的发展始于19世纪70年代,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型垄断企业必须开发更广泛的国际资源和市场。
-
●15.2American Industry
美国重要产业分布在三个工业区:东北工业区,南部和西部。东北地区是美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工业区。南部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最新发展的工业区。西部是一个重要的矿区。
-
●15.3American Agriculture
美国大约五分之一的土地是耕种的。美国农业是高度机械化和大规模经营的。许多农民愿意采用新技术已成为美国农业的强项之一。但作物过剩和低价格使许多农民很难耕种与此同时,一些州和联邦政府官员一直保持警惕,呼吁公众保护这些资源。
-
●15.4American Transportation
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路运输来运送人和货物。飞机为美国人提供了最快的旅行方式。铁路对运送货物仍然很重要。内陆水路对美国的运输也非常重要。
-
●15.5American Foreign Trade & Economic Interests Abroad
美国的产品出口到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美国也是一个进口大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一直处于不利的平衡状态。因此,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试图鼓励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
第十六章US Politics
本章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宪法遵循两个原则:联邦制和“三权分立”。联邦政府的三个部门: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之间有权力分工。所有州政府都效仿联邦政府,由三个部门组成: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内战以来,现代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开始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轮流执政。美国总统选举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初选、全国代表大会、竞选、大选和选举团。
-
●16.1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President
美国宪法遵循两个原则:联邦制和“三权分立”。联邦制意味着各州有权自治。“三权分立”是指联邦政府的三个部门: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之间的权力分立。宪法赋予总统单独的行政权力。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
●16.2The Executive Branch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监督立法部门通过的所有法律的执行和执行。这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通常有十几个部门和一百多个独立机构。由于建立了更多的执行机构,总统的权力大大扩大了。
-
●16.3The Legislative Branch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美国国会是联邦政府的立法部门。它由两院组成:参议院和众议院。立法过程是立法机关对立法进行评估、修改和表决的一系列步骤。国会与总统的关系是一种“制衡”关系。
-
●16.4The Judicial Branch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司法部门有权决定联邦法律、司法决定或政府官员行为的合宪性。有两种法律和法院制度:联邦制和州制。联邦法院系统分为三级法院: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地区法院。
-
●16.5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美国所有州政府都效仿联邦政府,由三个部门组成: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立法机关是州政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州政府下,地方政府一般包括两级:县和市。也有为特殊目的而设立的各种区。
-
●16.6Political Parties
1789年,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后,立即出现了两个政党:联邦党和共和党。内战以来,现代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开始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轮流执政。两党的基本组织几乎相同。
-
●16.7Presidential Election
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由两个政党控制和管理:民主党和共和党。一般来说,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初选、全国代表大会、竞选活动、大选和选举团。
-
第十七章Other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本章内容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这三个重要的英语国家的土地、人口、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情况。
-
●17.1Canada
本节包括澳大利亚的位置与面积、行政区域、地理结构、人口密度与分布、宗教等知识;历史方面包括澳大利亚走向联邦、殖民时期的澳大利亚、联邦后的澳大利亚等知识。
-
●17.2 Economy and Government of Australia
本节包括澳大利亚农业、矿产和能源工业、加工业、服务业、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政治领域内宪法、议会、政党、司法体制等基本知识。
-
●17.3Geography and History of Australia
本节系统介绍了加拿大的面积与位置,人口与人口中心,地理区域等基本内容;历史方面包括欧洲人的发现,早期的殖民,英国统治时期的加拿大,自治政府与加拿大联盟,加拿大民族的基本内容;经济方面包括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农业,加工业等内容;政治方面包括政府体制,政党,魁北克省的独立问题等基本内容。
-
●17.4New Zealand
本节包括新西兰的位置和面积、人口和民族、语言和宗教等基本知识;历史方面包括新西兰的殖民进程、早期的欧洲定居者、19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0世纪的新西兰等内容;新西兰经济、基础工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基本知识;政治方面包括新西兰的宪法、议会和政府、司法体系和政党制度等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