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外科学的发展历城,以及外科学发展史上几个重要的技术突破。
-
●1.1外科学的范畴和专业分科
123
-
●1.2外科发展史,如何学习外科学
123
-
第二章无菌术
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内容不仅涉及无菌和消毒的概念及方法,其相关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 通过学习,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无菌理念并运用于临床工作的每一一个环节。切开、分离、止血、打结、缝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掌握这些操作不同的技术要点,并反复练习、不断强化,为从事外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2.1无菌术
123
-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体液平衡及失衡是医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涉及知识面广,与临床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就业的临床岗位需求兼顾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选取。 水、电解质及酸碱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也是动态变化的,在临床中不能只依据暂时的表现来判定体液失衡的类型,要依据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体液失衡的类型及程度,这样才能制定其正确的治疗方案。
-
●3.1体液电解质失衡概述
123
-
●3.2等渗性脱水
123
-
●3.3高渗性脱水
123
-
●3.4低渗性脱水
123
-
●3.5水中毒
123
-
●3.6低钾血症
123
-
●3.7高钾血症
123
-
●3.8代谢性酸中毒
123
-
●3.9代谢新碱中毒
123
-
●3.10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123
-
第四章输血
输血是外科常用的一项治疗措施。本章主要介绍了输血的适应证、并发症,以及自体输血的分类、血液成分输血和血浆代用品的使用。输血的主要作用包括抢救生命、保障手术安全等,但同 时输血不当也可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常见的输血并发症,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血。
-
●4.1输血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123
-
●4.2输血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23
-
●4.3自体输血、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代用品
123
-
第五章外科休克
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 合征,尤其在外科患者更为常见。主要发病机制是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组织低灌注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和功能损坏,并可继发脏器功能衰竭。早期 诊断,及时治疗,对于预防继发脏器功能衰竭至关重要,休克治疗的关键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纠正组织的低灌注状态。休克是临床一种常 见病症,可见于临床各个科室,因此掌握休克的早期诊断要点和急救原则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
●5.1休克的概念、分类和病理生理
123
-
●5.2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
123
-
●5.3休克的监测
123
-
●5.4休克的治疗
123
-
●5.5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123
-
第六章麻醉
良好的麻醉是施行外科手术的前提。麻醉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一定要认真而完备。熟悉各种麻醉药物的药理特性、了解各种麻醉方法的适应证,同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是临床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实施各种麻醉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应重视其预防,一旦发生能正确处理。疼痛治疗作为一门新兴起的学科,日趋专业化,应加强学习与了解。
-
●6.1麻醉概述和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用药
123
-
●6.2局部麻醉-常用的局麻药及药理
123
-
●6.3局部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
123
-
●6.4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123
-
●6.5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
123
-
●6.6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其他方法
123
-
●6.7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123
-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重症监测治疗是ICU主要的工作内容,对重症患者正确的评估及评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重要脏器的监测与评估,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心肺脑复苏以AHA复苏指南为标准,强调CPR的基本方法、操作流程,由原来的A→B→C到C-→A→B;早期电除颤的意义在于对心搏骤停后室颤及无脉性心动过速的及时逆转,以提高CPR的抢救成功率。院外成功的CPR是后期复苏的前提,院内后期复苏是CPR的继续,复苏后治疗以呼吸、循环的稳定及脏器功能的改善为主要内容,整个复苏过程环环相扣。及时和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体现出个人的复苏意识及能力在CPR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出EMSs的启动在成人生存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7.1重症监测治疗的概述、ICU的工作内容
123
-
●7.2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123
-
●7.3心肺脑复苏-高级生命支持
123
-
第八章围手术期管理
围术期处理是外科诊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对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至关重要;认真做好术后监测、积极处理术后不适症状和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是促进患者术 后康复的重要保障。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对缓解当前医患关系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临床医务人员务必掌握好术前谈话的技巧、理解术前谈话的艺术,具备完善手术相关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患者监测以及并发症防治的能力。
-
●8.1围手术期概述,术前准备-一般准备
123
-
●8.2术前准备-特殊准备
123
-
●8.3术后处理
123
-
●8.4并发症的防治
123
-
第九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外科惠者较常出现营养代湖廉碍,长时间的营养代谢家乱。将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重视替养支持并能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是每个外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外科营养支持方式主要有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两著各有其优缺点,但应把握能够肠内则不肠外的原则。营养支持应贯穿于每例外科患者的诊治过程,而严重营养代谢紊乱的纠正则应借助专业临床营养师完成。
-
●9.1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和营养评定
123
-
●9.2肠内、肠外营养
123
-
●9.3肥胖与代谢外科
123
-
第十章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曾是制约外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多数感染已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每名外科患者都有发生感染的概率,特别是在创伤、手术、介人性诊疗操作后,更应高度警惕感染发生的可能。局部感染的治疗重在局部感染灶的处理,各种类型的脓肿切开术是基层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全身性感染因病情重、并发症多,在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的同时,应注意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损害和内环境的紊乱,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从学习开始就应养成送检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良好习惯。
-
●10.1)概述、浅部组织的细菌性感染-疖、痈
123
-
●10.2浅部组织的细菌性感染-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123
-
●10.3手部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甲沟炎、脓性指头炎
123
-
●10.4手部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腱鞘炎、滑囊炎、掌深间隙感染
123
-
●10.5脓毒症
123
-
●10.6有芽孢的厌氧菌感染-破伤风
123
-
●10.7有芽孢的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
123
-
●10.8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123
-
第十一章创伤
创伤是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的事件,本章主要阐述创伤的基本理论和处理原则,各器官常见损伤将在外科学各论中详细介绍。在创伤的救治中,院前急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先救命、后治伤的急救原则,按照急救程序进行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开放性伤口应按其类型和 受伤时间进行不同的处理。准确快速的伤情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是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清创术是临床上使用最广的外科操作之-一, 应掌握,并能应用。
-
●11.1创伤概述
123
-
●11.2创伤的诊断
123
-
●11.3创伤的治疗
123
-
第十二章烧伤
烧伤是外科常见损伤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常引起社会较多的关注。判断烧伤伤情的最基本要素是烧伤面积和深度,这也是临床经常使用的基本技能,应熟练掌握。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全身反应重、并发症多、死亡率和伤残率高,临床经过复杂,诊疗中应注意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合并有吸人性烧伤者,维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皮肤移植在烧伤创面的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熟悉其方法与适应证。树立早期救治与功能恢复重建一-体化理念, 重视心理、外观和功能的恢复。同时,应熟悉狂犬病、毒蛇咬伤的急救,了解整形外科的现状。
-
●12.1伤情判断
123
-
●12.2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123
-
●12.3烧伤的治疗-初步处理与创面处理
123
-
●12.4烧伤休克和感染
123
-
第十三章肿瘤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因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的病因十分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对患者病史、 查体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先进的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学方法加以鉴别,从而确定诊断。 目前,医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对肿瘤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创新。注意环境保护、改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平衡、适量运动等肿瘤的一级预防措施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重视。体表肿瘤和肿块因出现的部位表浅、取材方便而易于诊断,治疗上可根据具体病情采用冷冻、电灼、手术 等方法。
-
●13.1肿瘤概述和诊断
123
-
●13.2肿瘤的治疗和预防
123
-
●13.3常见的体表肿瘤与肿块
123
-
第十四章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
移植学是生物医学学科领域中一门年轻活跃、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它不但可以促进许多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还能促进临床医学和基础学科的有机结合。“移植”概念源于农业,意指“将播种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随着医学科学的蓬勃发展和医疗技术 的巨大进步,移植概念被赋予了医学意义。作为21世纪“医学之巅”的器官移植,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衡量一个国家 的医学水平,也多以器官移植的开展和效果作标准。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提高器官捐赠率,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
●14.1概述和移植免疫
123
-
●14.2移植器官的获取
123
-
●14.3器官移植
123
-
第十五章外科微创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学科的各个专业,应注意学习了解。
-
●15.1内镜技术
123
-
●15.2腔镜外科
123
-
●15.3介入放射学技术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