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1
开课时间2023/03/01 - 2023/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历史、古典文献载体特征(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电子文献以及纸质文献的装帧形式等)、四部典籍(重点学习十三经形成和发展、各种史体和史料利用、重要集部典籍等)、古典目录学(起源、种类、内容等)、版本学(版本的起源、种类、历代刻书特征与成就等)、古籍校勘(校勘学的形成、方法)、辨伪学(伪书出现的原因及辨伪方法)、辑佚学(辑佚起源、发展与方法)、典藏学(古代藏书系统、私家藏书贡献等)。文献学是基础课、工具课,与其他中文课程的学习相辅相成,学习本课程还能够初步具备了解古代学术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中国文献学简史

1.1先秦文献学的特征与成就

1.2孔子文献学成就

1.3汉代文献学成就

1.4汉代经学今古文之争

1.5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6魏晋图书编纂

1.7隋唐五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8唐代佛经翻译

1.9宋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0宋四大书

1.11元明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2胡应麟与辨伪学

1.13《永乐大典》

1.14清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5《四库全书》

1.16甲骨文发现与研究

1.17敦煌文献发现、流失与研究

单元作业

序言:“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与“文献学”

随堂测验

随堂测验

第二章 经史子集简说

2.1经学简史

2.2古代史书编纂

2.3地方志

2.4家谱

2.5年谱

2.6子部文献

2.7别集和总集

第四章 古籍载体

4.1古籍载体

4.2简策制度

4.3历代石经

4.4纸的发明

4.5纸本古籍装帧

第三章 类书、丛书和佛道典籍

3.1类书

3.2丛书

3.3佛道典籍

第五章 古典目录学

5.1古典目录起源

5.2古典目录类型

5.3古典目录内容

5.4刘向、刘歆目录学成就

5.5《汉书•艺文志》

第六章 版本学及古代图书出版

6.1版本起源与种类

6.2雕版版式、行款与书写

6.3五代刻书

6.4宋代刻书

6.5元代刻书

6.6明代刻书

6.7毛晋汲古阁刻书

6.8清代刻书

6.9鲍廷博与《知不足斋丛书》

6.10 近代出版

第七章 古籍校勘

7.1古籍校勘

7.2顾广圻校勘理论

7.3校法四例

第八章 古书辨伪与辑佚

8.1伪书出现的原因及价值

8.2考辨伪书的方法

8.3古书辑佚

第九章 古籍典藏与检索

9.1古代藏书系统

9.2私家藏书的文化贡献

9.3藏书楼与藏书印

9.4天一阁藏书

9.5古代藏书十厄

9.6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