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阐述了输血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范围,通过发展史回顾了输血从简单的治疗性操作发展成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的进程。免疫血液学、安全输血、临床输血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血液预警系统、循证输血医学、患者血液管理等是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
-
●1.1输血医学
学习输血医学和输血检验的相关知识,回答输血是什么?在关键时刻如何输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注需要什么特殊处理?输血经历对后续输血是否会有影响?
-
●1.2血型的故事
有的病人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的症状,而有些病人接受输血后却可以毫无反应。这节我们来讲讲是什么造成了病人不一样的反应。
-
第二章红细胞血型系统及检测
本章就红细胞血型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进行了阐述。学习并运用红细胞血型知识。在众多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系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了解其他血型系统抗体特点,在血型鉴定中做好鉴别诊断。掌握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特点与影响因素,对于实验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红细胞血型是一门古老又充满新发现、新进展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对血型基因及抗原分子有了新的认识,充实并丰富了红细胞血型基础理论。
-
●2.1红细胞血型免疫学基础
发现与检出红细胞血型抗原,须与相应的特异性红细胞抗体相互作用并表现出阳性结果。红细胞抗原与抗体属于免疫学范畴,但又具有自身特点。本节主要阐述与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的免疫学基础知识。
-
●2.2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也是临床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ABO血型不相容的输血会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
第三章白细胞抗原系统及检测
本章我们重点介绍了白细胞膜上血型抗原中的HNA和HLA。HLA是人们在对移植时的组织相容性研究中被认识的。MHC分子具有重要的免疫学功能。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包括单体型遗传、多态性现象及连锁不平衡。HLA系统在移植医学、法医学及输血医学均有重要的意义,HLA系统还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关。
-
●3.1粒细胞抗原系统
粒细胞抗原系统包括HNA和粒细胞抗体。本节我们将介绍HNA的命名、生化特性、人群中的HNA频率、粒细胞抗体的种类及其意义。
-
●3.2HLA系统
HLA在移植医学、输血医学及法医学等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节介绍HLA复合体、HLA抗原、HLA抗体及其意义。
-
第四章血小板血型系统及检测
本章讨论血小板表面存在的抗原以及机体受到这些抗原免疫后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这些抗原以及免疫应答在血小板相关的同种免疫、自身免疫和药物介导的免疫反应中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4.1血小板血型抗原
血小板血型抗原主要有两大类,即血小板相关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表面存在的与其他细胞或组织共有的抗原,称为血小板相关抗原(platelet-associated antigen)。通常将血小板表面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族组成,表现出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并且不存在于其他细胞和组织上的抗原称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
●4.2血小板血型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表面存在众多复杂的血型抗原,主要有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以及相关抗原(HLA-A、B位点和ABO抗原)。通过输血、妊娠或骨髓移植等免疫刺激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HPA、HLA抗体)。血小板抗体是造成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是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癫,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
第五章临床输血治疗技术
输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现代临床输血已不仅仅是血液及其成分的简单输注,已发展到了血液病理成分的去除治疗以及特殊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输注治疗,是21世纪重要的医学发展方向,为多种恶性肿瘤和临床疑难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
●5.1细胞治疗
在正常人体中通常都具有两种特殊作用的细胞,即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前者可以抵抗病素细菌、杀灭肿瘤,保证人体功能正常和健康;后者可以定向分化出多种功能独特的细胞,用来修复受损的人体器官组织。细胞治疗(cell-based therapies)是一种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获取,进行处理后,使其具有增强免疫、杀灭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促进组织器官再生和机体康复等功效,从而治疗疾病。
-
●5.2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造血系统的多种疾病及实体肿瘤患者大剂量放疗、化疗后的造血系统重建。自动化干细胞采集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自体及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stem cells,PBSC)移植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目前主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本章将重点介绍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干细胞的保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情况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输血。
-
第六章输血相关疾病
输血有风险,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输血传播疾病是指输入携带病原体的血液而感染的疾病。由于人类的血型系统复杂,同型输血实际上输的还是异型血,可能作为免疫原输人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意外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
●6.1输血传播疾病
尽管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在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性、病原体检测及灭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输血传播疾病仍然无法避免,新的疾病还在出现,如2002年发现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而使受者发生致命性感染。到目前为止,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二十几种,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