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作品鉴赏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3/31
开课平台优课在线
开课高校深圳大学
开课教师李建群赵晖张海鸥
学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4/01 - 2025/06/20
课程周期12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介绍

通过18件作品案例,分析艺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传承,以及艺术形式分析。作品分布于从古代希腊到现代各个不同时期,通过18件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对西方美术史有初步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

 

教学方法

 课程学分:2学分 

 组织形式

本课程共22讲,由教学视频、专题讨论、思考练习、延伸阅读四个部分构成。

教学视频:为课程的核心部分。每一讲讲授一个专题,按照知识点拆分成多个相对独立而又连贯的“课时”,每段视频约5至15分钟。

专题讨论:为课程的互动部分。安排在每一讲之后,采取专题讨论的形式,在网站的“学术论坛”上进行。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辨、碰撞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

思考练习:为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采取在线“问题作答”和“作业提交”的形式,目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学习效果的检验。

延伸阅读:为课程的拓展部分。通过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文章书籍和专家讲座等开阔学生的学习视域,促使其独立思考和自主阅读。


考核方式

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70%,包括收看教学视频、参与专题讨论、完成问题作答和提交网上作业;期末论文占30%,届时网上提交,在统一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成绩为百分制,大于等于60可以拿到该门课程的2学分。


修读事项

1、每一讲以“课时”为时间段累计,分为2—3小节。完成上一讲的教学视频收看,方可进入下一个专题的学习。 

2、每周一晚上19:00到20:30将在讨论区组织讨论和答疑。

教学进度

第01课时  2019.03.01-2019.03.04 从维纳斯看希腊艺术和文化                                

第02课时  2019.03.04—2019.03.08   从巴黎圣母院看哥特式艺术

第03课时  2019.03.08—2019.03.15   从蒙娜丽莎看文艺复兴人的完美

第04课时  2019.03.15—2019.03.22   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看人文主义精神

第05课时  2019.03.22—2019.03.29   从《丹纳伊》看威尼斯画派

第06课时  2019.03.29—2019.04.02   从《圣特列萨祭坛》看巴洛克的悸动(一)

第07课时  2019.04.02—2019.04.05   从《圣特列萨祭坛》看巴洛克的悸动(二)

第08课时  2019.04.05—2019.04.12   从《召唤使徒马太》看卡拉瓦乔的平民艺术

第09课时  2019.04.12—2019.04.17 《绘画艺术的寓言》与维米尔的艺术(一)

第10课时  2019.04.17—2019.04.19 《绘画艺术的寓言》与维米尔的艺术(二)

第11课时  2019.04.19—2019.04.26《宫娥》与委拉斯贵支的艺术

第12课时  2019.04.26—2019.05.03 《阿尔卡迪亚的牧人》与普桑的古典主义艺术 

第13课时  2019.05.03—2019.05.10《舟发西苔岛》洛可可时代与华托的艺术

第14课时  2019.05.10—2019.05.17 《贺拉斯兄弟之誓》与新古典主义艺术 

第15课时  2019.05.17—2019.05.20《自由领导人民》与浪漫主义艺术 (一) 

第16课时  2019.05.20—2019.05.24 《自由领导人民》与浪漫主义艺术 (二) 

第17课时  2019.05.24—2019.05.31《贝亚特丽齐》与象征主义  

第18课时  2019.05.31—2019.06.07《奥尔南的葬礼》与现实主义 

第19课时  2019.06.07—2019.06.10 《奥林匹亚》与现代主义的开启

第20课时  2019.06.10—2019.06.14 《印象·日出》与印象主义艺术(一)

第21课时  2019.06.14—2019.06.18《印象·日出》与印象主义艺术(二)

第22课时  2019.06.18—2019.06.21 《麦田乌鸦》与后印象主义艺术



课程大纲
1第一讲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从维纳斯看希腊艺术和文化
1.1光荣属于希腊
1.2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
1.3希腊雕塑之美
2第二讲 升腾的灵魂,飘渺的福音————从巴黎圣母院看哥特式艺术
2.1哥特艺术的产生及其艺术特点
2.2哥特式教堂艺术之美
2.3走进巴黎圣母院
3第三讲 科学精神与自然的微妙————从蒙娜丽莎看文艺复兴人的精神
3.1人文主义者达芬奇
3.2蒙娜丽莎的微笑
3.3测验(第一至第三讲)
4第四讲 完美的人体,壮丽的悲剧————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看人文主义精神
4.1觉醒的人体
4.2少年大卫的传奇
4.3米开朗基罗的巨人——大卫
5第五讲 澎湃的激情————从《丹纳伊》看威尼斯画派
5.1多彩的威尼斯
5.2提香的传奇
5.3丹娜伊的激情
5.4测验(第四至第五讲)
6第六讲 人间剧场,飞扬的灵魂 ————从《圣特列萨祭坛》看巴洛克的悸动(一)
6.1人间剧场——罗马
7第七讲 人间剧场,飞扬的灵魂 ————从《圣特列萨祭坛》看巴洛克的悸动(二)
7.1特烈莎的悸动
7.2贝尼尼的罗马
8第八讲 基督在底层 ————从《召唤使徒马太》看卡拉瓦乔的平民艺术
8.1平民化的艺术家
8.2圣马太的传奇
8.3光与影的戏剧
8.4测验(第八讲)
9第九讲 科学与诗意 ————《绘画艺术的寓言》与维米尔的艺术(一)
9.1荷兰画派与荷兰共和国
10第十讲 科学与诗意 ————《绘画艺术的寓言》与维米尔的艺术(二)
10.1维米尔的神奇
10.2维米尔的光
10.3测验(第九至第十讲)
11第十一讲 大师之眼 ————《宫娥》与委拉斯贵支的艺术
11.1宫廷画家委拉斯贵支
11.2《宫娥》后面的意义
11.3《宫娥》的空间意义
12第十二讲 庄严与怀古 ————《阿尔卡迪亚的牧人》与普桑的古典主义艺术
12.1古典主义与罗马
12.2《阿尔卡迪亚的牧人》传奇
12.3古典主义之美
12.4测验(第十一至第十二讲)
13第十三讲 忧郁与优雅 ————《舟发西苔岛》洛可可时代与华托的艺术
13.1洛可可与法国宫廷生活
13.2华托的忧郁
13.3洛可可在法国
14第十四讲 呼唤英雄 ————《贺拉斯兄弟之誓》与新古典主义艺术
14.1新古典主义与大革命
14.2达维特与新古典主义
14.3《贺拉斯兄弟之誓》的改革意义
14.4测验(第十三至第十四讲)
15第十五讲 红色浪漫 ————《自由领导人民》与浪漫主义艺术(一)
15.1浪漫主义与法国
15.2德拉克洛瓦与法国革命
16第十六讲 红色浪漫 ————《自由领导人民》与浪漫主义艺术(二)
16.1《自由领导人民》与巷战
16.2测验(第十五至第十六讲)
17第十七讲 生死迷离 ——-《贝亚特丽齐》与象征主义
17.1象征主义在法国与英国
17.2《贝亚特利奇》的双重意义
17.3罗塞蒂艺术的意义
18第十八讲 直面人生 ——《奥尔南的葬礼》与现实主义
18.1实证主义思想与对现实的关注
18.2库尔贝艺术对底层的关注
18.3《奥尔良的葬礼》的批判意义
19第十九讲 女神的凝视 ————《奥林匹亚》与现代主义的开启
19.1现代主义的曙光
19.2表现现代生活的艺术
19.3马奈的巴黎
19.4测验(第十七至第十九讲)
20第二十讲 视觉的印象 ————《印象 日出》与印象主义艺术(一)
20.1印象派的产生
21第二十一讲 视觉的印象 ————《印象 日出》与印象主义艺术(二)
21.1捕捉瞬息万变的自然
21.2莫奈的《睡莲》
22第二十二讲 苦闷与倾诉 ————《麦田乌鸦》与后印象主义艺术
22.1视觉文化的新变化
22.2追赶太阳的艺术家
22.3渴望生活
22.4测验(第二十至第二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