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创意
立体构成创意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3/06/30 - 2024/01/15
课程周期29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我们的立体构成创意课程教学经过了几轮多维度拓展改革,形成了分级别、分层次、模块化、项目化、主题化、方向化、人文化的路径与特色。2019年获得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

课程定位于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操作(手工制作、徒手表达)为主导,以能力(形式美感、空间思维能力、设计思维能力)为本位,在教学中既要做到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广泛适应性,也要做到作为专业方向延伸的对接可能性。

课程内容以由浅入深的三大模块、六个训练项目为载体,以空间形象塑造+抽象形式美感+设计思维训练+思政培育的四结合模式作为完整的主线贯穿教学、实施、评价的始终。三个模块为认知模块、创意模块和赏析模块。认知模块,帮助您从感知立体来了解立体构成;创意模块,帮助您通过形式基础训练来提升构成创意;赏析模块,帮助您用设计创意来深入思考构成表达。您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专业方向、爱好、需求等来能动、灵活的选择内容进行学习。

创意模块所包括的六个训练项目是重点,六个训练项目的安排顺序是先易后难:

   线材仿生构成、

   面材仿生构成、

   块材几何构成、

   空间创意构成、

   经典演绎构成、

   主题创意构成,

这六个训练项目是分层次的递进关系但又相对独立,从初期的模仿到中后期不断超越,这些训练项目都可以用丰富的材料和手工化的制作来完成。 

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将知识、能力、技巧、审美、思维训练以及价值提升等揉入其中,由浅入深,讲究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构思)和手(表现)的协调并用。

当您看到下面这些很有想法的原创课程学习作品,想必也很有动手来试试的动力吧......

  

 

在这里,我们有着一流的教学团队为您提供服务,我们开发出的《立体构成》教材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江苏省规划教材,并获得教育部艺指委精品教材一等奖、中国轻工行业优秀教材二等奖等荣誉,我们关于本课程改革实践的文章被权威核心期刊《装饰》发表,我们指导创作的课程学习作品多次公开展览,广受好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设计师所必备的抽象形式美感和创新性设计思维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奠定基础。更可以让广大爱好者在创意、创新、创业等方面迸发出火花。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体构成创意课堂,欢迎您的加入!

课程大纲
认知模块——从感知立体到立体构成
1、立体世界的认知
1.1 自然立体的认知
1.2人工立体的认知
2、立体构成的概述
2.1立体构成的内涵
2.2立体形态的感知
创意模块——从形式基础到构成创意
1.线材仿生构成
1.1关于仿生设计思维
1.2线材的种类与加工
1.3线材构成的特性
1.4线材构成的方式
1.5钢笔画的基本表达(拓展选修)
2.面材仿生构成
2.1面材的种类与加工
2.2面材构成的方式
3.块材几何构成
3.1视图表达的基本原理(拓展选修)
3.2块材的种类与加工
3.3块材构成的方式
4.空间创意构成
4.1空间的基本概念与空间形态感知
4.2空间构成表达方法
4.3空间序列构成
5.经典演绎构成
5.1形式演绎手法(同形异构、同神异构、打散重构)
5.2材料结构要素(受力方式、结构造型、材料连接方式)
6.主题创意构成
6.1设计符号认知
6.2传统符号简介(拓展选修)
赏析模块——从设计创意看构成表达
1、实体造型构成运用(雕塑、产品造型、装置艺术)
1.1作品背景介绍(作者、形式、灵感来源)
1.2构成手法分析(材料、结构、工艺、审美)
2、空间造型构成运用(室内空间、展示空间、景观规划)
2.1作品背景介绍(作者、形式、灵感来源)
2.2构成手法分析(材料、结构、工艺、审美)
3、混合造型构成运用(包装、时尚、建筑外观造型)
3.1作品背景介绍(作者、形式、灵感来源)
3.2构成手法分析(材料、结构、工艺、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