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认识园林
本章节主要介绍园林的概念,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意义,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历史分期和主要特点。
-
●1.1园林是什么?
本节介绍园林的基本概念,园林的基本要素及其对人居生活环境的影响。
-
●1.2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史?
本节介绍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目的与意义。
-
●1.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期和特点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历史发展分期和不同时期园林特点的概述。
-
第二章走进园林
本章节主要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分别介绍各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园林类型、代表园林案例和这一时期园林的主要特征。
-
●2.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以及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和演替的因素。
-
●2.2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上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的历史背景,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原因。
-
●2.3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下
本节介绍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园林类型及生成期园林的基本特征。
-
●2.4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上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的历史背景,转折期皇家园林概况。
-
●2.5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下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概况及转折期园林的基本特征。
-
●2.6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上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历史背景,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概况。
-
●2.7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下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文人园林的形成和文人园林案例。
-
●2.8园林的成熟期(宋代)上
本节介绍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宋代园林的历史背景,两宋时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概况。
-
●2.9园林的成熟期(宋代)下
本节介绍两宋时期文人园林的发展、寺观园林和其他园林的概况及这一时期园林的基本特征。
-
●2.10园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
本节介绍成熟期的第二个阶段-元、明、清初时期的历史背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成熟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他园林概况。
-
●2.11园林的成熟期(清中叶、清末)
本节介绍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的历史背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他园林以及少数民族园林概况。
-
第三章欣赏园林
本章节主要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五个中国古典园林的案例中分析园林美与园林文化的表达。
-
●3.1颐和园
本节介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颐和园,了解颐和园的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与人文精神。
-
●3.2拙政园
本节介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了解拙政园的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与人文精神。
-
●3.3留园
本节介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了解留园的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与人文精神。
-
●3.4狮子林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案例-狮子林,了解狮子林的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与人文精神。
-
●3.5网师园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案例-网师园,了解网师园的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与人文精神。
-
第四章感悟园林
本章节主要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神仙思想、隐逸思想、君子比德、天人合一进行分析,对园林文化中的造景手法、植物配置、山水组合、建筑模式进行解读,探讨中国人心中的园林。
-
●4.1神仙思想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神仙思想,神仙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模式。
-
●4.2隐逸思想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隐逸思想,隐逸思想与传统园林的相互渗透和内在联系。
-
●4.3君子比德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君子比德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的起源及其在园林中的表达方式。
-
●4.4天人合一思想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及其在园林中的表达方式。
-
●4.5园林文化之造景手法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造景手法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实例。
-
●4.6园林文化之植物配置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植物配置方式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实例。
-
●4.7园林文化之山水组合
本节介绍园林文化之山水组合,中国古典园林各时期筑山理水的方式。
-
●4.8园林建筑形式
本节介绍园林文化之建筑模式,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与风格特点。
-
●4.9我心中的园林
本节介绍园林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关联,对中国人“心中的园林”提出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