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地位的确立,为财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透过中国财税的实践,在时代赐予的丰富的素材中,准确研究财税制度、政策的社会经济后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财政学生和学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打牢理论功底,紧扣研究前沿,思考中国问题,并熟练掌握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技能,方能真正“读懂中国,读懂中国财税”!
《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这门课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我们会紧紧围绕着财税案例展开知识点的学习。比如说,我们会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债务,社会保障收入和支出,收入分配以及当前的减税降费等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用工具变量法(IV)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来处理财税研究当中出现的内生性问题;我们用双重差分法(DID),断点回归方法(RD),合成控制法(SCM),倾向值匹配得分法(PSM)等方法对财税政策的因果效应进行评估;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财政支出的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课程将重点介绍当前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前沿方法,并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联系财政学、税收学的一般理论与学科研究前沿,引导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索财税问题,同时课程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上机操作直接强化学生的科研技能,掌握有关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熟悉和掌握相应的软件操作,对财税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经过对《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和具备以下要求和能力:
●掌握计量经济学工具,如OLS、面板数据、反事实框架等。
●学会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财税问题,使用数据分析现实中的财税现象。
●学习财税前沿论文,开展研究,掌握初步的研究能力与研究范式。