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游戏是社会大众重要的精神文化消费品
网络游戏产业相当成熟,规模十分庞大。据《2021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已达6.67亿人,游戏用户规模占网民规模的65.95%,仍有34.05%网民等待挖掘,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游戏已经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产游戏题材相对贫乏
中国游戏的题材并不缺乏,五千年的历史非常深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市场上流行着固定不变的主题, 参考全球移动广告营销情报中心DataEye的数据,游戏题材Top10榜单中,现代、仙侠、传奇、魔幻和三国类题材远远高于其他题材。各类“奇幻修仙”和“东方武侠”主题被不断开发,玩家吐槽国产游戏“UI粗糙不堪、手感极差、毫无细节”,诸如《隐形守护者》、《抗日》等红色题材的游戏更是屈指可数。
3、政府相关政策聚焦原创产品
随着游戏市场不断扩大,政府监管思路从鼓励行业发展转变为规范行业发展,社会效益成为游戏行业监管的重要部分。2017年底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包含提升动漫游戏原创能力,要求实施中华创世神话和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的创作,以及原创艺术类精品游戏的推优扶持工程。2019年8月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期间,中宣部出版局提出要严控棋牌、捕鱼、宫斗、官场这些题材,支持企业出版运营价值导向正确、文化内涵丰富、寓教于乐的游戏作品。
4、游戏厂商迫切需要原创题材产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玩家对科普、教育、传统文化等需求与日俱增。但相关原创产品,特别是弘扬中国文化的原创游戏产品供给明显不足,市场对于原创题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这门课的主题是什么
课程的视角不仅关注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更关注游戏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计师个人的思想、围绕着游戏而产生的社群,以及游戏所反映的更深层的问题。系统化地学习游戏制作的方式,从本质上来看是设计思维的基础,提供的是底层的思路,而不是表层的经验总结。不是当你要设计某类型的游戏时才要这样做,而是设计任何类型的游戏都可以用,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变化。
三、学习课程能够获得什么
系统化的游戏设计方法。
学习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不是要教你如何用游戏引擎制作FPS,也不是教你如何仿制别人的成功作品。把游戏作为一个系统总体,玩家、空间、属性、目标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奖励、随机性、概率都是设计手段。通过系统化的游戏设计方法,有助于了解游戏设计领域的方法、原理和设计哲学,掌握不过时的游戏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
第1周 新手引导
1.1 课程世界观
1.2 策划主题导向
1.3 热身活动
第2周 游戏概述
2.1 游戏的前世今生
2.2 游戏的未来
2.3 游戏的定义
第3周 游戏创意
3.1 万物皆游戏
3.2 游戏类型
3.3 游戏环境
创意方案
第4周 游戏玩家
4.1 身边的游戏玩家
4.2 玩家分析
4.3 时间和金钱
玩家分析
第5周 游戏故事
5.1 游戏故事
5.2 结构式故事
5.3 游戏故事叙述方式
撰写游戏故事
第6周 游戏事件
6.1 事件和情感
6.2 兴趣曲线
核心事件分析
第7周 动机理论
7.1 动机理论简述
7.2 多巴胺与奖励
7.3 游戏成瘾
游戏动机分析
第8周 乐趣理论
8.1 乐趣的理论研究
8.2 乐趣的组成元素分析
游戏乐趣分析
第9周 目标和空间设计
9.1 空间设计
9.2 目标设计
目标和空间设计方案
第10周 对象属性设计
10.1 对象属性设计
10.2 游戏平衡
10.3 战斗系统
数值设计方案
第11周 多人策略
11.1 多人游戏策略
11.2 一些策略方法
游戏策略设计方案
第12周 游戏概率
12.1 游戏中的概率
12.2 课程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