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绪论
-
●1.1绪论
医学伦理学是每一位医学生在步入神圣医学殿堂时的一门必修课。那什么叫做医学伦理呢?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的重要性何在?它包含哪些内容?这是本讲要向学生介绍的主要内容,它对医学生日后学习、职业实践具有一种本源性价值导向,并让大学生明白开设医学伦理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
●1.2医学伦理学
一、道德与伦理学 二、医学道德与医学伦理学 三、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四、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理论基础
医学伦理学理论基础
-
●2.1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生命论、人道论、美德论、目的论和义务论。生命论包括: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生命价值的标准及伦理意义:生命价值论是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统一的理论。判断生命价值高低或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命的内在价值,即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和智力)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生命的外在价值,即指某一生命对他人、社会的贡献,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尊重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尊重病人的权利。医德品质的内容:仁爱、严谨、诚挚、公正、奉献。功利论的主要特征用:“功利”来定义善的内涵;强调行为的结果,不重视行为的动机。
-
●2.2医学效果论
一、、美德论与医学美德论%1、 义务论与医学义务论%1、 目的论与医学目的论%1、 医学生命论%1、 医学人道论
-
●2.3医学案例分析
医学案例分析
-
●2.4生命论
生命论
-
●2.5人道论
人道论
-
第三章医患关系的医学道德
医患关系的医学道德
-
●3.1医学道德规范体系
医学道德规范体系包括医学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医学道德原则是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基本理论;医学道德的规范是在医学道德原则的指导下,规范医务人员的具体标准或要求;医学道德范畴是医学道德的原则、规范的必要补充。医德原则包含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具体原则有行善原则、无伤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重生原则、人道原则、保密原则。
-
●3.2具体原则
一医学道德规范体系内涵 二医学道德原则 基本原则 具体原则 三医学道德规范 四医学道德范畴
-
●3.3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与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两大部分组成。医患模式主要包括萨斯-赫伦德模式和维奇模式。在医患交往中要特别重视患者的权利问题,否则极易诱发医患矛盾,在医患交往中,要高度重视医患沟通问题。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二、 医患关系的构成。三、医患关系的模式。四、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五、注重医患沟通
-
第四章临床诊疗中的医学道德
临床诊疗中的医学道德
-
●4.1临床诊疗的道德原则
临床诊疗道德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于社会之关系的行为原则与规范的总合。临床诊疗工作中,诊疗手段的“两重性”需要医务工作者遵循高尚的诊疗道德,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临床工作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高尚诊疗道德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方面。临床诊疗道德原则主要包含患者健康利益第一原则,最优化原则,身心统一原则,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相统一原则等方面。同时,要注重在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环节中的道德要求问题
-
●4.2临床诊断的道德要求
一、临床诊疗道德含义及意义。二、临床诊疗道德的基本原则。三、临床诊断的道德要求。四、 临床治疗的道德要求
-
●4.3临床治疗的道德要求
临床治疗的道德要求
-
第五章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
当今时代,随着外科技术、器官保存等技术的进步及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问世,器官移植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一技术的发展使部分因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获得了有效治疗,甚至是新生。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甚至法律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讨论将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健康开展,也有助于推动医学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自身的发展。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人体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问题;熟悉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应遵循的伦理准则;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国际伦理准则。
-
●5.1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了解器官移植的常识内容有助于理解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之所以发生的原则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尽力规避或者减少可能发生的伦理争论。本节内容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 器官移植的含义、分类、进展概况2、 供体引发的伦理问题。3、 受体引发的伦理问题。4、 卫生资源分配引发的伦理问题。
-
●5.2器官移植的准则、立法现状
随着器官移植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故而引起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器官移植的指导原则、条例、法规等文件。本节内容重点学习以下内容:1、 《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草案)》。2、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
第六章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
人类的自然生殖是由性交使男子精子与女子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该受精卵分裂成胚胎并着床、发育成熟、分娩的一个连续过程。现实生活中有部分男性或女性因自身原因不能生育或生育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逐步发展起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从而为不孕不育症夫妇带来福音。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分类;掌握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熟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
●6.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有不同分类,其中异源的辅助生殖技术及代孕母亲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含义及分类。2、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应对思路
-
●6.2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精子库的伦理原则
尽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得部分夫妇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规范这一技术发展过程中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部门的行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我国制定了相关的伦理原则。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2、 人类精子库的伦理原则。
-
第七章人胚胎干细胞与克隆人的研究伦理
对人胚胎干细胞开展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人类发育过程的复杂事件,促进对人类胚胎发育细节的基础研究,揭示个体生命成长发育的奥秘,更有可能再造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以达到治疗疑难症的目的。因其巨大的潜在价值,各个国家不可能轻易的禁止人胚胎干细胞及克隆人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论焦点,以及克隆人的伦理争议。
-
●7.1人体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 干细胞的含义及分类。2、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引发的伦理问题。主要从人胚胎干细胞五个来源入手,包括以下方面:1. 选择性流产的人类胚胎组织;2. 不孕症治疗后的剩余胚胎组织;3. 以研究为目的捐献配子创造的胚胎;4. 来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
●7.2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使克隆这一技术的伦理争议达到高潮。克隆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延续千万年的繁衍方式。就目前人类科技发展的程度而言,克隆技术究竟是造福人类的救世主,还是毁灭人类的黑科技?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 克隆的分类:基础研究性克隆、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2、 克隆引发的伦理问题:1. 克隆人是否是工具和手段;2. 颠覆传统家庭观念、人伦秩序;3. 破坏人类基因生态平衡,威胁人类进化;
-
第八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伦理
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使人类对遗传本质的认识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度,人类不仅更为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而且对攻克一些疑难杂症带来新的希望。然而,一些新的伦理问题也随之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基因诊断及常规基因治疗引发的伦理问题;掌握基因治疗需遵循的伦理原则。
-
●8.1基因诊断及其伦理问题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 基因诊断的概念。2、 基因诊断的伦理问题:1. 基因歧视问题;2. 产前基因诊断带给婚姻家庭的伦理冲击;3. “患者”的精神负担;4.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压力;5. 基因诊断的其他伦理问题。
-
●8.2基因治疗及其伦理问题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基因治疗的概念。二、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1.安全性问题;2.基因美容问题;3.试验性治疗中是否把患者当作手段;4.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问题;5.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基因治疗的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2.有利、不伤害原则;3.尽力避免风险原则;4.利益协调原则;5追踪监测原则.
-
第九章临终关怀和人体死亡的伦理
濒临死亡者的临终过程各有不同,但都以死亡告终。如何对待临终病人,病人选择什么方式死亡,用何种标准判定人体死亡,都存在一些伦理问题。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和伦理要求,以及实施脑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伦理原则;熟悉临终关怀的含义及特点,以及安乐死的含义、分类;了解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以及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
●9.1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五个大方面展开:1、 临终关怀的含义。2、 临终关怀的特点。3、 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1. 人道主义原则;2. 全面关怀原则;3. 尊重生命价值的原则。4、 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1. 传统文化对临终关怀理念的禁锢;2. 知情权与病情保密的冲突;3. 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的冲突5、 走出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的对策。
-
●9.2人体死亡的伦理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脑死亡提出的背景及判定标准。2、 脑死亡的伦理原则。3、 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
●9.3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濒临死亡的患者身心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实施安乐死可以免除这些痛苦,维护患者临终尊严;但实施安乐死又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背道而驰。如何理解安乐死的各种争议,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展开:1、 安乐死概述:1. 安乐死的含义;2. 安乐死的基本特征;3. 安乐死的分类。2、 安乐死的伦理争论1. 支持安乐死的依据;2. 反对安乐死的依据。
-
第十章医学道德的教育、修养和评价
医学道德的教育、修养和评价是医学道德活动的重要内容,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和医德行为,从而树立优良的医德医风,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内容)及方法,医学道德修养的目标和途径,及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熟悉医学道德教育的特点、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医务人员的医学道德境界。
-
●10.1医学道德教育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四个大方面展开:1、 医学道德教育的含义。2、 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内容)。3、 医学道德教育的特点。4、 医学道德教育的方法。
-
●10.2医学道德修养与评价
本节内容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1、 医学道德修养的含义。2、 医学道德修养的意义。3、 医学道德修养的目标和境界。4、 医学道德修养的方法。5、 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6、 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及依据。7、 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
第十一章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和医学道德
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和医学道德
-
●11.1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和医学道德
医学的社会化趋向给医务人员提出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求,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对医学高新技术的合理使用上,体现在医学知识的科普宣传中,体现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中,体现在医学科学的进步中和社会重大灾害救治中。另外在低质量病人的对待上也体现了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一、医务人员肩负的社会责任内容二、医务人要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道德要求三、医学高技术使用中的道德要求 四、低生命质量病人对待中的伦理要求
-
第十二章医学科研的医学道德
医学科研的医学道德
-
●12.1医学科研伦理
医学的本质决定医学科研的目的是探求和揭示生命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保障人类的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医学科研目的内在要求医学科研人员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在医学科学活动中,医学科研工作者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才能确保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方向。一、医学科研道德的含义和意义。二、 医学科院道德的原则。三、 医学科研道德的要求。四、 人体试验的医德要求。五、 人体解剖的医德要求。
-
第十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的医学道德
卫生事业管理的医学道德
-
●13.1卫生事业管理的医学道德
本章讲授随着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发展和日益受到重视,存在于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等公共卫生领域的主要伦理学问题。同时探讨公共卫生伦理学公共利益至上与促进健康公平、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和受益最大化、健康最大化和伤害最小化、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权益的矛盾、信息公开透明等核心价值,为更好地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全人群健康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一 、公共卫生的概念和特点。二、 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三、 各领域公共卫生的道德要求。卫生管理伦理是指依据原则,指导卫生管理的思想和,调节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顺利进行的行为规范总和,是把握管理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卫生管理伦理注重公益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统一。要注重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在医改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伦理学问题,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和开展工作,既可以为这些重大问题的提供伦理学咨询,确保重大决策符合伦理原则,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又可以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医务人员对伦理难题进行正确的决策,从而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及医院与社会间的伦理、法律纠纷,有利于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和健康发展。一、卫生管理伦理概念及意义。二、 卫生管理伦理的体现于要求。三、 卫生管理的伦理原则。四、 医院伦理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